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体积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

时间:2022-08-03 10:13:22

论大体积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并从材料选用、混凝土的配备、运输、浇筑、拆模、养护以及施工安全、环保等角度,简述了大体积混凝士浇筑技术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和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愈来愈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断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后释放的水化热会使混凝土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导致混凝土产生表面裂缝和贯穿性裂缝,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和防水抗渗性。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体积都较大,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结构厚、混凝土量大、水泥水化热使结构产生温度和收缩变形。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密实性和耐久性不受影响,一般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入u型膨胀剂、粉煤灰和减水剂,可以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优点,相互补充,并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及合理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来控制裂缝,防止渗漏,从而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二、施工准备

(1)施工器具:耙子、扫把、白线、铝合金刮尺、尖锹、平锹、混凝土地泵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配电箱、塔吊、水泵筹。

(2)技术准备:①混凝土申请:浇筑混凝土前,预先与混凝土供应单位办理预拌混凝土委托单及浇灌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以及浇筑时间等;②所有机具均应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③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了防备临时停水停电,为了防出现意外施工缝,事先应在现场准备一定数量的人工搅拌和振捣用工具;④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必要的塑料布、保温材料及测温用具等。

三、材料选用

3.1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

(1)水泥。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质量必须要满足国家标准,优先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比如,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尽量降低水泥用量,可以考虑增大粉煤灰等掺合料的掺加量。当混凝土有抗渗要求时,其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不得超标。在混凝土中掺加必要的掺和材料,延缓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同时考虑到混凝土初凝前内部发热不会产生温度应力,所以应该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保证初凝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

(2)骨料。混凝土骨料的选择级配要非常合理。优先选用一些热膨胀系数小、结构致密、有足够强度、含泥量低的骨料,尽可能多使用粗骨料,选用lOmm~40mm天然连续级配碎石。混凝土骨料要表面洁净、不含杂质;采用中砂和填充大粒径的碎石、毛石等,含泥量和有机物含量满足要求的砂子、石子等,减小水泥石总用量,降低水化热尽量采用连续级配的骨料,提高骨料在混凝土中所占的体积,大大降低水泥浆的使用量,不仅能减少收缩,也能降低水化温升,从而更好的控制裂缝。

(3)外加剂及掺合料。正确、合理的使用外加剂是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减少混凝土开裂,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减水防裂剂可以达到降低混凝土用水量20%以上,掺加减水防裂剂改善水泥浆的稠度,相同水灰比可减少相应比例的水泥用量,并可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降低塑性收缩,提高混凝上的抗拉强度。但同时要注意大体积混凝土中采用的外加剂的技术和质量都应该符合国家现行的关于外加剂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外加剂品种的选定和掺加量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水泥的适应性和实际的效果实验进行确定。引气剂也可在高寒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士中采用。

3.2材料的供应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材料较多,并且要求连续浇筑,所以材料的充分供应相当重要。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一定要备好材料,并且要保持持续供应,一定不能断料,否则会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

四、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

大体积混凝土制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到:采用搅拌站集中供应,采用自动称量系统并应经过严格的计量校准,保证配合比准确;严格控制搅拌时材料的投料顺序,防止投料顺序混乱或不合理导致搅拌不均匀;严格控制搅拌的时间,确保均匀性和和易性;对搅拌好的配料要进行坍落度的检测,观察和易性,防止发生分层、离析等现象。

五、混凝土的输送

在建筑施工现场设一台托泵和一台移动泵,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站和现场同时供应,由泵直入浇筑地点。事先对所使用混凝土泵的各技术功能进行了解。配备足够的泵机易损零件,以便出现意外时及时抢修。当安装泵管时,检查是否有原来的混凝土残留物,尤其是弯管,如有则清除,管道接口处注意密封,以免跑漏浆。此外,管道同定保证牢靠,尤其是斜管以及垂直管这两个器件,以减少泵送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泵送前应该用清水润湿一下管道,然后用水泥砂浆一下管道以及泵机。

六、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混凝土从搅拌站出机后,经混凝土搅拌车运输、卸料、浇筑、平仓、振捣过程后的位于混凝土表面以下50-lOOmm的温度称为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越低,对控制混凝上的内外温差及温度应力越有利。一般当混凝土从塑性状态转变为弹性状态时,浇筑温度越低则越少出现开裂现象。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在平均气温以下,浇筑温度每降低为℃,混凝土的最大温升值将降低3℃。浇筑温度越高则越容易加快水泥水化,一般浇筑温度每提高10℃,混凝土内部温度约多上升35℃。降低混凝土浇注温度一般通过冷却拌和水、加冰拌和、预冷骨料等办法降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一般来说预冷石子效果最好,次为预冷沙和水,预冷水泥效果最小。另外,外界气温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影响也较大,应尽量避开炎热或寒冷(不低于5℃,高于28℃)。的天气施工。

七、混凝土的拆模控制

(l)控制拆模时间。混凝土在实际温度养护的条件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混凝士中心表面最低温度控制在25℃以内,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不超过9℃以上允许拆模;

(2)表面隔热保护。混凝土浇筑后,由于内部较表面散热快,会形成内外温差,表面收缩受内部约束产生拉应力,这种拉应力通常很小,不至于超过混凝土的抗扣强度而产生裂缝。但是,如果此时受到冷空气的袭击,或者过分通风散热,使表面温度降温过火就很易导致裂缝的产生。所以,在混凝土拆模后,特别是低温季节,在拆模后立即采取表面保护,防止表面降温过大,引起裂缝。

八、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项关键的工作。为保证新浇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早期干缩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其他水泥不少于21天。在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应遵循以下2点:一是为了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和降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材料在各种条件下的温度影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在1~72h时最大,这段时间要每2h测量一次,4~7d每4h测量一次,其后为8h -次,整个测量过程时间不少于20d,并作详细记录,整理绘制温度曲线。二是经测温观测到混凝土内部最高湿度与大气温度之差超过规定极限值时,要立即采取降温措施,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混凝土内部裂缝的产生。

九、安全措施

(1)混凝土搅拌开始前,应对搅拌机及配套机械无负荷运转检查,确保运输道路畅通,然后再开始正式开机。

(2)搅拌机运转时,严禁将锹、耙等工具伸入罐内,进罐扒混凝土时,要停机进行。工作完毕,应将拌筒清洗干净。搅拌机应有专用开关箱,并应装有漏电保护器,停机时应拉断电闸。

(3)搅拌机上料斗提升后,斗下禁止人员通行。如必须在斗下清渣时,须将升降料斗用保险链条挂牢或用木杠架住,并停机,以免落下伤人。

(4)井架提升混凝土时,应设制动安全装置,升降设有明确信号指示灯,操作人员未离开提升台时,不得发升降信号。提升台内停放手推车要平稳,车把不得伸出台外,车轮前后应挡牢。

(5)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振捣器进行试运转,振捣器操作人员应穿胶靴、戴绝缘手套:振捣器不能挂在钢筋上,专为按规范操作电源开关。

(6.)由于混凝土数量大,连续作业时间长,作业人员分两班进行即白班和晚班,中途不间断。

十、环保措施

(1)混凝土振捣采用低频振捣棒,振捣时不得碰到钢筋或模板;罐车在等候进场时必须熄火,以减少噪声扰民。必须连续作业或进行夜间施工时,要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得到社区的认可和谅解,严格控制噪声作业超标。对强噪声设备,采取全封闭措施加设隔声棚遮挡。

(2)现场设置洗车池和沉淀池、污水井,罐车在出场前均要用水冲洗,以保证市政交通道路的清洁,减少粉尘污染。沉淀后的清水应重复使用。

十一、结束语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是目前施工中应用较多的一项新技术,只要严格施工规范,仔细落实每一个施工环节,认真妥善地作好浇筑完的保温降温工作,该项技术是完全可以取得满意效果的。

上一篇:浅谈防治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几项措施 下一篇:浅谈工程咨询管理的特点和主要工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