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宋卫平!

时间:2022-08-04 03:58:59

宋卫平决定退休了。

5月15日,融创与绿城中国各自公告称,双方正在商讨收购绿城董事长宋卫平及其妻夏一波、副董事长兼行政总裁寿柏年持有的股份,拟收购股份将低于绿城总股本的30%。

在绿城当前的股权结构中,宋卫平和妻子夏一波持股比例总计为25.11%,加上寿柏年,三人共计持股42.92%。除此之外,九龙仓占绿城已发行总股本的24.32%,是其第二大股东。

这意味着,若融创收购达成,它可能将代替绿城57岁的创始人宋卫平,成为绿城控制者和第一大股东。

就在融创拟收购绿城股份的消息公布两天后,宋卫平公开发表了一封致谢信,解释了出售股权的原因。

“股权转让的决定,首先来自于退休的需要。不是我,是我的兄长、同学寿柏年。”宋卫平写到,“权衡再三,老兄弟共进退吧,把这份工作交给比我们更有斗志,更有激情,也更有能力的人去做。”而收购消息次日,之前一路狂跌的绿城股价就上涨了5.5%。

资本市场的反应或许说明,宋卫平确实已到了该“卸下担子”的时候了。

绿城和宋卫平曾有过一段辉煌,其公司规模一度接近万科,2009年居中国房地产业年销售榜第二,旗下楼盘素以设计好、质量高闻名,2010年,绿城楼盘均价2.047万元,为全国房企最贵。然而2011年上半年,绿城销售排名已落到第九,此后,更是频频陷入资金链断裂、负债累累,以及被收购甚至被调查的传言中。

宋卫平把这一切归咎于2011年“突如其来”的房地产调控。绿城是第一拨受限购令冲击的房地产企业。当年,其销售量锐减,负债率高达150%。

在危机中,绿城开始寻找“外援”。2012年6月8日,九龙仓向绿城注资51亿港元,并成为绿城第二大股东。两周后,绿城又宣布以与融创成立合营公司“融绿”的形式,作价33.72亿元将上海等5个城市的9个项目的一半股权卖给融创,并交由融绿运营。

然而,尽管2013年绿城的合同销售额达651亿元,同比增长19.2%,但全年销售收入289.91亿元,同比下降18.1%,而且,去化速度(旧楼盘的剩余量和新楼盘开盘后剩余量总和的售空速度)也相对较慢。绿城股价则从去年11月14.36元的高峰,狂跌至如今的8元以下水平(收购消息公布后,股价才重回8元大关)。

这一切均说明,3年后,宋卫平依然无法使绿城适应新的市场环境。那么,或许只有采取股权转让这种“惨烈”的方式对绿城进行彻底改变了。

“绿城楼盘定位高端,不仅单价偏高,面积也偏大,高昂的总价会制约购买力,与房地产行业高周转的性质有矛盾。这也导致了每一次房地产销售市场出现下行时,绿城都会出现资产周转明显偏慢的情况。”招商证券香港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段斐钦对《第一财经周刊》说。目前,绿城仍然保持着全国最高的楼盘销售均价。

而另一方面,绿城的成本管控体系则导致其经营常年处于低利润率的状态。媒体曾报道,绿城的管控模式为,包括宋卫平在内的几个高层各自全权分管几个项目。而宋被外界形容为“理想主义者”,他坚持把“好产品”置于成本之前,甚至亲自去工地监督地板的材料、砖的厚度、门窗的角度。这为绿城赢得了产品质量的口碑,但也让忽视成本控制的意识在全公司蔓延。“成本不是一个绝对指标,而是需要在洞悉市场之后去达到平衡的一个制约条件。”段斐钦说。

宋卫平曾获得过“中国地产行业中的乔布斯”的褒奖。然而,虽然他同乔布斯一样对产品苛刻、偏执,却在市场判断力和营销能力方面,远逊于后者。其项目区域过度集中,70%分布在江浙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市场风向转变后又执意坚持高价政策导致产品滞销。

本质上,宋卫平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或许在内心深处,他自己也不认可这样的身份。

而融创董事长孙宏斌则截然不同。这个以房产中介进入地产行业的山西人,蹲过监狱,曾被迫卖掉一手创立的顺驰,又在复出的几年间将副线融创做到了500亿年销售额。经历过起起落落的他,自认对市场的判断很准,营销能力很强―这恰恰是绿城的短板。

成立不到两年的融绿正在通过“狼性”的销售团队,复苏一个个曾销售不畅的绿城项目。同时,对于一些市场定位可能出现问题的项目,融绿也进行了调整。

比如苏州桃花源项目。在宋卫平的最初设想中,它将做成法式别墅。但划入融绿之后,这个项目却有悖于宋过去“长期开发、精打细磨”的做法,不仅被调整为中式别墅,将面积缩小,总价降低,还在一年多时间里迅速上市,并在开盘20天获得了8亿元的销售额。

2013年,融绿以155亿元的年销售额跻身上海地产市场前三甲,进入中国房企销售业绩50强,2014年第一季度,更以44.26亿元的成交额位居上海房企第一名。

“合作之后,整体可售资源在一年内放大了3倍,可以说是1+13。”宋卫平也不得不认可融创和孙宏斌的做法。

“作为后来者,在品牌打造、项目开发能力上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赶上的情况下,融创首先通过项目合作,再以入股合作的方式,在比较短的周期内获得了这些竞争条件。”段斐钦说,“过去地产企业在品牌、开发能力等层面上都很封闭,大多希望通过内生式的发展来形成竞争力。但中国房地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产业成熟度已非常高,这种模式不再有效了。”

而融创也需要绿城。绿城大量的土地储备,可以弥补融创一直受限于土地资源的劣势。同时,绿城品牌的口碑以及在产品开发、设计、工程方面的优势也能更好地为融创所利用―在目前融绿平台上所销售的项目,品牌都依然沿用“绿城”。

所以对于双方来说,这或许都是一个最好选择。

宋卫平“是在选择接班人,是为了绿城的品牌能发扬和传承”,孙宏斌在微博中如是说,他同时表示,股权转让后,宋卫平、寿柏年还将是绿城的大股东。

而相比经营,更长于开拓的宋卫平,也已规划好了自己的后续生活:“做代建,做养老,做现代农业……我将比过去更能集中自己的精力,在卸下重担的同时,把全身心投入到其他有价值的事业中去。”

上一篇:身为母亲的舒婷 下一篇:Etsy当起批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