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初探

时间:2022-08-04 07:31:17

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初探

摘要: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过“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过“生活教育”理论,他们都强调学校教育要回归生活,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教学。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英语教育呈现低龄化趋势。小学阶段也开设了英语课程。对小学生而言,英语学习具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贴合学生生活组织教学,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那么,如何使小学英语教学实现生活化呢?这是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一、前言

当前,我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这场改革竭力推崇“动态生成、自主探究、联系生活”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情况下,使“教育生活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提倡要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到生活的源头活水,在教学中实施课堂生活化的理念也就成为大势所趋。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对教师实施课程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由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转变到关注学生的体验;教师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更关注学生的生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与国外的联系日益紧密,英语成了国际交往的重要语言工具。正所谓“教育从娃娃抓起”,为了与国际接轨,小学也纷纷开设英语课程,旨在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然而,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英语这门语言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而实现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答案。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实现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实现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对策

1、教学情境生活化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有两种重要方式,第一种是习得(acquisition),第二种是学得(learning)。与学得相比,习得的意义更为明显。所谓习得,就是一种自然而然、无意识的学习过程。在习得过程中,学生的精力不是放在语言形式方面,而是放在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方面。语言学家Krashen明确指出,只有习得才能真正促进语言能力的有效发展,所以语言习得是第一位的。我国学者李明宇也指出习得是低龄儿童学习语言的主要方式。要促使学生习得英语语言,就要依托适宜的生活化情境,使小学生沉浸在恰当的英语语言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在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现教学情境生活化的契机,需要教师用心发现。比如9月份新生刚入校时,对于新接触陌生语言的孩子,首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谁,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要有自己的英文名字,为了方便孩子记住自己的名字,认清楚自己的物品,教师可以在每个孩子的物品上写好他们的英语名字,如在小板凳、小杯子等物品上写上孩子英文名字,时间长了,孩子会自己根据自己的英文名字找到自己的物品。再比如教师在组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时,要尽量使用英语对话,为小学生创造更多的接触、模仿和内化英语的机会。比如学生早上来到学校后,教师用英语对学生说:“Good morning!”学生听上几天就会学会“早上好!”的英语用法。每到洗手时,教师对学生说:“Please wash your hands!”在用餐时,告诉学生馒头、鸡蛋、米饭等食物的英语名称。学生不用刻意去学,在良好的情境中就可自然习得英语,效果显著,事半功倍。

2、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载体。小学英语教师要促使英语教学内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英语。鉴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以以儿歌形式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儿歌活动中习得英语知识。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选取的儿歌要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单词发音比较简单(以单音节居多)。在儿歌活动中,小学生并不需要完全理解儿歌中的每一个单词含义。如儿歌“Where are you”的内容是:“Dog,Dog.Where are you? I’m here。I'm here.In the bag.Horse,horse.Where are you? I’m here,I'm here.Behind the box…”,教师在教学这首英语儿歌时,先通过操作相关的动物教具,让小学生对歌词内容形成直观感知,初步理解歌词内容。当小学生基本掌握了儿歌内容和句式结构之后,教师再组织小学生玩捉迷藏的游戏,具体做法是请一名学生站起来,等其他学生闭上眼睛后,该学生躲到教室的某一个地方,当大家问“××,××,Where are you?”时,该学生就用“I'm here,I'm here.In/Behind/Under/On the…”回答。在这种活动中,小学生为了能顺利完成捉迷藏游戏,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单词和短语。之后,教师再轮流安排其他学生扮演隐藏者的角色,进行若干次这样的活动后,学生们不仅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学习了有关动物和教室里相关物品的英文名称,同时还学会了表示方位的介词的用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而言比较容易接受,使他们在快乐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英语知识。

3、作业设计生活化

课后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为小学生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至关重要。教师应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关注,可以让学生收集、摘抄生活中看到的英语商标、广告、路标和指示牌等,并定期在课堂上交流,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学习家庭成员称谓和各种职业后,可以让学生用卡纸做一张个人名片来介绍自己或者家人的姓名、年龄、职业等。在学习“Do you like xx? Yes。I do./No,I don’t.”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调查一下家人和朋友的喜好。在学了食物类单词后,让学生设计一日三餐等。课本中的很多英语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在学习了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的单词后,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为家里以及文具盒内的物品贴上英语小标签,这样既可帮助学生牢记单词,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还可以向家长展示他们学习英语的成果。也可以让学生截取自己的生活经历,在课外创编自己感兴趣的短文、短剧、课文和谜语等,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多方位地运用英语,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总之,教师应善于研究和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生活因素,通过变换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一些贴近现实生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需要的作业,让学生运用并巩固所学知识。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尽可能针对学生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供课堂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机会,拓宽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真正体现“在做中学,在学中用”的教学理念,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成霞.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小学英语学习的影响[J].学周刊.2011年24期

[2]庞阳.让孩子的眼前“亮”起来[J].教师.2011年16期

[3]高巍巍.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6期

[4]王艳菊.小学要教什么样的英语[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1年04期

[5]马立芳.让小学英语课堂永远焕发光彩[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年07期

[6]王晓燕.开掘兴趣源泉,绽放英语学习精彩――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实践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1期

上一篇:新中小学会计制度辅助核算运用 下一篇:发电企业联合投资输送变电站中的财务价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