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教”理念下教育原则与方法的创新

时间:2022-08-04 06:42:54

“无为而教”理念下教育原则与方法的创新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道家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以“无为的方式”达到“有为的目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让事物按照自身规律自由发展,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否则,只会揠苗助长。人生、社会如此,学校教育教学亦是如此。现代教育理论也要求教育者要隐藏教育目的,淡化教育痕迹,追求教育过程一种自然内在的和谐。所以说,“无为”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隐藏真实的教育目的,运用各种间接的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通过体验,获得真实的感悟,取得显著进步的一种教育艺术。要掌握这种艺术,有许多问题要思考,有许多理论要实践。其中,重要的是教育原则与方法的创新。

一、教育理念:更为关注主体

“无为而教”的着眼点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无为而教”的理念实施到教学中去就是除了重视个体义务之外,也要注重维护其权利。在育人工作中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发展人,关心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和身心健康。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客体。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过程,是社会的外在要求与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需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因是最主要的因素。这也就是说,家长、学校、社会的期待与要求只有真正成为学生主体的自我需要,才能真正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才能自觉接受外界的教育与影响。

但是,传统的教育教学以社会本位观为指导,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而忽视自然的人性。在“我讲你听”和“我管你服”的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倡“无为而教”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极大地影响接受效果,受教育者对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是不会产生热情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教育工作者如果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才是真正调动了主体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是真正意义上教会了学生怎样学习。所以,要改变不顾需求“我讲你听”的夸夸其谈,淡化教育痕迹,把“有为”融入到“无为”中去,把被动的学生变成积极的主体。

二、教育视角:更为关注个体

“无为而教”要求我们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促进教育公平。我们要重视学生群体的教育教学研究,准确把握当代青年学生的心路历程和思想特点。同时,在教育的视角上要更为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成长,结合个性特征和成长背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指导。

现代教育工作尤其要了解学生个体的内心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教育并非任意塑造,而应该是造就个体,在发展其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将文本要求引导成为受教育者的自身要求,达到内在的和谐统一。这是因人而异的工作,千人一面,一味灌输,“我管你服”自然是行不通的。现在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多,性格弱点较多,思想也比以往活跃,受到的外界影响也较以往大得多,所以要想提高教育效果,教师除了“有所为”以外,还要“有所不为”。如对自尊心强或特别敏感的孩子,就要特别注意教育无痕,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不让孩子直接感受到教育意图。这就需要多运用“倾听”和“身教”来教育感化。如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学会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充分利用教育者的行为垂范,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孩子在隐蔽了意图的教育中受到启发、感染,达到教育目的。因此,只有认真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够制定出比较适当的教育方案,真正做到以“无为”促进学生的“有为”,从而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三、教育过程:更为关注民主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大人尽量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老师只有对学生真正放手,学生才能获得许多体验的机会。“无为而教”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我讲你听”和“我管你服”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挑战。教育无痕是一种智慧,更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的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教育者要善于用“糖衣炮弹”,让受教育者不自觉地接受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说:“孩子愈少感到落在自己头上的教育设想,任何一种教育现象的效果便愈大。”过早地暴露教育意图弊大于利,不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也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假如一个人处处感到别人在教育他,那么,他自我完善的能力就会降低,且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教育效果便会大打折扣。我们倡导“无为而教”,就要打破师生关系的二元对立、改变传统教育的耳提面命、教师独自掌控一切的僵化模式,营造灵动的、充满生命体验和情感碰撞的无痕教育环境,创设师生间平等沟通交流、相互尊重启发的良好风气。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魏巍笔下的蔡芸芝老师,他们就是民主教育的典范。我们的教育也只有在这种民主、平等、自由和开放的前提下,才能开启学生的自由天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教育方法:更为关注体验

“无为而教”理念下的学校教育,需要保持主渠道教育教学的畅通和张力,尤其要大力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教育力,帮助学生创设更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机制,这也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诉求。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外部环境的飞速变化,价值取向多元、文化思想多样、生活交往多层,对课堂教育的干扰很大,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拓宽“不教而教”渠道可以使学生增强思考力、辨析力,训练思维和促进发现;二是学生个体认知规律也决定了体验感悟的意义。人的认识总是不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指导感性,逐步深化,逐步提高。体验感悟的方式可能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上一篇:新课改中的快乐课堂 下一篇:班级管理中的“无为而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