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中的职业素质培养

时间:2022-08-04 04:28:55

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中的职业素质培养

摘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是孔子教导学生的基本议题,也是他对自己所志,所学与为人之经验的凝炼。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的今天,广大教师同样面临着为人处世与教导学生的两大议题。而从自己做起是教导学生的前提。本文试图从理想,行为,态度,学识等四个方面探讨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培养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036-02

“志于道”是教我们首先要立志,既包括最基本的为人之道,也包含崇高远大的职业理想。“据于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依于仁“指的是要做到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游于艺”为人类提炼出通晓渊博知识后人生精神自由的境界。没有相当的德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如果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人生就枯燥了。所以要成人,必须从这里均衡发展。而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以此为人生奋斗的目标。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古往今来,世界各国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对教师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应具备的品质进行了说明。在我国,就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于德者也。”(《荀子》)“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韩诗外传)。大学英语教师因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特殊性,有着特殊的职业素养要求。

一、树立职业理想,构建发展目标

职业理想是推动教师投身于教育事业的精神支柱。教师的职业理想是人格理想与职业理想的统一。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也是从教的基础和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并以自己的人格风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到外企供职,下海经商等挣大钱的机会都能对工作辛苦,压力大,收入不高的大学英语教师形成极大的诱惑,甚至动摇他们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只有当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识超越了谋生手段这个阶段,才能树立责任意识,努力做合格教师,全面发展自己,争做优秀教师,视职业为事业,勇于探索开拓,立志做一个教育家。

二、规范教学行为,增强为师意识

现代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及网络辅助教学成为可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要求逐步提高的现实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新的教育模式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使教师的为师意识显得尤其重要。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独立性,将学生看成与教师享有平等人格的人,公平,友善地对待学生。其次,不能因为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学习兴趣等任何原因剥夺学生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也不能人为地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但要充分了解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个性,帮助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洞察另一种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其次,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做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变化,以取得的进步肯定学生的努力,坚定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念,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积极主动性。再次,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口袋”或“考试的机器”,教师的任务是帮助,督促,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学生的批评。最后,公正地对待自己和同事。在教师集体中,要学会欣赏别人,以赞赏的态度看待对方的长处,优势,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顺利进行教师之间的合作。

三、仁爱学生,贡献社会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要实现自我价值,服务人民,贡献社会,就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师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待人,趋向合群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的个性。师爱的内容深刻而广泛。首先,师爱是教师给学生的亲近感。教师对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关怀体贴,使师生之间产生了爱的情感。其次,师爱是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作为成人的大学生,只有在得到教师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才能与教师产生心灵的共鸣,甘愿听从教师的指导。最后,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由衷的期待感。这种情感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诱发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增强对师爱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师爱,在处理师生冲突中锻炼师爱。

四、积累职业知识,提高为师技能

孔子的“游于艺”是指在人文培养基础上道道地地的一种精神自由的状态。而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职业技能的逐步提高是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前提。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共同构成。其中,语言学基础知识、英语语言文学常识、中国文学素养、英语教学法、二语习得理论、英语测试理论等都是称职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普遍原理和这两大学科中与语言教学所特有的最新发现是大学英语教师完善自我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

1.普通话水平,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两种语言互译的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尤其重要,因为时展的要求,全球化的今天,中英两种语言碰撞的机会无处不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急需提高。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甚至母语教学都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而相对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并造成了过去的聋哑英语等严重问题。

2.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小组互助式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主题式,任务式教学模式,都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上述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3.现代教学媒体运用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真实的语言材料,使学生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接触到更加地道的语言素材,对目的语言的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面临同样的课题,新的时代教师重新解读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黄燕.中国教师缺什么[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春玲编.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骞叔.志于道[J].中国德育,2006,(5).

[4]赵国柱,陈旭光.当代教师荣辱观[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胡立(1983-),女,湖南宁乡人,教育学博士,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英语教学研究。

上一篇:银行受益二维码支付叫停 下一篇:《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体化教学改革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