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楠在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表现

时间:2022-08-03 10:57:31

红楠在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表现

摘要 总结红楠在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表现,结果表明:在红楠引种初期,幼树受冻害比较严重,不易形成主干,引种50年后,生长逐步正常,几乎无冻害。引种红楠所采种子的发芽率低于原产地的发芽率,但下代苗耐寒性增强,可在气候条件较好处绿化应用。

关键词 红楠;物候期;生长表现;播种繁殖;江苏南京

中图分类号 S792.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187-01

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为常绿中等乔木,通常高10~15(20)m;树干粗短;树冠平顶或扁圆。嫩枝紫红色。叶倒卵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革质,上面黑绿色,有光泽,下较淡,带粉白。花序顶生或在新枝上腋生。花期2月,果期7月。本种叶色浓绿、枝叶浓密,叶柄和果柄呈红色,鲜艳夺目,四季常青,是不可多得的观赏树种[1-2]。

1 红楠在南京地区的生长情况

本次所观察的红楠栽培于南京中山植物园药物园内,栽培地点靠近工具房西侧,周围大树较多,环境背风向阳,周围有浙江樟、薄壳山核桃等乔木。本种种植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树冠阔卵形,高度近8 m,胸径约20 cm,树冠宽度5 m左右。目前由于侧面大树遮荫,导致红楠树冠略有倾斜。从2015年的生长情况看,基本处于一个较为正常的生长范围。

2 红楠的物候期

2007―2009年,对红楠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测。在一般正常年份,红楠在3月上、中旬开始出现芽萌动,在3月中下旬叶片萌发;3月上旬始花,开花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前后,到4月下旬基本开花结束。第1次抽梢期一般在3月中旬开始,到4月中下旬开花结束后停止;少数会于8月上旬出现第2次抽梢,直至8月下旬结束。若冬季较寒冷,持续低温的时间长,则发芽时间略晚。花期一般与常年差别不大。

3 引种期间的生长表现

近几年,虽然发现红楠开始开花结果,但未见有实生苗在树下自然长出;1997年冬季温度低至-10 ℃,树冠西北侧的中上部叶片边缘出现焦边现象,在树冠内部未见叶片受冻现象。到2010年观察,冬季最低气温在-7 ℃时,树冠西北侧的叶片没有发现冻害现象。由于红楠侧面乔木树种的高度超过了红楠的高度,致使树冠形成偏冠的树形[3]。

红楠的幼树生长极为缓慢,各项生长指标均受到严格限制。在幼树阶段由于每年都有冻害的发生,红楠的生长受到非常大的抑制,栽植时林龄为15年,树高仅3 m左右;20年后树高逾6 m,冠幅5 m左右。到1997年以前,树冠叶片每年都会发生冻害,只开花不结实。在2009年观察,红楠的结实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引种初期的红楠冻害较严重,部分年份顶梢会受冻干枯,生长近60年后,随树龄增加,红楠单株抗寒性不断增加,至2010年观察,在-7 ℃时,树冠叶片基本未见冻害或冻害轻微。新梢生长速度日趋加快。开花结实数量逐渐增加。

引种近60年的红楠,基本能适应南京夏季的高温高湿天气,抗高温能力明显增强,少数枝条出现二次生长。由于果实成熟时,正值南京地区盛夏高温,往往伴随伏旱发生,种子成熟落地,未见有实生幼苗出现。

从上述红楠生长情况看,红楠幼树耐寒性较差,成年植株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在幼苗期需保护过冬。成年阶段的红楠,需稍充足的光照条件,否则易出现偏冠现象。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红楠,叶色浓绿,枝繁叶茂,枝条粗壮,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并对夏季干旱和冬季严寒的抵抗能力增强。

4 播种繁殖

2010年7月下旬,采种后用清水浸泡48 h后,搓掉果皮,洗净,阴干,在整好的苗床上直接播种。播种采用条播的方法,种子点播,行株距20 cm×6 cm[3]。种子上覆盖3 cm左右的湿沙,然后覆盖稻草保湿;离地100 cm高处搭遮阳网,播种后20 d幼苗出土。

本次试验共播种800粒,共出苗490株,出苗率达到61.25%。播种初期出土幼苗生长缓慢,叶片较小,进入9月下旬停止萌发新叶,地上部分停止生长,10月上旬最大、最小高生长量分别为8、3 cm。

红楠主产区在中亚热带地区,最北分布到青岛地区,这些地方共同特点是水湿条件比南京地区好。播种过程中,要注意水分供给;一至二年生幼苗需遮荫处理,以防止干旱和日灼。红楠病害有茎腐病、立枯病等,可用立枯宁等防治。

5 结论

(1)红楠幼苗阶段耐寒性差,叶片会有冻害发生,随着树龄的增加,红楠的耐寒能力逐渐增强,引种栽培近60年成年植株,基本能够适应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

(2)引种驯化栽培的红楠种子出苗率低,可能在胚发育上受环境条件的制约,有待近一步驯化栽培。

(3)由于本种最北可分布到青岛,具有非常好的耐寒基因,在种源选择上,可以选择这些地区的种子进行引种栽培,成功的可能性大。

(4)在南京地区,可选择避风向阳、水热条件较好的地点进行红楠的试种,以发掘这一珍稀的常绿阔叶树种资源,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多样性[3]。

6 参考文献

[1] 王名金,刘克辉,伍寿彭,等.树木引种驯化概论[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1990

[2] 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林木种苗工作总站.中国木本植物种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 黄斌,刘兴剑.白楠在南京中山植物园的引种观察[J].北方园艺,2011(17):112-113.

上一篇:驻马店市公园牡丹植株长势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中籼水稻品种引种鉴定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