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穿什么去看展

时间:2022-08-03 05:42:00

在一次画廊看展上,重逢了一位常住海外的世家名媛。那烟视媚行,特别会穿衣的美人穿了一袭廓形简单的黑衣,却依然打眼。她眼风一扫全场,突然说:“难道看个画展一定只能穿唐装、中国风、文艺小清新?”我默默也跟着扫了一下,果然如她所说鸦鸦一片。

什么时候“穿什么去看展”,也要摆上议事日程?

我没敢告诉她,就在去年,一个豪车俱乐部也举办了一个当代艺术展,不知道冒出来一群旗袍女士,你推我攘地在作品前争相花枝招展。而且可能豪车签约模特不用白不用的规则吧,每件作品前很还配了画模(名词很新鲜,功能应该跟车模差不多),也是一片灿灿烂烂中国风耀眼,不知道该看作品还是该看美女。只是不用脑洞,都知道旗袍古风配抽象的当代艺术,那画风实在太美,真不忍看。

很多人要问,穿什么去看展真的这么重要?

当年汉高祖刘邦登基时曾经俯视殿下群臣,其中很多是他从亭长就跟随的旧部,他问,人还是这些人,但是为什么感觉完全不一样?

后来他才知道这种尊贵的感觉来自仪式。

确实,人的尊严还真是靠礼仪来缔造的。

而服饰正好是日常各种礼仪活动中最重要最显像的表达,对何人何事的尊重程度基本一眼望去就能够知道。

而去看一个画展,表达对艺术家的尊重,就如看一场音乐会一样需要某种仪式感。其实只需要得体就好,偶尔的用力过度就是露怯了。

我前年第一次去看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时,回来会和朋友说,内地大部分的时尚趴都不用去看了,因为最会穿衣服的人都在艺术展、拍卖会上集中了。那是真正的鬓影衣香、行云流水。其实这也有可能是多年以来奢侈品牌不断要和艺术跨界带来的后果,在那里碰见名流、明星、艺术家也不奇怪。

有位媒体朋友有个很有趣的说法,说是看展真是以鞋跟分群体的,真正跟艺术结缘的人群,一定有鞋跟,而且高度通常在5MM。这是有跟鞋里最经典和舒适的高度,当年的戴安娜御用鞋款设计师jimy Choo就以擅长设计这个高度的鞋出名。看展是个费鞋费脚的活,既要风度又要不累,5MM是最聪明的选择。至于那些超过5MM的,本来就不想走太远,自然是抱着作秀的姿态去的。而那些永远平跟鞋加帆布鞋的群体通常都是跑艺术线的媒体人。进场只需要看一眼就觉得泾渭分明。

当然,私下觉得看展穿衣服最好看的典范是近年来成为网红的一对老夫妻,无数的大展上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永远的情侣装,永远是最吸引人的那一对。如果是草间弥生,他们会配上密集的水玉点和小粉红;如果是莫奈,他们会配上睡莲的艺术衍生品丝巾和袋口巾……你会看到他们真正的去了解过开展艺术家的作品,并且很认真的配合。而且最难得的是,他们永远如此得体,拿捏得恰到好处……

或者可以这样说,有些人可以模仿他们的穿衣风格和色彩搭配,但模仿不了他们日积月累的气质与修养。

上一篇:内地小拍,中产请入场 下一篇:广西“柳来河”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