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120例胆绞痛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04 08:21:05

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120例胆绞痛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胆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入院顺序将120例胆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在抗感染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40 mg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阿托品0.5 mg肌肉注射,观察解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0 min后,观察组的显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的显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间苯三酚;阿托品;胆绞痛;治疗

间苯三酚是一种亲肌性解痉药,广泛应用于泌尿科、消化科等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1]。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于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应用间苯三酚治疗胆绞痛患者120例,以评价间苯三酚注射液40 mg对胆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5月至2012年5入院的胆绞痛患者120例,均有上腹部及脐周疼痛,伴恶心、呕吐,部分病例右上腹绞痛,剑下、脐周及右上腹压痛,无手术及外伤史。经B超、CT、血常规等常规检查确诊。治疗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25~80岁,平均43.3岁。其中急性单纯性胆囊炎8例,慢性胆囊炎30例,胆石症并急性胆囊炎17例,胆道蛔虫症3例,胆囊息肉并胆囊炎2例,疼痛时间1 h~5 d。对照组3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70岁,平均42.5岁(见表1)。其中急性单纯性胆囊炎9例,慢性胆囊炎28例, 胆石症并急性胆囊炎19例,胆道蛔虫症2例,胆囊息肉并胆囊炎2例,疼痛时间2 h~4 d。除外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及胆道出血者。对照组及试验组入组患者性别、年龄、疼痛程度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排除标准年龄70岁;合并急性胰腺炎者;需急诊手术者;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不同意配合者。

1.3治疗方法两组均静脉滴注抗生素等,胆道蛔虫症患者加用驱虫治疗。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40 mg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阿托品0.5 mg肌肉注射。

1.4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让患者根据疼痛感觉程度打分。具体标准如下:0分:无疼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9分:重度度疼痛;10分: 剧烈疼痛。用药后30 min对疼痛强度评分,并记录疼痛完全缓解所需时间。疼痛缓解率(%)=[(用药前疼痛评分- 用药后疼痛评分)/用药前疼痛评分]×100%。显效:疼痛缓解率≥75%;有效:疼痛缓解率50~75%;无效:疼痛缓解率

1.5不良反应观察包括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口干舌燥、心悸、排尿困难。

1.6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两个样本的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四个表的卡方检验。

2结果

2.1治疗效果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腹痛开始缓解时间间苯三酚组治疗有效的患者(例) 腹痛平均缓解时间为(15.88±0.568) min,阿托品组治疗有效的患者(例) 腹痛平均缓解时间为(17.47±0.660)min,两组腹痛开始缓解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9, P=0.071) 。

2.3不良反应情况 见表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69,P=0.000)。

上一篇: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妇产科手术后腹胀应用四磨汤治疗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