试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高校知识分子工作

时间:2022-08-04 07:23:34

试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高校知识分子工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广泛参与、共同努力,也特别需要广大知识分子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而高等院校是我国目前知识分子最为集中的地方,高校知识分子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不好,不仅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一、高校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

1.人数众多,文化层次高。高校历来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在高校教职工中,知识分子是主体,高校知识分子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脑力劳动者,由于职业的特点,其学历、学位、职称一般较高,其中有不少人还是各个领域的学术骨干或带头人,甚至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和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物。

2.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高校知识分子普遍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他们深刻感受到当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社会氛围,深切体会到当前形势下,他们有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

3.积极进取,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一系列知识分子政策得以彻底的贯彻落实,使高校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积极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中,关心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在学术上有目标,在事业上有追求,为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和科研课题,经常废寝忘食,通霄达旦,表现出了强烈的事业心。

但是由于年龄、阅历等因素的限制,新时期的高校知识分子也普遍缺乏政治风云的锻炼和考验,不像老一代知识分子那样,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在多年的政治风雨中,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有着丰富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在政治上还需要学习、锻炼,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把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高校知识分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在推动先进生产力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高校知识分子作为先进生产力中的主力军,始终奋斗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他们创造出大量科研成果,其中很多都在社会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作为精神产品的重要创造者,对于发展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和谐社会人们应表现出爱国守法、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和谐、友好相处的精神风貌,这些都需要以思想道德为支撑,而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四有”公民,高校知识分子责无旁贷。

3.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高校知识分子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较高的参与热情,他们在加强理论研究,在宣传普及民主与法制知识,提高全民族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方面,可以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4.在实现决策科学化方面,具有强烈忧国忧民意识的知识分子能够发挥反映社情民意、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的作用,进而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

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特别强调:“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造就出一支日益壮大、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能与世界高科技人才一较高低的优秀知识分子队伍,是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并最终赢得这场历史性竞争的最重要条件,也是新世纪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好高校知识分子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关键是人才问题,知识分子工作的核心也是人才问题。在新形势下,随着科技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范围内人才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但我国目前人才的状况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特别是人才外流、人才浪费等现象比较严重,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着重做好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工作。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具体措施,支持他们出版学术著作,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等,进行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这对于调动高校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加强高校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工作。深入开展对高校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引导,是做好高校知识分子工作的思想保证。在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同时,也要关心广大高校知识分子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高校知识分子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一员,难免会遇到各种利益的诱惑,也难免受到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当前,高校面临着校内外管理体制的新一轮改革,在这些改革中不可避免地会与一些教师的个人利益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发挥高校统战工作协调关系、沟通思想、化解矛盾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他们真正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

3.为高校知识分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创造宽松优良的教学与科研环境、人文与生活环境,是高校有效开展知识分子工作的着力点。高校要针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和工作特点,努力营造一种尊重特点、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良好环境。营造良好环境,总的是要贯彻“三个留人”的原则,即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真正做到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信赖人,营造出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要善于用事业来凝聚人才,千方百计地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要营造民主活泼的学术环境与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尊重特点,鼓励创新,表彰成功,正确对待失败,形成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平等交流的学术气氛。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注重用适当的物质待遇吸引人才,理顺分配关系,探索出适合人才特点的物质激励机制。

4.为高校知识分子提供参政议政的政治舞台。为增强高校知识分子的凝聚力,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引导,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有计划地物色、培养、选拔那些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到教育教学的领导岗位。同时,要有意识地推荐一批代表人物到人大、政协以及各种社会团体,让他们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发挥作用。

5.探索做好高校知识分子工作的有效机制。做好高校知识分子工作的基础是日常工作,而日常工作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工作机制。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要建立与高校知识分子之间有效的政治沟通,实现政治行为民主化的机制。通过有效的政治引导,使他们团结在党的周围。在这一机制的建设方面,要做到言路宽泛、愿望表达顺畅。

总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做好高校知识分子工作,积极发挥他们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并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上一篇:多重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下一篇:我国西部旅游业营销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