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接法的选取与优化

时间:2022-08-03 08:24:32

滑动变阻器因能有效的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是电学实验控制电路中较重要、较常用的仪器,也是近年来高考实验考查的热点和重点。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有两种常见的连接方式,即分压式和限流式(如表1)。笔者就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接法的选取与优化,进行了简单整理,与同行们交流。

1 限流与分压接法的理论分析

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的电路图如下:

图中R为用电器电阻,R0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a、b为两端接线柱,P为滑动触头,E为电源电动势,电源内阻忽略。

在上述限流接法中,电路中电流的变动范围为[SX(]E[]R+R0[SX)]≤I≤[SX(]E[]R[SX)],如果RR0,则电路中电流I1=[SX(]E[]R[SX)],R0的阻值大小变化对电流几乎不产生影响;当RR0,则电路中电流I2=[SX(]E[]R+R0[SX)]≈[SX(]E[]R0[SX)]=[SX(]ES[]ρ[SX)]・[SX(]1[]l[SX)] (l为[TP11GW152。TIF,Y#]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有效长度,下同),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主要由R0的变化决定,且与l成反比。这两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与滑片移动距离x(x∝l)的关系,如图1所示。可见在R与R0相差不大,或R

在上述分压接法中,滑动变阻器输出的电压范围是0≤U≤E。如果RR0,在图2中,设滑动变阻器滑片P左侧的电阻为R1,a和P两点的阻值RaP≈R1,则U1=UaP=[SX(]R1[]R0[SX)]・E=[SX(]l[]l0[SX)]・E (设滑动变阻器电阻丝总长为l0),即输出电压与滑动变阻器电阻成线性变化。

如果RR0,可分两种情况讨论:

(1)R1

[TP11GW153。TIF,Y#]

(2)RR1时,

U2=Uap≈[SX(]R[]R+R0-R1[SX)]・E=[SX(]RS[]RS+ρ(l0-l)[SX)];

所以在RR0时UaP和滑片移动的距离x图象如图2所示。可见在分压接法中,电压调节范围大,且在RR0时可以得U和x的线性关系,故实际电路中多采用分压接法。

若对同一用电器,两种接法均适用,应接成限流电路。因为在分压接法中,通过电源的电流为I=I用+I滑,在限流接法中,通过电源的电流为I′=I用,故分压接法中电功率损失较大。

2 限流与分压接法的微调与粗调

在电学实验中有不少仪器同时有“粗调”和“微调”两个调节旋钮,通常交替使用。用“粗调”定大致数值,“微调”定精确值。在电路中利用滑动变阻器组合也起粗调和微调作用,一般是将阻值一大一小的两个滑动变阻器组合使用。

如图3中的两个滑动变阻器都是限流接法,调节时能使电路中电流改变范围较大的那个变阻器作为粗调电阻,调节时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化范围较小的那个变阻器作为微调电阻。[TP11GW154。TIF,Y#]图3中电阻R1阻值较大,则为电流的粗调电阻,电阻R2阻值较小为电流的微调电阻。

如图4中的变阻器都为分压接法,共同起分压作用,都可以调节负载上的电压,如果两变阻器最大阻值不等,则最大阻值大的变阻器作为粗调电路,[TP11GW155。TIF,Y#]最大阻值小的变阻器作为微调电阻。如图4中,则在滑动触头移动相同距离时,R1的阻值变化大,负载上的电压变化也大,故电阻R1作为负载电压的粗调电阻,电阻R2阻值较小作为负载电压的微调电阻。

[TP11GW156。TIF,Y#]

例1 (2014年武汉调研)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采用如图5所示的电路可以方便地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值,已知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别为R1、R2,且R1=10R2。

(1)请根据图5所示的实物图再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在实验中,为了使小电珠的电压在开始时有最小值,在闭合开关前,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1和P2应分别放在各自的[CD#3]端(选填“a”或“b”)和[CD#3]端(选填“c”或“d”);

[TP11GW157。TIF,YX#]

(3)采用这个电路能够达到精细调节小电珠两端电压的目的,其中变阻器[CD#3](选填“R1”或“R2”) 用于精细调节。

解析 (1) 将实物图转化为电路图如图6所示。(2)根据电路图可看出,要使小电珠的电压在开始时有最小值,在闭合开关前,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1和P2应分别放在各自的b端和c端;(3)因为R2阻值较小,即移动相同长度时电阻变化较小,所以可用于精细调节。

3 分压接法中保护定值电阻的选取连接

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中,往往会出现电源的电动势过大与负载需要的电压较小的矛盾,定值电阻就成了分压限流的辅助元件。即引入定值电阻串联分压,使电压不超过电表的量程,便于测量。根据定值电阻在电路的位置,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如表2)。

图中Rx为用电器电阻,额定电压U,R0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R0U),电源内阻忽略。

在干路接法中,当滑片P处于最右端时,输出电压为U,则[SX(]E-U[]U[SX)]=[SX(]R[][SX(]R0R[]R0+Rx[SX)][SX)],若R0Rx,则[SX(]E-U[]U[SX)]=[SX(]R[]R0[SX)],与待测电阻阻值Rx无关。在支路接法中,当滑片P处于最右端时,输出电压为E,则[SX(]E-U[]U[SX)]=[SX(]R[]Rx[SX)],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0无关。

例3 (2013年江苏高考部分节选)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P和电压U的关系,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压U和电流I,利用 [LL]P=UI 得到电功率。 实验所使用的小灯泡规格为 “ 3。0 V 1。8 W”,电源为12 V的电池(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10 Ω。

①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如图7所示,绘制出如图8的图象。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正确位置。(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②现有10 Ω、20 Ω和50 Ω三个定值电阻,为了使调节方便,电路的定值电阻应选用[CD#3]Ω的定值电阻。

[TP11GW159。TIF,BP#]

解析 (1) 由图8可知,电压从零开始可调,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由P=UI可得最大电流Im=[SX(]P[]U[SX)]=0。6 A,电流表选用0~0。6 A的量程;[TP11GW160。TIF,Y#]实物图连线如图9所示。

(2)小灯泡在额定电压的电阻RL=[SX(]U2[]P[SX)]=5 Ω,小灯泡与变阻器并联后的电阻R并=[SX(]RL・R[]RL+R[SX)]=[SX(]10[]3[SX)] Ω,定值电阻在主干路上,[SX(]E-U[]U[SX)]=[SX(]R1[]R并[SX)

上一篇:挖掘存量机会中电信2016再战1亿部终端目标 下一篇:关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银行业转型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