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专院校订单招生模式主要问题探析

时间:2022-08-04 05:29:05

当前中专院校订单招生模式主要问题探析

【摘 要】以订单招生的方式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是中等职业学校增强办学活动,赢得发展空间的一条有效途径,实施订单招生中尚存一些问题,需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订单招生;就业

1.订单教育的特点

中职院校的订单教育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运作模式: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学校与中介机构联合办学;行业办学;学校自主招生,然后再寻求企业,中介签订合同等。订单教育是中职办学产、学、研结合的实现形式,订单教育要求宋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并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教育和培养人才,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是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互补的办学模式。

2.订单招生的主要优势

所谓订单招生,就是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首先进行市场调查,然后根据自身办学能力和企业(行业)需要确定招生计划,把招生计划纳入校企双方的联合办学协议之中,并通过联合办学协议(或合同)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校方负责招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企业配合教学负责安排学生实习与就业,学生在实习期间有实习工资,有的企业还主动给学校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奖励优秀师生,从而提高了联合招生专业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实力。通过校企双方的合同,使学生成为“订单学生”教育成为“订单教育”学校与企业,行业签订用工协议,根据用工单位的岗位和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就可顺利就业,订单招生意味着学生一进校门就有了工作岗位。实践证明,订单招生可以把原来校企松散的意向性合作变成实质性的联办,不仅可使企业摆脱用非所学的困惑,也可使学生减少学非所用的烦恼,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四定”,既定专业,定人数,定招生录取标准,定安置,疏通了招生与就业的渠道,取得了学生,学校,企业“三赢”的效果。

3.订单招生存在的问题分析

订单招生不失为一种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难问题,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较佳办学模式,但尚存一些问题。由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导向,加之世俗的偏见,一些学生与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多以上普教为荣,上职教为不得已,前来入学的学生除了中考成绩差的就是交不起普高高额费用的贫困生,导致中职学校生源差,难管理。(1)评价标准普教化。上级的督导检查往往与普通中学使用同一一个标准,导致中职学校只能随着指挥棒转,忙于应付检查,学校办学机制普教化,不适应企业,行业的要求,一是内部管理模式普教化,考评内容,考评机制只注重文化课,而专业课则缺乏一个科学规范的考评标准。(2)教材,课程设置普教化,表现为文化课占据主阵地,以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为主,学生动手操作与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学校缺乏应有的职业教育特色,学生毕业后缺乏应有的动手能力。(3)企业的经济和社会需要以及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和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编入教材,存在实训项目与企业实际生产衔接不上,出现两格皮现象等。

4.中职订单招生的对策

4.1要更新观念

观念的转变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观念与思想的具体实践,要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国家应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力度,使整个社会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整个社会要为职业教育开绿灯,使普通百姓真正感受到职业教育的春天,看到职业教育的光明前景,从而彻底扭转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

4.2要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部门投资要真正向职业教育倾斜,要使职业教育特色更突出,必须足够的实验实训场地与设备,最近召开的全同职教会议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个亿,重点用于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在思想观念,政策措施,资金保障上已经将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4.3要实行上岗准入制度

企业、行业要借鉴学习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坚决实行上岗准入制度,不经过职业教育培训,没有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者不得上岗。在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时,有关部门要保证其含金量,以免人为地加大被鉴定者的经济负担,要注意规范技能鉴定市场,特别是对在校生,可考虑实施免费技能鉴定或象征性地仅收取工本费。

4.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高等职业学校在培养师资时要重视学员的技能培养,注重实践操作,中等职业学校要不惜重金走出去,请进来,下大力气培训现有教师,文化课教师也要懂点专业技能。免得文化课与专业课形成“两张皮”,还可以通过聘请企业,行业优秀人士直接参与专业技能教学的方式缓解专业教师匮乏的难题。

4.5加大资金投入

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学校学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上,重点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实习实训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

4.6提高生源素质

学校要按照企业,行业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突出职业道德培养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等一系列教育,如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良好的服从,服务及主人翁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吃苦耐劳的品性,锻炼与教师同学间人的服从,服务及主人翁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吃苦耐劳的品性,锻炼与教师同学间人际交往的能力等,从而使学生养成适应能力强,服从与服务意识好,吃苦能干等良好品质。

4.7创造条件

积极为企业,行业搭建平台,要彻底打破普教模式,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特色,学校要走出去,积极主动地为企业行业搭建订单招生的平台,以互惠互利的方式实现“双赢”。要实现学校与企业,行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企业,行业的设备资源优势,实现学生与企业,行业的零距离接触,通过一系列整合,将学生直接培养成企业需要的,成熟的,适销对路的人才。

5.结束语

强化市场意识,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重视质量的提高,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趋势,通过订单招生模式为企业,行业搭建平台,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有效对接,这是中职学校增强办学活力,保持健康发展的有效的办学路子。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发展的“设计模式”与“内生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

[2]胡秀锦.上海制造业转移面临的挑战及职业教育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

[3]毛波军.论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与职业技能鉴定的互通[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

[4]张志增.建立城乡职业教育合作机制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7).

上一篇:无形资产评估标准探析 下一篇:自动化生产线颜色分拣站的PLC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