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研究

时间:2022-08-04 02:27:27

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91-01

引用:

要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学习,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兴趣。因为只有调动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兴趣,学生才能在知识的探究道路上发展新的能力。兴趣能够推动学生去发现知识和探究知识。当学生们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时候,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学习。但是基于数学学习的特点就是概括性强、抽象性强,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疲倦和无聊的情绪,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一旦兴趣的缺失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科目上成绩提不高。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表现在对知识的态度和情绪。强烈的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力集中,能使学生的大脑在紧张但是有愉快的状态下一直保持活跃,这个时候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机。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会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相反,学生学习数学的情绪低落,数学成绩自然而然会薄弱一些。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效果。兴趣的培养能够启发学生的智力,形成数学思考思维。因此我们要重视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要从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2.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2.1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加兴趣。现在许多学生对自己老师的喜悦度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老师要以一颗宽容慈悲的胸怀去关注学生,不管是从学习还是从生活方面的关心。要加倍关心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学生和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要经常表扬这些学生,要让他们知道努力是有回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看到优秀的学生的优点,而是要发现各自不同的闪光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 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因为数学学习本身是比较枯燥和乏味的,很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倦和乏味,因此就对学习产生不了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在教学内容上设计更加生动活泼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创建情境教学。小学生普遍都是比较好动和好奇心比较中的群体,老师应该根据这个特点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和情景吸引学生投入到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利用童话故事里面的情境或则动画片里面情景。2.增加表演的场景。利用可以采取一些表演的成分是学生主动参与到情景的表演中。3.增加活动的情景。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们在游戏中在竞争的状态下,拼尽全力参与到游戏中,还能在游戏中学到当堂课的知识,寓教于乐。4.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利用多媒体鲜艳的色彩、好看的图案、优美的音乐等等资源,将抽象的知识用这些简单的传达出来,简化了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

2.3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因为数学学习的思维是比较抽象和严谨的,并且数学的应用范围也是非常广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抽象性和应用广泛性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出发点,把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教"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课时,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让他们找出图案,并找出其中隐含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老师在课堂上给予的帮助和鼓励以及教学模式,一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提高。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初探 下一篇:数学课上如何有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