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老年肾病综合症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04 03:53:17

36例老年肾病综合症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肾病综合症的特点及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肾病综合症患者行常规检查和肾活检,采用以强的松或强的松加免疫抑制剂,并佐以中药,防治并发症。结果 治疗6个月后36例患者完全缓解17例(47.22 %) ,部分缓解13例(36.11 %) ,无效6例(16.67 %) ,总有效率83.33 %,7例出现感染。结论 老年肾病综合症合并贫血、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感染的比倒较高,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肾小珠肾炎,强的松或强的松加免疫抑制剂结果中药,临床疗效好。

【关键词】 老年;肾病综合症;活检;强的松

【中图分类号】 R692.3+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07-01

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 老年肾脏病也日益受到重视, 老年肾病综合症是临床上常遇到的实际问题, 约占成年肾病综合征病人的12 %~35 %, 且以男性多见[1]。本文就老年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及治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2008年间因肾病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63~78岁,平均年龄68.2岁,病程2月~3年,平均病程1.2年,后根据1985 年第二届全国肾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确诊为肾病综合征[2]。原发病为原发性肾小珠肾炎者32例, 糖尿病肾病者4例。

1.2 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血尿常规, 24h 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脂、免疫及补体等检查。肾组织标本进行光镜(包括HE、PAS、PASM、Massone 染色、部分标本进行刚果红染色) 、免疫荧光(包括IgG、IgA、IgM、C3、C4、CIq) 和电镜检查。按WHO 1982 年肾小球疾病分类标准进行病理学分类。

1.3 完全缓解: 水肿消退, 24 h 尿蛋白定量< 150 mg , 血浆白蛋白> 30 g/ L , 血脂恢复正常; 部分缓解:水肿消退, 24 h 尿蛋白定量> 150 mg , 但较治疗前减半, 血浆白蛋白基本正常或较前明显改善; 欠缺: 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无改善或部分缓解, 肾功能恶化。

2 治疗方法

全部用强的松正规治疗, 剂量用1 mg/ (kg •d) , 晨1 次顿服, 持续用8 周后减量, 每周减5 mg , 根据病情逐渐减至最小维持量。疗效欠佳者加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用法: 环磷酰胺018~112 g 加入5 g/ L 葡萄糖500 mL 内静脉滴注, 1 次/ 2 周, 累积量至6~8 g 以后停药。或经正规治疗后复发者亦可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缓解后可改为100mgqd 口服。中药治疗:以六味地黄汤加附子、黄芪、党参、白术、当归为基本方,随症加减。

3 结果

36例患者完全缓解17 例(47.22%) , 部分缓解13 例(36.11 %) , 无效6 例(16.67 %) , 总有效率83.33 %。其中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约占19.44 %。

4 讨论

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中丢失引起的综合征,发病率占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第二位,其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明显浮肿。按病因和发病年龄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三大类,原发性肾病又分为单纯性肾病与肾炎性肾病两种。在老年肾病综合征中, 肾活检发现,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 膜性肾病最常见, 其次是微小病变。既往认为微小病变病(MCD)主要发生于少年、儿童, 近10余年来已认识到它在老年人原发性中也较常见,约占老年人原发性NS的17 %~26 %[3]。老年人肾病综合症临床表现明显,并多有血尿、贫血、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这与老年人CRF 发病率较高有关。目前该病的治疗仍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 疗效同非老年患者, 剂量无显著差别。老年肾病综合症的治疗目的是减轻蛋白尿, 缓解其它并发症。当治疗效果不明显是, 不必严格要求尿蛋白完全转阴, 一般24h 尿蛋白定量< 2g 即可, 不宜延长大剂量激素的使用时间, 若为使尿蛋白完全转阴而加大激素用量或延长大剂量激素的时间, 则可导致严重副作用发生而危及病人的生命,故应采用激素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本文显示用激素或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后, 老年肾病综合症病人总缓解率为83.33%, 一般以强的松或强的松加免疫抑制剂效果较好。老年肾病综合症病人合并感染较多, 特别在用激素或激素加免疫抑制剂之后。而感染又使肾病综合症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 控制感染也是治疗老年肾病综合症的关键之一。[4]肾病综合征属于祖国医学“水肿”范围, 大都是脾肾两脏气阳虚损所致。用六味地黄汤加黄芪、附子、党参、白术、当归等治疗本病。六味地黄汤为补阴的代表方剂。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用黄芪、附子、党参和白术及当归等, 则使该方成为阴阳双补之剂,有阴阳双补温肾利水、增加蛋白质合成及调整机体免疫系统之功能。在本方的基础上随症加减, 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对老年肾病综合症患者应尽早行肾活检以明确诊断及指导治疗, 避免滥用激素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其治疗原则是;去除诱因, 针对病理类型进行个体治疗, 保护肾功能(包括低蛋白、低磷饮食、应ACEI 等) , 对症处理(降压、降脂、抗凝等) 等。

参考文献

[1] 李美花.老年人肾病综合症[J ] .中华肾脏病杂志,1993 ;9 :104

[2] 纪玉莲,等.老年人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特征及长期随访[J ] .中华肾脏病杂志,1997 ;13 :147

[3] 陈惠萍,黎磊石,白晓洋等.高龄患者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形态及临床特点[J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析肾移植杂志, 1993 , 2 (6) : 461-4631

上一篇:胃食管返流病治疗进展 下一篇:西药薄膜包衣片剂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