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控制策略

时间:2022-08-04 05:14:09

房屋建筑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控制策略

【摘 要】桩基础、筏基础、箱型基础是建筑基础中采用的基本形式,桩基础由于具有承载力强、稳定性好、沉量小且均匀的特点,在一些地质条件差的地区的房屋建筑施工中,基本上都采用了桩基础施工。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经常遇到桩基础沉降、桩断裂、桩倾斜等问题,影响房屋的工程质量。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关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控制策略。

【关键词】桩基础;施工;桩倾斜;桩断裂;沉降

一.前言

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在住宅建筑施工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桩基础施工技术由于具有稳定性好、承载力强、沉量小并且均匀的特点,在高层建筑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人员素质等原因影响,桩基础施工质量往往会出现一些诸如不均匀沉降、桩倾斜、桩断裂等现象,给房屋质量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这些桩基础质量问题在房屋建设中跟房屋的墙体开裂、地基沉陷等质量隐患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桩基础施工质量管理是房屋建设中一项繁琐的的基础管理工作,如何做好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保证房屋建筑质量,对于房屋施工质量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原因

在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有:

1.桩沉入深度不足,此时桩基浮于桩孔内,未达到桩孔底部,或者在冲孔施工时桩孔未达到设计深度。

2.贯入度过大,桩孔底部土质松软,设计深度不足。

3.桩倾斜,是由桩孔倾斜或者是沉桩时遇到障碍使桩倾斜。

4.桩断裂,沉桩或者灌注桩时桩从中部断开或者破碎。

5.桩偏差,包括水平偏差和标高偏差两种。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桩沉入深度不足和贯入度过大的形成原因:

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单桩承载力不足,影响房屋的基础稳固,主要是由打桩冲孔时沉渣厚度不符合要求,孔底沉渣过多(超出10cm),致使桩沉不到底;桩基土质的实际情况与设计数据不符,如土质松软时,使桩贯入度过大,如果桩基土质过硬,或者孔内有石块等硬物障碍,也会导致桩沉入不足。这两种情况使桩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整体房屋建设质量。

2.桩倾斜的形成原因:1)预制桩的质量差,比如桩顶面倾斜和桩尖变形或位置不正,是造成桩倾斜的主要原因。2)打桩时由于桩锤、桩帽、桩身的中心线不重合造成的锤击偏心。4)桩端遇石子或坚硬的障碍物。3)桩机安装时桩架倾斜,与地面不呈垂直状态。5)桩距过小或者基坑土方开挖不当,打桩顺序不当而产生强烈的挤土效应6)桩基有岩溶空洞影响桩孔正位。

3.断桩的形成原因:1)桩孔倾斜过大。2)桩本身质量差,如弯曲、浇筑质量差、桩身长细比过大等。3)锤击设计工艺不当,锤击力度与设计贯入度不协调,就会在锤击过度时而导致断桩。

4.桩偏差的形成原因:灌注桩时标高控制不好或者管桩制作尺寸不符合要求,沉入度不足会影响桩的标高偏差;桩倾斜、桩的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会影响桩水平偏差。

三.桩基础施工中质量问题的控制策略探讨

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针对以上几种常见质量问题进行专门预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控制策略:

1.基础设计和勘验的控制措施

要对桩基施工的现场进行全面的勘验,对地下土质和管线等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勘验准备工作,了解施工现场区域内人为和自然地质现象,如地震、溶岩、矿岩、古塘、暗河以及地下构筑物、障碍物等。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并进行工艺试桩。例如,针对粘性土、粉土、膨胀土等土层要选用螺旋钻机,而对于淤泥、松散沙土、素填土等土质,可选用震动沉管灌注桩机。设计中对桩孔深度、孔径、桩距等采取科学合理的勘验设计然后进行布线。对施工中采用的原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石子等的质量规格,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匹配,确保符合现场地质条件。

2.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施工过程包括桩基成孔、钢筋笼制作、灌注桩成型等步骤,在钻孔时注意桩基的位置是否与地面垂直,根据土层的土质情况随时进行调整,钻孔前对桩位及标高进行复核,控制孔深、孔径和孔斜度,成孔后要对孔底沉渣的厚度、沉降密度进行检查,如果土质变化不能符合设计要求时,可以适当调整孔深,保证达到设计的单桩承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筋型号和设计尺寸来制作钢筋笼,笼底略微呈喇叭状,可以减轻桩灌注施工时导管挂笼及钢筋笼上浮的问题;钢筋笼制作完成放置入桩孔内,灌注混凝土要求充分搅拌后,对桩进行一次性灌注成型。对于钢管桩可采用水冲沉桩法、静力压桩法和锤击打入法,或者采用振动沉桩法进行沉桩。在桩基施工时,要采取旁站监理,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预防钢筋笼上浮或贯入度过大、塌孔、桩倾斜、断桩等质量问题,特别是灌注桩的施工中,桩基灌注混凝土时的工艺控制,控制导管提升的速度和混凝土面的标高控制。

3.质量问题的修正

如果出现断桩,必须进行重新打桩,对于桩倾斜的,在不影响单桩承载力的情况下可以对桩帽进行修整继续施工;单桩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要进行加补桩的个数,加密桩距等措施;对于桩偏差的控制除了在桩基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措施进行充分预防外,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桩在卸载后的回降量,已经产生的标高偏差,当桩顶标高高于设计标高,则需要劈桩,桩顶标高低于设计标高时,则需要补桩头,尽可能地使工程桩标高同设计一致;桩位的水平偏差按照JGJ94—94 规范第 7.4.11条中规定偏差范围不超过 1/3 桩径或 1/3 边长,超出的要进行桩帽修正或者在其旁边再植入一根桩进行修正。

四.结语

桩基础工程的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在实际施工中要注意从施工人员素质、施工技术优选、施工机械的使用、成本造价的控制等各方面,减少不利因素,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和过程监理工作,对于施工中存在的施工条件变化、施工中遇到的困难障碍,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及时的进行施工工艺调整,全面考虑主观和客观的影响因素,确保桩基施工的质量,为整个房屋建设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保证房屋建设的施工质量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洪忠; 工程整体质量监管基本理论和实践创新与发展[J]. 住宅财产,2009年05期:73-75

[2]刘金砺.桩基础工程技术进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9.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 下一篇:常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的问题与解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