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处方药最容易犯的错

时间:2022-08-03 08:33:05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能从药店直接买到的药物,都是比较安全的。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非处方药”,顾名思义,就是不需医生处方,可以直接从药店购买到的药物。主要针对小伤、小病,如感冒、鼻炎等,或解除一些常见症状,如:发热、咳嗽、腹泻、头痛,此外,还包括维生素在内的某些营养素补充剂。虽说这些药物可以直接从药店买到,但它的应用是否安全,主要取决于使用是否对症、剂量是否合理、疗程是否适宜等等。非处方药物的安全性较大,但仍然属于药物,而不是食物。

现今,人们在药物使用方面的警觉性并不够高,这里的6种常见错误做法,想一想,你是否也犯过?

1“老毛病”现象

典型做法:

遇到孩子出现一些常见的“老毛病”,例如:发热、腹泻、咳嗽等,便不假思索地选用过去曾用过的某种药物。

你没想到的事情:

某种药的多次反复使用,有可能产生药源性疾病。

“老毛病”复发或再现,其诱发因素并非相同,临床表现也不完全一致,因此,药物的作用效果就不能肯定。

反复长期使用某种药极易产生耐药性,导致起效剂量加大,效果也不佳,毒副作用反而增强,容易出现药物中毒现象。

2随意增减药物用量

典型做法:

当孩子病情稍有好转,就不再想给孩子用药了;因家长工作忙等原因,出现忘服或漏服;治病心切,急于求成而乱服,使用剂量随意加大或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药物品种,尤其是在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上较为突出。

你没想到的事情:

使用非处方药,应该参照药物说明书上的规定,严格掌握用量和疗程,否则就很难达到治疗效果。而随意加大或更换药品,极易导致耐药细菌产生,使孩子病情复杂化,给治疗带来困难。

3模仿他人用药

典型做法: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疾病状况并不明确,只感到很像朋友或邻居家孩子的表现,于是就请教朋友或邻居,并模仿他人用药。

你没想到的事情:

一人会有多种疾病共存。

同一种疾病会有多种症状共现的可能性。

即使所患症状相同,孩子与孩子之间还存在着个体差异和不同诱发因素等等。比如引起感冒的病毒就有成千上百种,细菌也有几十种。虽然患病后都会出现发热、咳嗽、咯痰、头痛等等,但不同的病因导致的症状性质、急缓程度等有所不同,所用药物也会有所差别。

同一药物对于不同病人产生的效果不完全相同。有些发热的孩子对对乙酰氨基酚敏感,而有些人则用布洛芬见效。

4多药并用

典型做法:

很多疾病在初期不太容易明确具体的原因。比如孩子刚发热2~3个小时,很难确定发热是由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是其他原因所致。孩子一旦生病,特别是在初始期,家长心急如焚,容易采取多药并用疗法。认为多药并用可达到防治兼顾。

你没想到的事情:

事实上无指征的多药并用,必定会搅乱人体正常防御功能,易引起药物与药物、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会明显增高,有时甚至会掩盖病情症状,延误对疾病准确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建议:对可用可不用的药物不要用,能用单一药物就不宜多药并用。

5大入药孩子服

典型做法:

孩子生病了,大致判断病情后,就给他服用家中存有的大人药物。

你没想到的事情:

从理论上讲,大人药可以给孩子服用,但由于剂型问题,需要分割后才可放心服用。由于家长没有分割药物的技术和经验,容易造成孩子服用的药物剂量不准,从而影响疗效。

6久备家庭用药

典型做法:

多买些药作为家庭备用药,以便偶尔急用。

你没想到的事情:

由于一般家长缺乏对药物基本知识的了解以及家庭保存条件的限制,不能按药物的特性加以妥善贮存保管,致使有些药物因吸潮、霉变、过期而造成浪费。而服用过期变质药会给孩子造成不应有的损伤。

家庭用药保存原则:

不宜久备;

存放前阅读药物说明书上的贮存方法说明,采取避光、防湿、低温、密闭等相应措施;

经常查看、更换,确保家庭备用药品的质量。

其实,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我们特别提倡建立孩子用药记录卡。详细记录每次所生疾病发展过程、所用药品名称、用法用量,以及用药前后变化情况等内容。这样既可以为医生提供十分有用的信息,还可以不断对比分析,总结经验,了解孩子对不同药物的反应程度。以求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状况,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

上一篇:陪他迈出第一步 下一篇:心智成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