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工艺及养护措施分析

时间:2022-08-04 06:20:12

园林工程施工工艺及养护措施分析

摘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园林工程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为人们的休闲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园林工程中,施工工艺有利于保证园林工程的质量,施工养护能够保证园林工程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对园林工程施工工艺及养护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工艺;养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园林工程施工特点

1.1园林工程的艺术性

因为园林工程是为人们提供休闲的场所,所以在形式上应该具有一定的美观度,能够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为了提高园林施工的美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场所,就需要呈现出艺术性的特点。所以在施工中,应该注意植物在色彩、高度以及形状方面的搭配,根据地形的走向,合理布置园林中的各项要素,在平时加强养护,提高园林施工的艺术性特点。

1.2施工对象的灵活性与特殊性

在园林施工中,施工程序比较复杂,需要多个工种共同参与建设。在基础施工中,需要对地形进行整理,就会涉及到土方施工,在花坛以及假山等施工中会应用到混凝土施工,还需要对植物进行栽植,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对工序进行灵活管理,协调好互相之间的关系。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对象基本都是有生命的植物,所以在植物进行栽植和养护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合理搭配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对植物的后期养护,保证园林工程的长久性。

1.3施工的季节性以及养护工作的长期性

因为园林工程中的施工对象大部分为植物,还有部分为水景和土方工程,所以施工时应该考虑到季节性的特点。应该根据每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植物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季节来施工。同样,因为园林工程的施工对象大部分为植物,所以后期养护非常重要。施工完成后,在后期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精心的养护,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采用合理的养护方法,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提高园林景观建设的质量。

2.园林工程绿化施工工艺

2.1放线定点

园林绿化的建设不仅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还能根据不同的种植组合,不同的形状产生一种奇特的园林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建设中为了使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在施工前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同时为了放线定点方法的准确性,可以在种植点做上明显的标记,并标注好树木的具体信息。在对树木进行种植中,存在着两种种植方法,其中自然式种植法只需要对主景树做好定点,其余次要的数可以以目测的方法进行定点,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进行,以保证植物的边线自然顺畅。

2.2苗木种植技术

对苗木种植来说,春秋两季是种植最好的季节,但是很多情况下往往会因为施工的原因导致在反季进行树木的种植,而在反季种植苗木的成活率比较低,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需要采取必要的新的技术措施。并且还要注意满足树木种植的几个条件,首先树木的种植应该要符合栽种生长的时节性,在适当的季节栽种适宜生长的树木,这一工作的实施需要工程师根据具体的季节以及环境进行审核,工程师还要利用自己对树木栽种的专业知识以及积攒的经验进行分析核对。对于反季栽种的植物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保障其有一个很好的存活率,在对树木进行移植时,为了保证树木能更好的适应新的生长环境,要注意将根部生长中所带的土壤一同移到栽种点,同时为了更好的保持植物原有的生长土壤保持水分,保持树木根部的湿润,需要用塑料膜对树木根部及所带的土球进行包裹。

2.3植物群落的营造技术

风景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要对当地的植物群落进行更好的利用,在群落的基础上进行生态设计。不同的地区植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风景园林景观建设方面也能体现不同的效果。利用不同的植物能够更好的组成多层次的人工群落。

2.4草坪建造的施工技术

在风景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优良的草坪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草坪种植过程中,优良的草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园林绿地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温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草坪类型。在草坪建设过程中先要对土地进行平整,能够保证排水的便捷性,避免出现积水的问题,在建造大面积草坪过程中,要满足中心区域要比周围稍高,这样能够形成良好的自然排水角度,在地下要挖掘排水沟,排水沟在挖掘过程中要保证一定的间距,这样能够在地下形成良好的排水网络,也要做好浇水抗旱的工作,在后期要进行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的工作。

2.5树木移植与绿化地整理

树木移植最佳时期在3--4月份,在这时段移植苗木可保证成活率。施工中绿地合理整理不仅可为苗木创建良好生长环境,还能够保证植物根能够充分吸收生存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在苗木移植过程中要遵循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规则。首先要掌握全局进行合理规划,测量场地,做好平整工作,然后合理划分单位区域,合理分工小品工程、绿化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等工程。同时要合理采用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方法,连续、均衡、有节奏地按照流水施工进度表进行绿化施工。这一方法可以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并带来一定的技术经济效果。

3.园林施工养护养护措施分析

3.1对绿化地的整理

对绿化地的养护是绿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土壤环境要维持好硬度,适度的硬度会防止植物生长无力发生倒伏现象,但它又不能过硬,以免出现土壤板结。土壤要有一定的通透性和透水性。维持根系的平衡、保证土壤pH值要在5.5~7.0在绿化施工前要调整好土壤的pH值。

3.2要维持土壤的养分环境

园林的各种植物都需要固定吸收养料,这就需要土壤的养分要充足,才能保证养分足够让树木生长所需要。使树木不会因为缺乏肥料而影响生长。在生长季时要对树木追氮、磷、钾等肥,冬季要施足量的基肥来补充。总之,要不断的按季节增加肥量,确保所栽植旺盛生长,达到良好的养护效果。一般是指在植物进行正常生长状态后,通过施加相应的肥料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在提高植物成活率的同时,还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在整个施肥活动中,应集中在多日未雨、土壤干燥以及除草后进行。

3.3要维持土壤良好特性

注意对土壤的排水和灌水,既不能形成积水又不能缺水。要保证土壤的排水性和透水性。在对植物进行灌溉时要注意浇水的时间,炎炎夏季时不能在中午时间浇水,最好是先放出水晒一段时间,保证水温不是太凉,以免刺激植物。通常情况下,植物生长最合适的土壤需满足:50%固体物质,20%空气,30%水的指标含量要求。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注意土壤的湿度和土壤的肥力,既不能高也不能低。

3.4保持土壤的通透性和养分

一个适合植物生长的动态平衡环境。首先要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既不能因天旱少雨而缺水而干旱,也不能因雨季来临水分过多使其遭受水涝灾害。园林工程竣工后,养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树木栽植是一时之事,而养护则是长期之事,即“三分栽,七分管”。各种树木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特点,要使树木长的健壮,充分发挥绿化效果,就要给树木创造足以满足需要的生活条件,就要满足它对水分的需要,既不能缺水而干旱,也不能因水分过多使其遭受水涝灾害。

3.5病虫害防治

对植物实施病虫害主要是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发现、掌握病虫害的规律,以制定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在实行药物毒杀及生物防治的同时要注意尽量减少药物毒杀,以防污染环境。注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确保植物顺利的生长。

3.6中耕除草

人工进行土坡表层松动,以保持土壤有良好的透气性,土壤表层松动可以改善土温,加快植物对肥料的吸收,促进根系的生长。一般中耕深度时需要参照种植植物的数龄情况确定。

结束语

园林工程作为重要的岫岩娱乐场所,能够缓解人们工作、学习的疲劳,因此对于园林环境的要求也较高。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中,要落实施工工艺,加强养护,从而保证园林工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翔.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及养护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4,21:301.

[2]王忠良,杨杭锋,胡友成.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1:116.

[3]周万鹏.探析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措施[J].门窗,2014,03:268.

上一篇: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下一篇:非开挖U-HDPE穿插修复技术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