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防水工程技术创新应用的探讨

时间:2022-08-04 10:56:28

关于建筑防水工程技术创新应用的探讨

摘要:针对屋面及地下结构的裂、渗漏等缺陷,结合国际建筑防水技术发展趋势,微观分析其发生原因与内在规律。柔性防水材料改进与构造技巧、设计、施工、管理等诸多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防水 技术 创新应用

一、前言

材料在不断的发展,相应的建筑防水工程技术也在创新应用。建筑防水处理方法也有单一的粘法发展到多样化的工法,每种材料都有相应的配套材料,在处理裂、渗漏等缺陷时能够及时、保证质量的完成建筑,在我国的防水施工技术创新的应用正得到逐步的应用推广。

二、建筑防水施工技术的发展

建筑防水工程应由专业防水施工队a伍或防水工施工,施工时必须“因地制宜,按需选材或选择施工方法”。在大跨度、宜选用高强度、高延伸率和耐久性好的卷材作防水层,并要求防水层的拉伸强度大于它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强度,以便于扩大剥离区,提高防水层对基层伸缩或开裂变形的适应能力;若选用强度较低、延伸率较小和耐老化性能较差的卷材作防水层时,必须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或机械固定法铺设防水层,但防水层周边800mm范围应满粘,卷材的搭接缝更需粘结牢固,封闭严密,防水层的表面亦应做好保护层。在铺设卷材防水层时,应根据卷材的性能、特点以及施工时的气候、环境,选用热粘贴、冷粘贴、热熔粘贴或冷热结合粘贴的施工方法,进行多道防水设防。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应全面贯彻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并落实“系统管理、综合防治”的方针。防水工程的质量涉及防水材料的质量、防水工程的构造设计、防水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以及防水工程施工与使用全过程的管理水平。因此,建筑防水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都正常运转,才能使我国的房屋建筑真正实现“无渗漏工程”的目标。

我国的建筑防水技术总体水平已有巨大的进步,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优质、高性能的新型防水材料在建筑防水工程中的应用比例不大,防水构造的设计水平不高,具有防水工程施工资质并能确保防水工程质量 和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的专业防水工程施工企业尚未普遍组建,而假冒伪劣的防水材料和非专业防水施工队伍却往往靠不正当的手段推销产品或承接工程。由此带来的后果,必将严重影响防水工程质量和缩短防水层的使用年限,对此必须认真对待。

三、建筑防水技术探讨

需确定释放应力、解除约束、增强抗裂、微胀防渗的技术原则。

裂缝和毛细渗水通道是大多刚性防水层――防水混凝土、 防水砂浆找平层的渗漏途径。这两种都z是脆性材料(其抗拉强度仅为抗压强度的 1/ 10 左右。低温、干燥状态下尤为脆弱,由于水泥的化学收缩、干燥收缩、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温差应力等因素, 极易产生裂缝。

另外,根据混凝土(砂浆)湿胀干缩特性, 施工中真正按规范要求:连续浇水养护14d 以上,既可避免干裂和应力裂缝, 又可因 C―S―H、Al(OH)3、Fe(OH)3凝胶充分填充毛细通道而真正防止渗漏。

对于钢板(如彩色钢板屋面) 之类的刚性防水,在于钢板接缝的严密性和接缝处的附加密封的防水措施落实问题。

四、建筑防水工程技术创新技术应用

1、防水新材料的特点

防水工程新技术总的扩广趋势很好, 面积逐年扩大, 我公司所承建的工程项目在基础、地下水位较高的基础采用聚酯一布两涂防水技术, 屋面采用SBS防水卷材, 在防水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具有传统纸基沥青油毡无可比拟的高强度、高延伸率和高低温性能。有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还具有很好的弹性、耐久性。可采用单层冷粘法施工,改善了施工环境,还具有防水性好,固化后可形成无缝防水层,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易于维修。因此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2、提高防水工程质量的途径

全面贯彻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可使屋面防水质量得到提高。选择合格的防水产品,并按规范要求复试。提高应用技巧,按照建筑物的等级,构造情况应用部位等进行分析,根据功能要求耐用年限,环境条件,造价等进行材料分析,从而选出最合适的防水材料,制定合理方案,提高防水工程设计,根据材料特点选择全粘、条粘、点粘 机械固定、倒铺等方法,把好材料质量关。

3、防水卷材常见质量问题剖析及影响

外观质量问题: 根据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加工工艺特点,当工艺条件控制不当, 或设备调节不当时,卷材易出现厚度不均、荷叶边。扭曲等问题。厚度不均可影响防水卷材的耐水压能力,荷叶边、扭曲影响施工操作,容易造成搭接缝粘贴不牢,或搭接宽度不一,从而形成渗漏隐患。气泡、皱折、裂纹、孔洞等都是直接影响不透水性的外观缺陷。内在质量问题剖析: 采用冷粘的防水工程, 也应检测胶粘剂的接缝粘度,以保证工程质量。

4、防水涂料的常见质量问题剖析

涂料防水的常见涂刷在需防水结构的表面, 通过成膜来达到防水效果。防水涂料的检测应分两个方面检测。

防水涂料在生产、贮存或包装时因管理不善,容易出现细度不够或存在杂质等问题,这些杂质、颗粒的存在,在成膜后会造成小针或杂质疙瘩,影响涂膜的物理性能和耐水性,另外涂料的稳定性不好时,会出现结块, 分层等现象, 影响成膜质量。

涂膜性能检测。涂料成膜后的物理性能, 根据涂料的品种和配方设计, 会有很大的差距。根据涂强度和延伸率等指标情况及工程的要求, 可考虑是否需加补强层等方案。并可根据耐水压能力, 含固量, 设计涂膜和涂布次数, 涂料成膜后的低温柔度、热度指标是考察涂用温度范围的重要指标, 也应注意检测。

结语:

随着以计算机与微电子技术、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建筑防水技术呈现设计施新型防水材料品种高效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建筑防水工程技术方面,将实现由单一材料防水向卷材与涂膜复合防水或刚性与柔性结合防水,进行多道设防,扬长避短,综合治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广鹏,蒋祖浩,马新军.建筑防水工程中的灌浆技术浅谈[J].西部探矿工程,2005(06)

[2]张彤,方晶,周元麟.建筑防水技术关键、难点分析及对策[J].工业建筑,2005(01)

[3]张洵.浅析建筑防水[J].皖西学院学报,2004(05)

[4]刘赛龙.建筑防水新技术应用[J].石河子科技,2005(02)

[5]侯振安.论建筑技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J].建设科技,2005(20)

上一篇:注水井停注层恢复在北部过渡带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浅谈计算机审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