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正式承认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时间:2022-08-03 07:49:42

IMF正式承认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今年10月1日,这一决定将正式实施。人民币“入篮”是世界的选择,它一方面将促进中国金融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国际金融体系稳定,为国际贸易和金融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支持全球经济的增长和稳定。《祖国》杂志社记者就人民币加入SDR的相关热点问题请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做了专业解答。

有利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

在IMF宣布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不久,2015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该方案生效后,基金组织份额将增加一倍,从2385亿SDR增至4770亿SDR,并实现向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整体转移份额 6个百分点。其中,我国份额占比将从3.996%升至 6.394%,排名从第六位跃居第三位。

IMF上述两项重大改革核心是提高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基金组织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有利于维护基金组织的信誉、合法性和有效性。人民币的加入将提高SDR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吸引力,它使货币篮子更加多元并且在世界的主要货币中更具代表性。目前人民币主要在我国对外的双边贸易和投资中使用,“入篮”后,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功能增强,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第三方使用人民币,扩大了人民币使用范围和领域。

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在贸易支付结算方面,国际贸易将更多地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例将会继续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需求将继续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的效率也将大大增强。在投资方面,境内外人民币投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进一步放松,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国际投融资在规模、渠道等方面会持续提升。在储备方面,人民币将被更多的国外央行纳入外汇储备,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将提升,规模也将扩大。

有利于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发展

促进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与国际接轨,国内外资金的双向流动将更加频繁。推动境外对人民币债券的需求,国外央行需要按照人民币在SDR中的比例配置人民币国债、金融债等高信用等级的债权资产,同时境外机构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的需求也将明显增加,这有利于丰富银行间市场交易主体和投资品种,促进债券市场效率提高。另外,境外机构对中国股市的配置需求也会增加,将为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流动性。

有利于加快“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将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降低对外经贸合作中的汇率风险和成本,推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以促进项目投资、贸易活动更多地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人民币在多边贸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一方面减少了企业在投资贸易活动中承担的汇率风险,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民币“走出去”,扩宽了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一带一路”战略中大宗商品结算、基础设施融资、产业园区建设等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能够相互推动、相互促进。

加入SDR与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改革的关系

一方面,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就需要按照国际货币要求不断推进改革。币值稳定、收益合理、自由便捷、广泛使用等,是一种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基本条件。人民币加入SDR以前,中国已采取一系列资本账户开放措施,如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和沪港通的实施;重视IMF等规则和标准的约束,采取了公布外汇储备货币构成、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采纳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等举措。加入SDR以后,相关国际标准将约束中国政府,结合自身经济、金融的实际情况,加快资本账户开放步伐,不断改革货币金融制度。

另一方面,新的平台也将给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和金融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人民币加入SDR,意味着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得到IMF正式承认,已经成为188个成员国的官方候选储备货币之一。中国将在新的平台上更多与英美等发达储备货币发行国,以及IMF等国际组织充分沟通、交流,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共同推进国际货币治理机制改革,应对现实的和潜在的国际金融难题。这在客观上,也形成了中国金融改革的内生动力。

我国还需要做哪些准备

(1)保持宏观稳定

当前,全球经济的脆弱性上升,各类风险事件叠加传染性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更要坚持内需发展的转型方向,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国将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增长活力,中国完全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长。

(2)深化金融改革

一是进一步提高金融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水平。在后利率市场化时代,需要尽快培育短期目标政策利率、丰富债券市场品种和期限、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加快建立和完善利率的价格传导和调控机制。同时,继续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和中间价的市场化定价程度,提高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市场影响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二是扩大资本项目双向开放。人民币的“可自由使用”是成为全球“硬通货”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对资本项目管理主要采取渠道和额度“双管控”的手段,比如,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资本市场主要有QFII、RQFII、沪港通和三类机构等四种渠道。下一阶段,应继续在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外债和外汇市场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双向开放的规模和力度。

三是深化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实施,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融资结构。扩大市场交易主体,活跃市场交易,提高市场效率。鼓励金融产品创新,丰富人民币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加快资产证券化发展。

四是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积极建设多个离岸市场,增加离岸市场人民币投资产品,与境内市场形成良好互动。

(3)强化风险管理

一是做好政策储备。随着我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输入型金融风险上升,应加强对短期跨境资金流动的日常监控,借鉴国际实践,深入研究推出“托宾税”、无息存款准备金、外汇交易手续费等价格调节手段,应对跨境资金流动冲击。

二是提高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尤其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防范流动性风险。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需要强化资本约束和流动性管理。

三是加强市场监管。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后,加大了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信贷市场,现货和衍生品市场之间风险交叉传染的可能性,监管机构要在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加强功能监管,设立“防火墙”,阻断风险的蔓延和扩散。

中国政府怎么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人民币汇率水平主要取决于中国经济实力和对外开放程度。当前,我国同时面临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短期看,保持弱势人民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增长,但从中长期看,保持人民币相对稳定更加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化。

一是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继续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和货币政策的连续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二是汇率管理政策制定需满足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市场建设和汇率改革实现等多方面要求,在扩大金融对外合作和资本项目双向开放的同时,要把握好资本项目开放节奏,按照“渐进、可控、协调”的原则逐步增加汇率弹性,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现内外平衡;三是强化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建立相关监测指标和体系;四是保持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稳定,注重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配置。

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几何

无论从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从物价水平、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等方面来看,人民币都不具有持续、大幅贬值的基础。一是当前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我国经济潜力大、韧性强,未来几年GDP将保持在6.5%左右的增速,仍是世界上增速较快的经济体。二是我国持续的贸易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有效支撑。三是央行对市场预期的引导和干预对汇率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人民币贬值对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刺激国内消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会提高居民从海外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成本。目前,中国出境人数和人均境外消费居世界首位,出国留学快速增长,一旦人民币出现过快和过大贬值,对这部分人群会产生明显影响。对居民而言,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优化家庭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对冲汇率波动的风险。

(作者系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上一篇:微课开发与应用 下一篇:西部地区高校《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