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的魅力

时间:2022-08-04 02:48:18

[摘要]在古代名臣中,谢安备受文人推崇、仰慕、向往,因此也代代不绝地成为文人吟咏的话题。这些吟咏。清晰地显示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人生理想,即基于能力基础上的事业、受敬、高逸、的四住一体的同构兼得。具体说就是:一、人生在世应立兼济天下之功(儒家式的),且这种功业应该建得潇洒从容,舒卷自如,功业之外的时间仍是悠然自得(道家式的);二、无论做多大事业,不能受压抑,事业爱情要兼顾;三、这一切都基于一种天然的强大的性格、能力优势。能举重若轻。这种理想,崇高与凡俗、灵与肉、青史与现世并重,因为条件难以齐备,实现者寡,更多的人只能效其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甚至只将谢安式行为当作某种说辞或安慰。此外。在国事多故之际,文人常在对谢安的吟咏中,表达一种对安邦定国的杰出人才的期盼。

[关键词]谢安 东山 人生理想 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6-0154-05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李白《梁园吟》)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二)“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杳杳东山携妓去。泠泠修竹待王归。”

(杜甫《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之二)

“谢公今系苍生望,无复东山携妓时。”

(宋祁《和晏太尉西园晚春》三首之三)“高卧东山四十年,一堂丝竹败符坚。”(余怀《谢公墩》)“谢安挟妓东山,卒为君子。”(袁枚《答杨笠湖书》)在古代名臣之中,谢安堪称是备受文人推崇、仰慕、向往的一位,因此也代代不绝地成为文人吟咏、评说的话题。这从以上的引文已可略见一斑。那么。在中国古代,建不世之业、留千秋之名者何止千百,何以谢安尤得文人之推崇与好尚?这种推崇与好尚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信息?

一、谢安:东晋政治、文化中的特殊产物

从《世说新语》及相关史传所记谢安事迹来看,谢安无疑是个集“实力派”与“偶像派”于一身的人物,他既有实实在在的能力,也有发乎天然、得乎包装的独特魅力,从外表到品质,都完全符合当时的人物美学思想。就长相气质而言,他小时候就“风神秀彻”,到总角之年即已“神识沉敏,风宇条畅”。这种外貌和气质是属于品位甚高的类别。结合其志趣、品德、操行、能力来看。谢安形象的基本要素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一)年少成名,成功养名,出处互补,名实俱得。在东晋清谈之风、品评人物之风极盛的时代,出名的意义几乎比任何时代都更重要。谢安从小就得到桓彝、王、王导等人的誉扬和器重。“少有重名”。四十余岁前谁征召都不去,不得已去了也还是很快离开,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以至于身处衡门,名望却比当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的弟弟谢万还要高,养出了“公辅之望”,引出了一段高崧对谢安戏说的令后代文人极羡慕的话:“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他有名又不出山、隐逸高蹈的做法,深合东晋的时代氛围。其弟谢万就曾“叙渔父、屈原、季主、贾谊、楚老、龚胜、孙登、嵇康四隐四显为《八贤论》,其旨以处者为优,出者为劣,以示孙绰。绰与往返,以体公识远者则出处同归。”(《晋书・谢安传附谢万传》)无论是谢万的标准还是孙绰的标准,谢安都符合。他有才不用,恰如一个已出名的画家故意惜售,使其画价在实力与名声交互作用下价格暴涨。他心里很清楚,他是迟早要出山的,当妻子羡慕家族中已经富贵的人的时候,他遮着鼻子小声说“恐不免耳”,说明他在自信的同时,对自己的将来应该已有计划,他只是在“待时”。这一点,从他“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戒约子侄”(《晋书・谢安传附谢玄传》)亦可证明,一个真正的逍遥派,一般也就懒得理“仪范”、“戒约子侄”这些事。更有意味的是,他在出山以后,仍然“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这里到底有多少是真意,多少是自我包装,史家未有明言,但这样的风范合乎晋代崇尚雅逸玄远的时尚,因而受人钦慕,却是明显的结果。他的成功养望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面子”的出仕者之一,且引发了古代社会里并不多见的明星效应。他买一把蒲葵扇。可使扇“价增数倍”,货主大赚。他有鼻炎而发音有鼻音,别人会捏着鼻子模仿他的声音以作“洛下书生咏”。(二)大才远谋,见识超人,遇事镇定,功勋卓著。如果说上一点还是较表面的偶像元素的话,这一点,便是他优势性格、非凡实力的体现。在尚未出仕时。他在渡海遇风浪时的从容镇定已使他显示出高于同侪的性格优势。而出仕后,面对桓温谋移晋室而欲加害他和王坦之的鸿门宴,王坦之吓得汗流浃背,而他的镇定“旷远”(《世说新语・雅量》),竟使桓温不敢遂行原计。面对强敌寇境,边城失守的困局,“安每镇以和靖,御以长算。德政既行,文武用命,不存小察。弘以大纲”。从史家评淝水之战前后他的表现来看,他的这种镇定当然有努力为之的因素(《晋书・谢安传》评其闻淝水大捷后的外表平静内心狂喜为“矫情镇物”),但也有其性格上先天的或已经养成的底气的因素。他敢作敢为,敢于在国有边患的时候修缮宫殿,而竟能“役无劳怨”。他对“刘牢之既不可独任”、“王味之不宜专城”的准确预判,对三桓(桓石虔、桓石民、桓伊)分守三州的使用,对自己勋著位高时的清醒与警惕,都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使他既赢得了尊敬,也保护了自己。(三)敢于享受,不护细行。他隐逸时敢于“每游赏,必以从”,“登台辅,期丧不废乐”,以至于“衣冠效之,遂以成俗”。“又于土山营墅,楼馆林竹甚盛,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肴馔亦屡费百金,世颇以此讥焉,而安殊不以屑意”。这种敢作敢为、灵肉兼顾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也是谢安形象的重要特质。

(有关谢安事迹的引文,除已注明者外,均见《晋书》本传。《世说新语》所载与之基本相同)

谢安的这些特质,深深地契合着东晋时代的整个文化氛围和当时人们的期待。当时的贵族士大夫既要显赫,又要清雅;既要权势,又要飘逸;既要富有,又要自由;既要精神,又要肉体;既要当世,又要青史。谢安的一生,不仅历时性地实现、有时还并时性地实现了这一切。

二、后世文人的谢安之咏及其文化意蕴

这么一个谢安,受人企慕景仰是非常自然的。后世文人的谢安之咏,就其要者而言,主要是表达一种人生理想,这种理想就是基于能力基础上的事业、受敬、高逸、的四位一体的同构兼得。具体说就是:一、人生在世应立兼济天下之功(儒家式的),且这种功业应该建得潇洒从容,舒卷自如,功业之外的时间仍是悠然出世(道家式的);二、无论做多大事业,不能受压抑,事业爱情要兼顾;三、这一切都基于一种天然的强大的性格、能力优势,能举重若轻。这种理想,崇高与凡俗、灵与肉、青史与现世并重,因其本身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和受日益沉重的历史经验的裹绕,实现者寡。更多的文人,只能模仿其一部分或一个方面。

1、慕谢――一种理想化的功业之求。

中国很早就有“三不朽”的观念,而其中立功尤属最要。建功立业,兼济天下,是中国古代文人最

有普遍性的目标。而谢安是这方面的成功代表,他不但兼济立功,还立得潇洒,富有典范意义,引发了文人追慕与效仿。最强烈、最全面地追慕这种人生理想的文人首推李白,李白的集子中,有数十处以谢安为吟咏对象或涉及谢安的作品。他向往谢安的功业,向往谢安的出山方式,向往他的自由,也特别喜欢说他常有相伴。除了本文开头所引两首外,向往谢安的功业及实现功业方式的诗不少,如《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此墩即晋太傅谢安与右军王羲之同登超然有高世之志余将营围其上故作是诗》:“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想象东山姿,缅怀右军言。……功成拂衣去,归人武陵源。”再如《赠常侍御》:“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大贤有舒卷,季叶轻风雅。……”由于才情豪迈,自视甚高,酷爱自由,嗜酒好色,不愿走循规蹈矩的科举之路,前半生漫游隐逸,晚年又适逢“胡沙”飞扬,时代矛盾与谢安所面对者有相同处,李白对谢安的人生经历特别痴迷。这样的痴迷使他乐于夸张性地看待谢安的大才和建功立业的轻松度,夸张性地看待谢安出处的洒脱,说他“谈笑静胡沙”、“谈笑安黎元”,淝水之战这样大规模的复杂战役,被他说成是“一扫”;谢安多年的养望与准备,被他说成先是“无心”,后是“一起”。而对史亦明言的谢安虽有才而仍努力、谨慎的一面不太在意。《晋书・谢安传附谢万传》说:“万既受任北征,矜豪傲物,尝以啸咏自高,未尝抚众。兄安深忧之,自队主将帅以下,安无不慰勉。谓万日:‘汝为元帅,诸将宜数接对,以悦其心,岂有傲诞若斯而能济事也!”’可见谢安为官是如何谨慎周密。谢安的人生当然是相对完美地实现儒道两种目标的理想化的形态。但实现这种形态的主客观条件实际上绝大部分情况下是难以获得的,纵是被神化后的诸葛亮,在被求请出山后,建功的过程亦充满艰辛,也无法功成身退。李白的这种夸张,实是出于古代文人既想建功立业、又想自由潇洒、又想受人尊敬的心理需求。与李白相同的谢安迷历史上不算很多,但次一级的有一定类似性的还是代不乏人。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说的是周瑜,但孙刘联合抗曹是何等的曲折艰苦、紧张惊险,哪里是“谈笑间”的事;此时小乔亦非初嫁,而苏轼偏要以“人道是”的方式,借并非真实的古战场来借题作如此的发挥,在形衬自己不得志的同时,表达了对轻松取得功业、兼有美色的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向往。在这里,苏轼的周瑜之慕与李白的谢安之慕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只是宋朝人比较雅士气一些,不拿来张扬罢了。

不过,正如苏轼这首《念奴娇》结尾所显现的,宋朝以后,封建社会转入了疲惫的中老年,社会体制的老熟完密也更使谢安式的人生越来越失去存在空间。文人们基本上难以再有李白式的激情。所以他们对谢安功业的企慕,在涉及当世时,常常伴随着无奈、无力的叹息。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日:“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结尾对谢安的晚年功高受构、皇帝与之生隙的关注,正是封建社会历史经验教训对文人意气消蚀的结果。他们不是不向往谢安式的人生,只是历史与现实让他们的想象不敢再那么浪漫。

2、慕谢――一种遁世或放弃的藉口。

官场是一条封建社会最稀罕之路,也是一条越走越窄的登山之路,因而任何时候都会有人停止前进或打道回府。于是,合理有效的下场诗便是一种需求。谢安的人生可爱之处,就在于除了兼济立功这种儒家形态外。也包含了非常精彩的出世逍遥的道家形态。以至于中国辞典中多了个世界独有的词――“高卧”。“东山”也成为有特定含义的山,甚至它不是山名,而是一种人生方式的代名词。当立功兼济的谢安式人生不能实现或懒得努力去实现或因老病而无法再努力实现时,谢安前期的“高卧东山”和后期的“东山之志”便成为文人遁世或放弃的藉口。刘希夷《秋日题汝阳潭壁》曰:“吟咏《秋水》篇,渺然忘损益。……岁暮归去来,东山余宿昔。”陈子昂《登丘楼送贾兵曹入都》曰:“东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李颀《寄镜湖朱处士》曰:“芳草日堪把,白云心所亲。何时可为乐,梦里东山人。”王维《送张五归山》日:“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都拿东山作为归隐、放弃的代名词或借口。王维诗中“东山”一词出现得非常多,因为他喜欢半官半隐。是个高雅的人,所以他写东山时,多言归隐,不涉携妓。李白《春滞沅湘有怀山中》说:“沅湘春色还,风暖烟草绿。古之伤心人,于此肠断续。予非怀沙客,但美采菱曲。所愿归东山,寸心于此足。”这是碰壁后的自劝。白居易《题东山障子》日:“贤愚共在浮生内,贵贱同趋群动间。多见忙时已衰病,少闻健日肯休闲?鹰饥受绁从难退,鹤老乘轩亦不还。唯有风流谢安石,拂衣携妓人东山。”这是怕婴罗网而拿“东山”来给自己找退出的台阶。

3、慕谢――一种安慰失意的说辞。

官场失意,往往充满失败感,此时谢安和“东山”常可用作疗伤的安慰剂。因为谢安做出那么惊天动地的事,尚且想着退隐,你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的还山平静下来甚至感到快乐呢?王维《送綦母潜落第还乡》日:“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本是东山客,现在君门难近,原来的“道”不是很好吗?李白《留别西河刘少府》日:“秋发已种种,所为竟无成。……余亦如流萍,随波乐休明。自有两少妾,双骑骏马行。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忆东山二首》说:“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他自散,明月落谁家。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退出是“谢浮名”,有与白云为伴的高洁。一旦这么想了,失意的伤痛自然也就被平衡掉了。若需要用积极的口吻安慰,那也可以用“东山再起”这个词。其实谢安自己并没有“再起”。此词之所以出现,并成为成语,应该也与仕途坎坷者多、需要安慰者多有关。如果安慰的对象明显还有另一种心理状态,那谢安也可以被抛弃。正如李白《送梁四归东平》:“玉壶挈美酒,送别强为欢。大火南星月,长郊北路难。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或者如刘禹锡《奉和裴令公夜宴》:“天下苍生望不休,东山虽有但时游。从来海上仙桃树,肯逐人间风露秋?”

4、比谢――一种放纵的理由。

谢安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就是“携妓东山”。关于谢安的携妓,《晋书》本传中只记了“必以从”五个字,然而想必谢安也没有想到,他的携妓成了后世文人“盗版”最严重的人生内容,他以自己非凡的影响力,让一切好色者找到了行动的理由。唐王丘《咏史》说:“高洁非养正,盛名亦险艰。伟哉

谢安石,携妓人东山。”携妓不仅可以享乐,还是一种处世哲学,多么冠冕堂皇。李白《东山吟》说:“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韩《九日登南台》说:“台高戏马风吹帽,笑口开时插菊归。却忆东山携妓饮,试呼红袖着仙衣。”白居易《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二十六韵见赠猥蒙征和才拙词繁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有句曰:“谢安入东山,但说携蛾眉。”真是“才子看到缠绵……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鲁迅说《红楼梦》语)。后人不仅拿谢安携妓作自己携妓的挡箭牌,还通过将别人的携妓与谢安挂钩,来抬高别人。如李白《宣城送刘副使人秦》:“君携东山妓,我咏北门诗。”诗中的刘副使是个武人,被李白加了“东山”这个定语,立即使其行为雅化了。白居易《醉戏诸妓》曰:“席上争飞使君酒,歌中多唱舍人诗。不知明日休官后,逐我东山去是谁?”用上“东山”一词,又把自己戏妓行为抬高了。所以明代的吴宽非常看不惯,他给自己的《谢安游东山图》题词日:“东山高卧如龙蟠,天下苍生望谢安。征书再下翻然起,五十不妨初作官。征西将军姓桓者,致我胡为居幕下。新亭狎视犹小儿,流汗何人面如赭。北兵百万次淮淝,别墅与客方围棋。捷书已至未终局,江上阿玄班我师。高怀磊落多长技,谁识向来游戏事。后世风流强慕之,登山也复携歌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小人学谢的特点。清徐轨《本事诗后集》日:“梅村先生蹑屐东山,纵情声妓,当歌对酒。只字流传,人争购写。”梅村身经板荡,名列贰臣,晚明人之狎妓成风,几如西人所言“上帝欲人死亡,必先使人疯狂”,而此时之狎妓,竟亦被美其名曰“蹑屐东山”,足见此词被滥借到何种程度。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大器不护细行”的观念,如果他是英雄豪杰,脏、懒、色等缺点便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细节。袁枚说的“谢安挟妓东山,卒为君子”即是此意。中国古代本来就轻视女人,有些人视女子为,有了谢安这样的榜样,狎妓、也就更可堂而皇之了,袁枚自己就是常以此解释自己的好色的。

5、比谢――一种奉承或游戏性的应酬文字。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种惯用的独特技巧――用典。用典常常有或隐或显地带出其背景的功能。谢安这样一个拥有那么多优势的形象,文人作诗时岂能放过?于是,众多的谢安之比,东山之比,有时便沦为一种奉承,一种游戏,一种应酬。当诗人要奉承一位正居高位忙于公务的人,把他比作谢安,那是多么的贴心!宋祁《和晏太尉西园晚春》三首之三日:“涡曲攀花泥酒卮,西园春去一凝思。谢公今系苍生望,无复东山携妓时。”有这么知心的话,为国暂远女色亦可心理平衡了。当诗人需要奉承一位官员升迁时,把它比作谢安为苍生而起,自是一顶足让受者满足的高帽。刘长卿《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诏书征拜脱荷裳,身去东山闭草堂。”清张问陶《送家鹤坪太守之任河南》:“何须高卧恋吴中,又为苍生起谢公。”张鹤坪在吴中既不见得是高卧,到河南做个太守也未必为苍生,但送一顶文字高帽不需本钱。何乐不为?当诗人需要奉承一位未达人士或本身就只想隐居的人的时候,把它比作谢安,把其住地叫作东山,又是何等的高雅高贵!李白《题元丹丘山居》说:“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元稹《韦居守晚岁常言退休之志因署其居日大隐洞命予赋诗因赠绝句》曰:“谢公潜有东山意,已向朱门启洞门。”明邱云霄《潘浮石丁明府解印绶去归罗浮山中作邀月楼伏龙苑于双湖之阳作此寄简》曰:“仙人本自好楼居,勾漏归来发懒梳。……寄语东山高卧处,苍生消息近何如?”都是用拨高方式悦人。辛弃疾《太常引》(寿南涧)说:“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这样的寿词。足以让接受祝寿的人对当下心安理得,对未来充满信心。当“东山”用于普通的狎妓场合时,“携妓东山”便成了一种典型的应酬游戏。李白《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遥看二桃李,双人镜中开。”这个叫良的侄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不妨也戏赠他一顶廉价的高帽。苏轼《和苏州太守王规甫侍太夫人观灯之什余时以刘道原见访滞留京口不及赴此会》二首之一、毛滂《曹使君置酒石桥山用肉字韵作诗见招不果往复用前韵奉寄》中相关的都是普通官僚文人,但一律被称为“东山携妓”。

6、乱世颂谢――一种对杰出人才的期待。

谢安的镇邦安民能力,也使后世文人每至国难当头时,对他更加怀念。他们希望有这样的临危不乱、独木支厦的人物。李纲《喜迁莺》曰:“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蒸民,周雅何曾专美。”陆游《书感》曰:“夺璧元知价不雠,屠龙谁信本无求。哦诗声里岁时速。忧国泪边天地秋。已欠谢安俱泛海,况无王粲与登楼。此身着处凭君记,万里烟波没白鸥。”无论李纲的赞美,还是陆游的感叹,都表达了国难时期对谢安式人物的期待。元刘鹗《题东山高卧图》说:“君不见今将官,徒知学公携妓游东山,一朝传闻贼至关,匹马远窜不复还。又不见桓司马、秦苻坚,叛逆之气凌云烟,惟公胸中兵甲全,成功谈笑神怡然。嗟哉方今群盗等蝼蚁,之子见公应愧死。”他的另一首《题东山高卧图》也说:“东山携妓嬉游日,敢意胸存万甲兵。今日总戎真竖子,徒耽歌舞误苍生。”通过对比,揭示了英雄竖子的差别。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古代文人的谢安之慕,寄寓着生活于封建制度下的文人从灵魂到肉体、从崇高到卑俗,从苍生到个人的不同层面的理想和心理需求。同时也可看到,在相对封闭的中国古代制度下,无论是人生范式还是文学范式,它如何一步步走向熟烂,走向浮泛,使内容与形式逐渐无意义化,最终使这种风格的文学因陈腐而衰落。解剖一个谢安之慕,可以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及其变迁路径实现一种管中窥豹式的了解和理解。

上一篇:论人大的预算修正权 下一篇:东晋南朝陈郡谢氏政治行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