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 好小城

时间:2022-08-04 09:14:29

漳州芗城,符合我们对一座好城市的各种想象,

有多种维度的吸引力和趣味。

它有历史:老街香港路是唐宋至明清时期漳州城的中轴线;

民国时期,陈炯明的闽南护法区自治实验始于这里,

当年引领潮流的骑楼街巷如今仍排排矗立

叙说着那场造梦般的理想实践。

它亦有生活:骑楼廊道相连的“家园”感,让芗城保留着

现代都市缺乏的人情网络;老街、老手艺以及老芗城人的坚守,

彰显这座城市令人艳羡的温和缓慢的新陈代谢。

而我们此行中遇到的、从都市奔向芗城之人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更影印出一座“志”在理想的好小城。

位于芗城的中山公园,始建于1918年10月,原名漳州第一公园。园内石碑刻有“博爱”、“自由”、“平等”、“互助”,分别为孙中山、章太炎、和陈炯明题写。1920年8月,陈炯明率军回粤,福建督军李厚基派张毅踞漳州,时利用寺庙盘龙石柱四根,在公园内府署前古榕树下建“龙柱亭”,并立镌文石碑,宣扬其“治漳政绩”。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何应钦率部攻克漳州,废“龙柱亭”石碑,另立孙中山的《建国大纲》碑,废陈炯明立的“漳州公园记”碑亭,改为“中山纪念亭”,并另立碑文,镌孙中山的《总理遗训》和何应钦的《中山公园记》。

威镇阁,俗称八卦楼,是漳州城的标志性建筑,福建省十大古建筑之一。威镇阁始建于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数百年间,几经毁建。1997年重建,为三层八角楼阁,占地9亩,高57.88米,踞九龙江畔,望漳州府城,与建在芝山上的威镇亭遥相响应。威镇阁主楼雕梁画栋,彩画、红木雕刻独具风格,栩栩如生;楼中辟有“中华灯谜”第一馆,馆内收藏有“国粹一号端砚”及中外灯谜资料万余件等。

1932年春,中央红军为了粉碎敌人经济封锁、向外发展,提出攻打漳州的决策,由率领红军第一、五军团组成东路军东征闽南,并于4月攻克古城漳州,进芝山红楼,在那里部署工作,推动闽南革命形势的发展。芝山红楼座落在芗城西侧芝山南麓,漳州市政府机关大院内,原为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浔源中学校长楼。该建筑为西式两层红砖楼,精巧别致,一楼之下有地下室,楼内当年的卧室、工作室以及红军标语仍保留原样。

漳州文庙位于芗城市区,是我国四大孔庙之一,也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始建于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元、明、清均有重修,漳州府学亦设于此。文庙现占地约6000平方米,有仪门、戟门、丹墀、月台、大成殿,两旁为东西两庑及敬一亭等。漳州文庙具有很高的古文化和历史文物价值,大成殿内部结构和细部装饰据专家考评均为宋代遗物,是研究宋代文庙建筑的珍贵实例,也反映了当时闽南一带较高的石雕技术和建筑水平。

漳州牌坊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历来闻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牌坊,为位于芗城区香港路的“尚书、探花”、“三世宰贰”两座明代牌坊,和位于新华东路东端岳口的“闽越雄声”、“勇壮简易”两座清代牌坊。这四座牌坊均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石仿木结构,3间5楼12柱。其中两座明代石牌坊南北相对跨街矗立,建筑细节浑朴精致,花、鸟、各具神韵,彰显漳州传统石雕艺术既精致典雅又豪放流畅的特色。

在芗城老街,依旧保留许多老字号,如天益寿药店、万圆钱庄、新生布行。这些老字号不仅承载漳州老城的建筑历史,更是漳州古城商贸历史的一种呈现。芗城老街如香港路,清末至民国初期,逐渐成为漳州南部的主要商业街,延安南路北段亦是旧时漳州主干道。如今这些老字号,只有少数几家依旧沿着原行业的轨迹在营业,如有150多年历史的天益寿药店,依旧在街口做着医药营生;大多数老字号,只留有招牌一副,招牌下所经营的,往往是不再关联的日常杂货。

上一篇:芗城理想尚未用旧 下一篇:车到畲寨唱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