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岸线携手ARM入侵PC芯片 挑战英特尔地位道路曲折

时间:2022-08-03 02:39:38

新岸线携手ARM入侵PC芯片 挑战英特尔地位道路曲折

英特尔和ARM是全球芯片产业领域最重要的两家企业,以前双方分别在计算机和手机两大领域各自称霸。现在,ARM与新岸线公司合作进入PC领域。能对英特尔构成威胁吗

在Pc芯片领域,英特尔是当仁不让的霸主。但现在随着一家中国企业在芯片领域的崛起,正试图对它发起挑战。

9月15日,在守卫森严的钓鱼台国宾馆6号楼里,广东省副省长宋海、英国工商部部长Mark Pfisk、英国驻中国大使SebastianWood等中、英两国政府官员,英国ARM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Ian Drew,ARM中国区总经理吴雄昂,微软公司亚太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宏江以及知名企业高管和知名专家汇聚一堂,他们不是来参加中英两国政府商务会议,而是参加一家中国民营企业――新岸线公司研发的一款计算机系统芯片的会。

这是一款什么样的芯片,有如此魅力?竟能吸引到如此重量级的嘉宾?答案是:全球首款40纳米A9双核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芯片。据了解,该芯片可用于上网本、台式机、一体机上。消息一,立即在芯片领域卷起一阵旋风,因为这是国内继龙芯之后又一家欲挑战英特尔地位的芯片厂商。

事实上,这家名为新岸线计算机系统芯片有限公司的东家是新岸线公司,它在业界名声并不小。它是移动多媒体标准TMMB的持有者,曾在2008年掀起轩然大波。当时,在国家标准委员会专家评议组召开的第六次工作会议上,新岸线公司的TMMB系统被选为手机电视国家标准的推荐方案,令广电系统力挺的CMMB标准颇感难堪,由此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手机电视国家标准之争。

现在,这家公司推出Pc芯片,试图与英特尔和AND争夺领地。在Pc市场上,几乎所有的PC和笔记本厂商采用的都是这两家芯片巨头的芯片。而新岸线这家刚刚杀人PC芯片领域的公司,能否挑战成功?

入侵英特尔领地

新岸线公司是由一批留美IT专家于2004年创建,致力于研发宽带无线通信与广播技术、IC设计、视频与图像技术。

自从2008年发生与广电系统争夺手机电视的国家标准后,新岸线公司一度在业界销声匿迹,甚是沉寂。这也引发出业界的关注,这家公司在沉寂中是苦练内功,还是谋求新的突破?

9月14日,新岸线公司重出江湖。一露面即让业界大吃一惊。当天,该公司宣布,与全球芯片巨头ARM公司携手全球首款40纳米A9双核2.0G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芯片,该芯片被命名为NuSmart 2816。负责此芯片业--务的是其子公司――广东新岸线计算机系统芯片有限公司。

广东新岸线计算机系统芯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文在接受《IT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说,“NuSmart 2816芯片是新岸线公司在ARM A9技术架构上自主设计研发的一款高性能、低功耗、多用途、高集成度的芯片。”

据了解,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计算机芯片相比,NuSmart 2816的整体性能毫不逊色,在某些方面的性能,比如高清视频播放,甚至更胜一筹,而功耗仅相当于它们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据介绍,由于利用了多层次复合片上系统总线互联技术、多模式复合功耗管理技术,以及当今世界最先进的40纳米芯片制造工艺,NuSmart 2816在典型的工作状况下,芯片功耗不足2W,系统的功耗不足6W。

周文表示,NuSmart 2816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CPU、南桥、北桥、显卡、视频解码、硬盘控制器等功能,是全球首款拥有如此高性能和高集成度的芯片。因此,在它的基础上,可以把产品做得更小、更轻、更薄,也更便宜。

据悉,首批采用新岸线NuSmart2816芯片的产品将于2011年拉斯维加斯CES展期间展出。新岸线还计划在2011年推出其他NuS-mart系列计算机系统芯片,其中有一款目前正在全力开发中。据出席此次会的广东省副省长宋海介绍,NuSmart是在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以及广东省政府等的支持下,由新岸线公司自主设计、研制成功的,标志着我国在高端芯片和通用计算机单芯片方向的重大突破。

目前,广东为NuSmart芯片注入数亿元产业资金,以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挑战者的信心

英特尔在芯片领域的地位,一直以来都遭受到众多企业的冲击。但它面对每一次挑战,最终都赢得了胜利。这一次,新岸线公司在面对这个巨人时,能赢得一分吗?

一直以来,挑战英特尔是许多中国企业的梦想。从汉芯、方舟、到龙芯……中国企业轮番向英特尔发起冲击。但可惜的是,它们最终都在这个巨人面前败下阵来。在这些挑战当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龙芯。2002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这个中国科研实力最强的单位经过研发推出CPU时,立即在市场上刮起一阵旋风。

可惜的是,这款被国人看好的芯片,在市场上并不叫好。推出后,根本没有厂商认可,截至目前,也依然没有得到厂商的青睐。汉芯、方舟、龙芯都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新岸线公司推出的这款芯片就能得到认可吗?

对此疑问,周文告诉本刊记者,与以前的国内企业相比,新岸线公司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盟友――ARM公司。ARM公司总裁Tudm Brown表示:“我们看到计算市场环境正发生变革,不同的领域都在涌现出新的应用、新的产品。在面对计算市场的新需求、开拓创新的产品方面,新岸线公司是一个杰出的典范。”

显然,ARM公司希望与新岸线一同掘金,一同杀向原本看似已被英特尔完全垄断的Pc芯片市场。事实上,新岸线进入Pc芯片领域,还有另一层原因。据摩根士丹利2009年12月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计算机继大型机时代、小型机时代、PC时代、互联网时代后,开始进入第五个时代―移动互联网计算时代。

ARM全球高级副总裁Ian Drew认为,薪岸线NuSmart 2816芯片的推出为移动互联网计算时代和相关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周文介绍说,新岸线在4年前就预测到计算机市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并着手准备相关技术和市场评估。经过两年的深入研发后,最终在今年8月成功开发出NuSmart 2816芯片。

作为挑战者,新岸线公司的信心来自哪里?“最近10年,ARM处理器技术、SOC(片上系统)技术和Foundry芯片生产工艺的飞速发展是这次计算机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推动力。”周文说,“一味提升芯片主频的摩尔定律已经不再适用当前市场的需求,整合各种芯片技术以及软件技术,达到性能和功耗的完美平衡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苹果公司的A4处理器和iPad产品就是技术垂直整合的一个最佳范例。而NuSmart 2816计算机系统芯片是全球首个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价格整合了具有传统Pc市场的高性能处理能力以及移动市场的高功耗效率的芯片。我相信这个解决方案将为客户带来焕然一新的 用户体验,并将重塑主流计算市场。”

英特尔地位难撼动

PC芯片领域是英特尔和AMD的领地。在中国,几乎所有Pc和笔记本电脑都是用这两家芯片巨头的芯片。但周文说,“新岸线就是要挑战传统的Win-tel(Microsoft与Intel的商业联盟)联盟”。

虽然新岸线自信十足,但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即使有ARM在一边助阵,新岸线也并没有十足的成功把握。

在全球芯片领域,英特尔和ARM是两大巨头。此前,英特尔与ARM分别在计算机和手机两大领域分区而治。其中,英特尔以W-intel联盟(微软+英特尔)占据主流计算机市场霸主地位;而ARM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核心技术设计公司,它本身不生产芯片,而是通过技术授权的方式盈利。目前,全球有大约四分之一的电子产品是基于ARM公司的技术(包括苹果的iPad)。

虽然有如此多的合作伙伴,但ARM公司的年收入根本无法与英特尔相比。据了解,ARM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公司收入为1亿9230万英镑。第二季度收入为9995万英镑,约合1-亿5030万美元。显然,与英特尔相比,ARM还是一家非常小的公司。对于ARM的布局,英特尔给予本刊记者的回复是“不值得惊慌”。而且,英特尔目前也开始进军移动芯片领域,很快将有产品问世。

与ARM公司的芯片相比,英特尔芯片的特点是性能高、工艺复杂、耗电量大,所以它的产品待机时间相对较短、体积大、移动性差;而ARM的特点是低功耗和高集成度,大多使用在体积小、需要长时间待机的移动设备上,但性能一直是它的短板。所以在计算机领域与英特尔相比,ARM并不具备优势。

周文透露,目前已经与联想、戴尔、惠普等Pc厂商正在洽谈合作事宜,并得到了对方的认可。但《IT时代周刊》记者却在采访中获悉,这些PC厂商与新岸线公司的合作还仅仅留在口头上,并未展开实质性的合作。新岸线能否获得Pc厂商的青睐?台积电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出言谨慎,不肯表态,只透露说,新岸线在小功率移动市场上可能有机会。但出席这次会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宏江认为,新岸线推出的这款产品,能否获得市场的认可,关键在于能否整合好上下游之间的产业链。而英特尔强就强在整合上下游。如果整合不好,没有厂家使用一切都是空谈。

不过,对于新岸线来说,并不是没有机会。现在,微软正在开发基于ARM的Windows操作系统,这对新岸线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据了解,该操作系统将在2011年上半年测试版本。假如微软在明年真的基于ARM的Windows 8操作系统,相信对于谋求进军电脑的ARM内核厂商是个重大利好。业内专家告诉记者,从性能来看,ARM最高级别的处理器内核已经具备与英特尔Intd竞争的本钱,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到笔记本产品的融合也渐成趋势,相信随着微软基于ARM Windows 8的,新岸线的机会慢慢来临。届时挑战英特尔也不再是梦想。

上一篇:腾讯泛娱乐战略不考虑盈利马化腾希望与迪士尼... 下一篇:日本地震引发科技产业恐慌未来60天成全球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