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回到原点

时间:2022-08-04 05:42:03

家族企业想要做出改变,引入职业经理人是最常见的做法。在这方面,汇源并不是个好榜样。

8月31日晚,汇源果汁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公告,宣布执行总裁苏盈福离职。现任副总裁于洪莉将接替其职务,此次人事调整于10月1日起生效。

去年7月15日,苏盈福刚刚上任。他的到来曾被视为汇源“去家族化”变革的开端,时任主席、执行董事兼总裁的朱新礼于当日退任总裁一职。

在苏盈福进入汇源之前,朱新礼的家人基本都在公司担任要职,70%至80%的公司员工都是他的同乡,而这家公司的决策权几乎在朱新礼一个人手上。

2008年来自可口可乐的收购要约被商务部否决后,汇源部分产能被闲置,销售成绩一直不佳。

为了做出改变,朱新礼打算外聘职业经理人优化公司结构并提升业绩。

此前,苏盈福曾在李锦记及卡夫食品等公司担任要职。他为汇源引入了一个职业经理人团队,负责销售、营销和人力,他们均为苏盈福以前的下属。

“哪怕汇源被折腾死了,我也认了。”对于这次人事任命,朱新礼曾对媒体如此表示。

这确实是一场“冒险”的任命。苏盈福在上任后的两个月内,调整了汇源按照事业部划分的组织架构。原来朱新礼划分的20个大区市场、7个特区市场也被颠覆。苏盈福解散7个特区,重新将市场划分为7个大区,并要求销售人员砍掉影响利润的环节。同时,在供职汇源的一年里,他出售了汇源旗下的3家工厂。

“这些举动可以看出,苏盈福更加注重资源的整合与充分利用,且更注重利润,”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出售闲置的生产线不仅可以帮助汇源增加收入,同时可以实现资源更有效率的配置,是当下汇源需要的。”

但注重利润的苏盈福在汇源的作为没有取得显著效果。8月31日,与他的离职消息一起公布的还有汇源2014年上半年的业绩―销售额19.66亿元,同比下降4.7%。“离任原因主要是业绩提升不明显,且营销费用巨大。”一位汇源中层管理者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苏盈福激进的改革措施到底还是与汇源的老管理层发生了矛盾。上述汇源内部人士透露,苏盈福的做法导致一些汇源老员工的抵触,出现了工作上不配合的情况。

苏盈福之前任职的李锦记也是家族企业,但相比汇源,它更早也更主动地开始向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过渡。李氏家族在2005年就决定,企业将来的管理者不一定要是家族里面的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苏盈福能在李锦记更为顺利地开展工作。

苏盈福所引入的管理层也都在最近相继离开汇源,而接替他职务的于洪莉已经在汇源工作了20年。实质上,汇源现在又回到了朱新礼掌控的时代。

他能否解决苏盈福未能解决的问题?

2014年,中高浓度果汁的销售呈现出增长态势。根据尼尔森的数据,100%果汁及中浓度果汁涨幅分别为8.7%和13.7%。不过,汇源的主力产品100%果汁的销售额下降了7.1%,果汁饮料则下降了25.5%。

这一切源于汇源在产品创新上一直没有突破,新推出的混合果汁“跟果混”缺乏新意。虽然朱新礼加强了上游供应链的整合,但汇源对渠道的把握力度不够。“被可口可乐并购失败之后,汇源果汁渠道资源损失严重,而渠道对于饮料企业至关重要。”向健军说。

上一篇:在中国“干点大事儿” 下一篇:离世后的存款与保单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