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

时间:2022-08-04 10:22:15

浅议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7-0085-02

摘要: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的财务风险逐渐显现,其出现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参照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指标,结合高校财务管理的具体特点,设置了高校财务风险评价预警指标体系,以期对高校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监测,从而提前预防和观测财务风险的发生发展,以便能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控制在最小的程度,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公办高校 财务风险 评价

近年来,我国的公办高等学校发展速度空前,而国家财力有限,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于是,很多高校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发展急需的资金,贷款数额快速增加。但是,银行贷款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暂时满足了高校眼前的资金需求,但却带来了很大的债务压力。许多高校除维持日常性的基本支出外,有非常大的一部分收入都拿来偿还数额不菲的贷款利息,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等经费的投入。随着还本期限的临近,偿还本金就更加困难,财务风险突现,给高校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通过一些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估计出可能造成的风险的程度,进而采取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便可将财务风险控制在最小的程度,防患于未然。因此,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财务风险评价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做到内容完整,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既独立又能相互补充,指标体系要能反映出公办高校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其分析数据具有准确性。

(二)整体性原则。风险评价体系要有整体性,不能用单独一个指标来反映高等学校的财务风险,要综合运用多个指标,否则会产生很大的局限性。但指标的数量又不可以过多,指标体系要进行优化组合,从而能体现出高校财务风险评价的重点。

(三)可比性原则。设立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各个指标间的通用程度以及可比性。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指标与指标之间的比较,对高校的财务风险进行充分有效的评价。

(四)动态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坚持动态完善的原则,不断根据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及时进行调整,以使其保持最高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二、高校财务风险评价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高校财务风险评价预警指标的建立,要科学合理,要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学校面临的财务风险。在指标的选取上,要具有代表性、重要性和灵敏性。通过对当前我国公办高等学校的财务风险的现状分析,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普通高等学校目前的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于偿债能力、财务管理、及对校办企业的投资这三个方面,本文针对这三类风险建立了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偿债能力评价指标是核心指标,投资风险、财务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为其辅助指标。

(一)偿债能力评价指标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指的是高校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高校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它表明高校通过举债筹集的资金占资产总额的比重,用于衡量高校利用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来进行经营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债权人投入资金的安全程度。通常,资产负债率越小,资产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就越高,高校举债的潜力越大。此项比率越高,高校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差。

资产负债率以多大为宜,不同的国家、地区、行业不尽相同,在我国,对于企业而言,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低于50%比较合适,而高校与一般企业不同,负债不能过高,该比率不超过30%较为合适。

2.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高校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它主要用来衡量高校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转化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体现高校的短期偿债能力。

从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和保证高校的支付能力来看,此项比例越高越好,但综合来看,流动比率应当有一个合理的限定。在评价流动比率时,不仅要关注比率本身,还应注重分析流动资产各项目的构成状况,要具体分析是否变现能力较差的材料、应收账款等所占的比例过大,或者是流动性极强但盈利能力较弱的货币资金比重过大。对于企业,流动比率等于或稍大于200%较为合适,高等学校也可参考这个区间,取200%作为警戒线。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流动负债/年末货币资金×100%。这个比率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高校偿还即将到期的贷款的能力,其在高校中应用效果与企业类似,反映的是高校货币资金储备对外债的承受程度。现金负债比越高说明财务风险就越大。根据高校的自身特点,这个指标应处于较低水平,其预警临界为10%,越小越好。

4.现实支付能力。现实支付能力=年末货币资金/(全年总支出额/12)。该指标体现的是高校年末结存货币资金能供学校正常支付的周转月数,可衡量高校最近稳定的支付能力。这一指标值的大小,代表实际支付能力的强弱,一般来说该指标大于3个月为佳。

5.累计贷款占总资产的比率。累计借款占总收入的比率=借入款累计数/资产总额×100%。这个指标反映的是学校的累计贷款额占到当年高校全部资产的比重。学校累计借款总额是指学校历年从校外获得的货币资金形态的借款总金额。累计借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以学校规模筹集资金的程度,比率越大,预示学校借债比率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二)校办企业投资风险评价指标

1.长期投资基金占非流动资产基金的比率。在新的高校会计制度下,非流动资产基金包含长期投资基金、固定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基金、无形资产基金等几部分。这里的投资,指的是对校办企业的投资。长期投资基金占非流动基金的比率=长期投资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100%。该比率数值越小,反映高校用于对外投资的资金越少,从而高校的投资风险也就越小。

上一篇:论石油企业内控管理中的风险防控 下一篇:土地流转对农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