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试井在油田开发后期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6-05 06:29:14

不稳定试井在油田开发后期的应用研究

摘要:不稳定试井是在油水井生产过程中研究油层动静态参数的一种方法,油田开发后期,不稳定试井易于开展,取得的资料较为可靠。利用试井解释取得的各项地层参数,可以了解开发过程中油层的动态变化,确定单井合理的工作制度,选择措施井,为定量管理油水井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不稳定试井;地层参数;合理工作制度;措施选井

1 引言

不稳定试井是在油水井生产过程中研究油层动静态参数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油井以某一产量进行生产,或在某一产量生产一段时间后关井所实测的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资料,用以反映各种地层参数,不稳定试井方法可以确定井底附近或两井之间的地层导压系数、流动系数和渗透率等参数,确定采油井合理的工作制度。目前油田主要采用压力恢复试井法。不稳定试井的解释成果为准确地认识油层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2 确定油田开发中的地层参数

当油层中流体的流动处于平衡状态时,改变其中一口井的工作制度,则在井底造成一个压力扰动,此扰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向井眼四周地层径向地扩展,最后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这种压力扰动的不稳定过程与油层、油水井分布和流体的性质有关。因此在本井和其他井中用仪器将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测量出来,通过试井解释,就可以判断和确定油层的基本特性参数,通过压力恢复曲线能反应地层渗流参数,得出的地层流动系数、渗透率、表皮系数、平均压力、边界距离等参数。

统计不稳定试井解释出的渗透率和流动系数,目前北部过渡带基础层系平均流动系数为988×10-3μm2・m/mPa・s,平均渗透率为807×10-3μm2,加密层系平均流动系数为285×10-3μm2・m/mPa・s,平均渗透率为526×10-3μm2。从试井解释资料可以看出,北部过渡带基础层系储层流动性好、渗透率高,加密层系储层流动性差、渗透率低,这与基础层系射开萨尔图、葡萄花厚油层,二次加密井射开采萨尔图、葡萄花油层组的薄差油层的实际状况是一致的。

3 预测单井产能,确定合理工作制度

产液指数是反映油层特性、流体性质、完井条件等因素与产液量之间关系的综合指标,它代表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由不稳定试井解释出的地层压力以及单井井底流压和产量,可以计算出产液指数。根据求解出的产液指数可以预测不同生产压差下油井的产液量。利用产液指数预测出的产液量,及单井的含水状况可以预测出提液后具体的增油量,达到定量地管理油井生产的目的。

油田开发生产中的产液指数公式:

J=QL/(PR-Pwf)

其中:J油井产液指数(m3/MPa・d)

QL油井日产液量(m3/d)

PR地层压力(MPa)

Pwf流压(MPa)

例如:北2-丁6-33井2007年4月12日试井资料显示:地层压力14.03MPa,生产压差为6.92MPa时,日产液78.1t,产液指数为11.48t/d・MPa。这口井的流压高达7.22MPa,有进一步放大压差提液的潜力,当生产压差增加到10.00MPa时,则日产液量增加到115t,按该井当时的含水89.80%计算,预测日产油11.7t,日增油3.8t。开发后期由于油井含水高,提液后容易引起含水上升,因此在选井时比较谨慎,提液井不仅要能量充足,同时还必须具备至少两个注水受效方向,平面上注水要平衡。北2-丁6-33井平面上主要连通南北2-丁6-32井、北2-丁6-34井、北1-丁1-侧斜32、北2-5-侧斜132四口注水井,并且均能较好完成配注,基本满足提液条件,2007年5月6日对该井实施换大泵,泵径由Ф57mm增加到Ф83mm。换大泵后该井的日产液由78.1t增加到128.5t,日产油由7.9t增加到11.8t,含水保持稳定。

4 根据地层动态渗流参数选择措施井

表皮系数的大小,反映了近井地带油层所受污染的程度,一般情况下,正表皮系数表示有地层污染存在,负表皮系数表示降低了渗流阻力或进行了增产措施,表皮系数为零表示地层未受伤害。

在实际工作中,不稳定试井的解释成果为措施挖潜提供了可靠依据。例如:北2-322-54是北三东307队的一口三次加密井,该井压裂前日产液11.1t,日产油0.7t,综合含水93.96%,流压3.48MPa,液面618m,压裂前的不稳定试井解释该井表皮系数为1.639,资料显示该井井底存在污染,结合该井油层发育状况,以及周围的水井连通情况,对该井的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精细分析,并于2008年9月28日对该井进行了压裂,收到了较好效果,压后日产液增加24.2t,日产油增加6.6t,含水下降14.30个百分点,压裂后试井资料表明,该井骆峰减缓,续流效应减弱,井底污染得到了治理,表皮系数由压裂前的1.639变为压裂后的-4.891,环空资料显示该井动用状况的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动用层数及厚度都得到了提高。

5结论及认识

1.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零散,认识和挖潜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不稳定试井解释成果为更准确地认识油层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不稳定试井解释成果可以准确地预测单井产能,确定合理的工作制度,为定量的管理油井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3.利用不稳定试井解释出的地层参数资料能够有效地优选措施井。

参考文献:

[1]童.压力恢复曲线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3

[2]徐献中.石油渗流力学基础[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3]试井手册编写组.试井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徐威(1984年12月出生),男,助理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现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地质大队从事动态分析工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上一篇: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的问题探讨 下一篇:山武DCS系统在干气制乙苯装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