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

时间:2022-08-04 10:33:47

襄阳市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

摘 要:针对襄阳市各城镇存在工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缺乏、产业定位不清晰、产业聚集效应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要加强襄阳市产业集群优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具体对策包括:科学合理规划新型城镇化产业布局,加强产业聚集,通过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升级,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实现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可持续互动发展目标。

关键词:产业集群;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产业集群和城镇化研究一直都是热议的话题,关于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文献很多,但把两者放在一起研究的文献则较少。Pred(1966)[1]研究认为城镇化的发展取决于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水平,而城镇化也促进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埃德温.米尔斯(2003)[2]的城市形成模型概括了产业的区位选择和产业聚集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国内学者关于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献观点主要有:李铁立、李诚固(2003)[3]认为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变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何静(2004)[4]认为城镇化与产业集群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苏雪串(2004)[5]认为产业集群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仇保兴(2004)[6]认为产业集群是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途径之一;苑卫卫(2014)[7]认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翟顺河(2010)[8]分析认为城镇化演进与产业布局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相伴随,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产业的区位选择和产业聚集。代凯歌(2014)[9]实证分析郑州都市内产业集群和新型城镇化两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根据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3年襄阳市城镇化率达到54.82%,略高于国家平均城镇化率(53.73%)。襄阳市城镇化已进入中期加速阶段,因此,有必要分析襄阳市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并采取策略提升襄阳市产业集群水平和新型城镇化水平。

二、襄阳市产业集群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襄阳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近年来,襄阳市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势头良好,已形成一批企业相对集中、特色比较鲜明、市场份额较大的产业集群。从产业集群的数量上来看,自2008年以来,襄阳市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数量逐年增加,2008年,襄阳市有4个产业集群入围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全省共52个), 2013年度,襄阳有9个特色产业集群入围2013年度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在全省83个重点产业集群中,企业数量位列全省第二。从产业集群的分布上来看,主要集中在襄阳市区的高新区、襄州区、樊城区、襄城区的产业集群;第二是零散分布在其他县市区,如南漳、宜城、枣阳等县市区,分布并不平衡。(见表1)

襄阳市产业集群的布局比较分散,产业集群的分布以政策导向为主,主要集中于高新区及开发区,规模以上的成型的产业集群也集中分布在襄阳城区产业集群。主要是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无论是从企业数量还是园区规模以及产值规模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而其他县市产业集群密度较低,比重较小,规模偏低,发展速度也较缓。

2、各产业集群发展不平衡

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产品深加工是襄阳市的支柱产业,尤其是汽车及零部件加工企业产业集群规模较大,产业集群程度较高;而相对其他产业集群来讲,集中程度较低,集聚效果不突出,难以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更很难形成综合竞争优势。这也就造成了襄阳市产业集群的发展不平衡现象,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产业集群整体基础较好,但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襄阳市的产业集群整体基础较好,汽车及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是襄阳市的支柱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定的领先地位。但其中缺乏龙头的引领。也就是指在各产业集群中缺乏冒尖企业,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升级的能力相对匮乏。

(二)襄阳市城镇化现状分析

襄阳市是省域副中心城市、鄂西北区域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伴随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襄阳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根据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止2013年底,襄阳市城镇人口达到306.5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20.06万人,城镇化率由52.08%提高到54.82%,略高于国家平均城镇化率(53.73%)。(见表2)

三、襄阳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小城镇人口规模偏小,限制产业集群发展

襄阳城镇人口规模整体偏小,截止2011年底,宜城市、南漳县、保康县、老河口、襄城区都不足20万人,人口规模整体偏小。人口规模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另外,襄阳市各城镇还存在工业化水平较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产业定位不清晰等问题,造成产业集群难以产生形成最大的集群效应,也就形成了城镇化和产业集群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发展关系。

2、城镇缺乏主导产业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化进程步调不一

襄阳市各城镇缺乏主导产业支撑,同时因受地理、历史、资源、政策等方面相关原因的影响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截止2011年底,各县市工业企业数量,枣阳市227个,宜城市139个,南漳县73个,襄州区127个,襄城区54个,樊城区107个,高新区105个,工业总产值也存在很大差距,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以及产业布局问题日益突出,只有根据地方特色,选择优势资源,形成特色的主导产业,合理的产业布局才能推进产业集群以及城镇化的发展。

3、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

襄阳受环境、资源以及能源等因素的制约,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困难重重,从2000年至2013年,第二产业产值增长速度较快。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呈增长趋势,且第二产业产值增长速度最快,第一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展速度较为迟缓。同时201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构成由2006年18.7%,43.4%,37.9%变化为13.7%,57.1%,29.2%,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增加。在产业集群的推进过程中,面临着污染企业纷纷落户城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其中原因包含地方政策的导向,城镇招商引资的压力,市场驱动等;城镇面临着承接产业转移所带来的问题,也必须接受污染转嫁的尴尬局面。

4、产业聚集效应偏弱

襄阳城市规模偏小,工业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较为落后。襄阳市现有的产业集群整体规模以及企业数量偏少,2013年,认定特色产业园区共14个,挂牌命名的9家,重点培育的5家,其中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6家,园区入驻企业数量也存在很大差距,出现园区未能充分利用。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存在不协调,产业活动的空间集群程度较弱,也就造成产业缺乏集聚效应,产业集群无法促进城镇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也无法促进城镇化空间结构的优化。

四、襄阳市产业集群优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1、加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产业聚集区建设,推动城镇化产业布局的合理性

襄阳市产业集群已初步得到发展,应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更进一步挖掘产业、产品、资源和区域优势,依托科技促进襄阳市产业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加快产业聚集。襄阳市现已初步形成了一批相对集中、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其中汽车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纺织、电力、食品工业、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化工医药、建材冶金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谷城县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已经初具特色,正快步成长为襄阳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襄阳高新区是以汽车产业为主导,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为辅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其经济总量已占到全市50%以上。襄阳“四个襄阳”建设中的“产业襄阳”提出的“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格局规划,这即将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同时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如何实现产业布局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良性互动与发展,就应该充分利用产业园区这一平台,产业集群为城镇化得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通过现有的产业布局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园区规划,综合提升襄阳市开发区及产业园区。既要整体做好产业园区的规范化建设,又要结合各城镇特色,使其发挥最大的集群效益与辐射作用,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良性循环发展。

2、龙头带动,促进产业集群升级,推进城镇化互动发展

产业集群的最大优势是可以集中资源来降低交易成本,所以产业集群应根据当地地理、资源、交通、技术、资金等优势,形成核心产业,通过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襄阳现已提出“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规划,在大的环境下,各产业园区及开发区也应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通过各城镇不断完善基础服务设施,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集群品牌战略,这也将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产业链的延伸,最终形成一批批具有综合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3、加强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互动规划与管理

应充分认识到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紧密相连的,是具有相关性的。产业集群是一种产业组织方式,能够形成最优的产业空间组合,也能够优化城镇的空间结构,从沿海及内陆部分地区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能够有效的促进城镇化发展,因此政府在制定城镇化的规划和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使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使其互动发展促进,形成产业集群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保障产业集群发展的良性互动发展局面。

4、政府加强服务职能优化,优化产业集群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环境,完善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服务体系

政府应加强服务职能优化,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强化对产业集群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支持与协调服务,营造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金融支持、优化行政服务环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5、在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中提出:将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这就要求在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要培育绿色产业,这就要解决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产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以及城镇化进程,要对原有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扩张”的落后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其次要对产业空间布局进行合理的优化。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校级立项项目;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软科学研究类项目“湖北省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体系研究”(2013BDF053)。

参考文献:

[1] Pred, Alan R. 1966.The Spatial Dynamics of US Urban-IndustrialGrowth, 1800-1914: Interpretive and Theoretical Essays. Cam bridge,MA :MIT press.

[2] 埃德温.米尔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2卷)[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9

[3] 李铁立,李诚固.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及反馈机制[J]. 城市问题,2003 (5): 50-55.

[4] 何静. 产业族群的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初探[J]. 财经问题研究,2004 (2): 54-56.

[5] 苏雪串. :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 (1): 49-52.

[6] 仇保兴.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企业集群[J]. 现代城市研究,2004 (1): 17-23.

[7] 苑卫卫. 产业集群及城镇化互动机理分析[J]. 统计与管理,2014(4):52-53.

[8] 翟顺河,郭文炯,景普秋 . 资源型区域城镇化动力、特征与战略取向――基于山西的实证[J]. 城市规划,2010,34(9):67-71.

[9] 代凯歌. 产业集群及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4(1):47-49.

上一篇:基于电能计量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下一篇:基于PRA方法的移民安置社会评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