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创制豆腐之谜

时间:2022-08-03 10:26:04

刘安创制豆腐之谜

漉珠磨雷湿霏霏,炼作琼浆起素衣。

出匣宁愁方璧碎,忧羹常见白云飞。

蔬盘惯杂同羊酪,象箸难挑比髓肥。

却笑北平思食乳,霜刀不切粉酥日。

这是清人张劭所作的《豆腐》诗,作者在诗中以极大的兴致,淋漓尽致地诵咏了中国传统食品――豆腐。豆腐是我国一项重要发明创造。长期以来,豆腐在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它是何时被我们的祖先创造出来的呢?对此人们还未有一致的意见。

较为流行的看法是:豆腐在公元前二世纪由淮南王刘安所创制。这个观点在元明清时期流传颇广,影响很大,至今仍受到不少人的赞同。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化学史》中,作者李乔苹专列一节“豆腐之肇始”论证了豆腐始作于刘安。其引用的史料是《天禄识余》所载:“豆腐淮南王刘安造,又名黎祁。”还有谢绰所著的《拾遗录》中“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有此物,至汉淮南王刘安始传其术于世。”除此之外,在不少食品烹饪史著作与文章中,刘安始作豆腐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所论证的史料除上述两书外,有的还牵强附会或曲意杜撰。如有人曾指出,刘安始作豆腐一事在他本人所写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明文记载。可是人们查遍《淮南子》全书,并没有看见刘安发明豆腐或其他有关豆腐的记载。《淮南子》一书,只在第十四卷中有一个“豆”字,而这个“豆”并不是指豆科植物的豆,而是指一种古代的餐具。

明朝李时珍在著名的《本草纲目》中曾说:“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对此,在李时珍之后,明末清初时期的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一书中说:“朱子诗‘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盖‘本草’言豆腐为淮南王刘安所作者也。”据此,有人指出,朱熹的“这首诗可能被明朝人误解为刘安发明豆腐,造成了后来不可靠的误传”。

在具有世界权威性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也列举有“豆腐”专条。该书认为:“豆腐的制作技术始于汉朝。”这里把豆腐的起源置于四百多年的长时间跨度中,并不断言是何人、何时所发明,较之前说,更为委婉、谨慎。

如果说豆腐始作于汉初刘安,那么,在当时或后代与之相近的文献中,应有蛛丝马迹可寻,但从两汉到隋及唐末,这九百多年中,人们至今尚未发现豆腐和豆腐制品的确实文献。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众所周知,成书于五世纪的贾思懿《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记载农产品加工的一部系统农书,但书中大量出现有关于食物制作的记载中,并没有涉及豆腐。在其他通常记载食物较多的有关农家、饮食烹调、医家、本草医方、杂家等书中,以及丰富的唐代诗文中,豆腐始终没有踪影。难道是人们漏记了?这在情理上也说不通。所以,袁翰青、曹元宇等人均否定了豆腐始作于汉初刘安之说。

但仍有人以新的论据支持了豆腐起源于汉代说。认为我国古代食豆历史悠久,而且早就有了石磨这种粮食加工工具,加上刘安的方士懂得炼丹术(化学),在汉明豆腐是理所当然的。或曰:刘安讲求黄老之术,陪伴他修炼的僧道,常年吃素,为了改善生活而研制出了豆腐,并把它献与刘安享用,于是,豆腐的发明权就记在刘安的名下了。此外,持论者还指出在1959年至1960年间,河南密县打虎亭一号墓中有豆腐作坊的石刻,图像上有把豆类进行加工,制成副食的情景。此画像石的内涵是否确实,还待考证。

从目前的豆腐史料来看,除了五代时期谢绰的《拾遗记》外,陶谷的《清异录》披露了豆腐的明文记载:“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因此,曹元宇认为,在十世纪左右,豆腐在华中一带已是日常的食品,它的创制年代虽然还要更早一些,但不会太早,因为到唐末以前的豆腐资料尚未看见。他推测,“可能是农民和乡村医师。创制豆腐的想是农民,但他们手中无凝结剂,而医师有之。我又推想,可能是医师想改变‘白虎汤’以豆腐浆来代替‘白虎汤’中的米而偶然发现凝集作用,因而发明了豆腐。”袁翰青也认为,豆腐的起源无法证明其早到唐朝,很可能是在五代的时候,即九世纪或十世纪这段时间里发明的。

豆腐在国外也大受青睐,有人认为(包括一些日本人),豆腐制作法在唐代就已传至日本,是由鉴真和尚带去的。但此说在史料的证据方面很不充分,仅能作为传说而已。

此外,《事物原会》一书曾说过:“孔子不食”豆腐一事,言下之意,豆腐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但《论语》等记载孔子的古籍中均未言及此物。所以,此说殊不可信。

总之,我国豆腐起源于何时?目前主要有前述的两种说法。对于五代已有豆腐一说,基本上已能肯定,而汉代起源说还有待继续辨析后得出结论。至于豆腐是由哪个人发明创造的,看来是难以说清楚的,权且把它作为一个谜存疑于食品史中吧。

(摘自《科学总揽》中国戏剧出版社)

上一篇:我是老鼠你是猫 下一篇:《推敲》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