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淮海实业银行券未发行的原因及其教训

时间:2022-08-03 04:41:19

南通淮海实业银行券未发行的原因及其教训

南通淮海实业银行,是南通历史上惟一由南通人筹资创办的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开业于民国九年(1920),主要筹划人张謇,是清末状元(1894),后曾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和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张謇出生于今南通市属海门市常乐镇。他主张实业救国,1899年首办南通大生纱厂,实现了产销两旺并获利甚丰。接着在1901―1913年,又先后创办了22个企业。1914年起,张謇更是雄心勃勃,以南通为基地,向江苏省乃至全国发展,在优先发展棉纺织的同时,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大搞围滩造地发展植棉基地等,至1921年大生集团拥有纱锭16万枚,织布机1300余台及一批配套企业,南通因此成为当时中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

由于南通的工、商、农、垦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张謇在1910年就设想建南通劝业银行。他认为:“是今日为实业计,必先银行,为银行计,必先营储蓄兼普通商业。以储蓄资普通商业之本,以普通商业资储蓄之息,一行兼之,尤为灵通而巩固”。①张謇的这一主张,由于在当时还缺乏社会基础,故未成行。1918年,上海金融界见南通是个新兴的工业基地,拟推进南通增设银行。此时,深知银行重要的张謇感到形势紧迫,一方面先与盐商周扶九集资34000元设立大同钱庄,微调大生系各厂资金,一方面向南通社会各界急切呼吁:“二十余年中,吾花纱布同业所感受之痛苦之艰难,而徒唤奈何者,一言以蔽之曰,金融关系而已”。②他决心要建立南通自己的银行,以满足吸纳社会游资和调剂大生系统资金的需要。此举终于得到了大生系统股东们的赞同,当即组织筹建班子,并定名为淮海实业银行,在南通濠阳路营建银行大楼,向社会招股,每股100元,计划集1万股。1919年农历4月15日举行大生纺织公司股东会,决定在股东余利项下,提出1/10投入银行。③这样实到资本已达1058510元,并决定继续向社会再集入191490元共为125万元,随即上报国家财政部、农商部批核。上报注册资本为500万元,按其时银行界成例,实到资本占注册资本1/4即可获准,加上张謇原在北京政府任职,熟人较多,故在当年年底就得到批准,接着试营业。董事会推举大生公司协理、张謇的哥哥张为董事长,聘任张謇的儿子张孝若任总经理。1920年1月淮海实业银行正式开业,同时获得了纸币发行权。该行经营项目颇多,有存款、放款、贴现,受抵有价证券,南通地方公债,代保管金银物品及买卖金银,兑换外国币,经理大生公司各项股款、股息等。由于张氏在南通有极高的威信,淮海实业银行开始营业情况较好,1920―1921这两年间存、放款业务量各达500万元,纯利达16万余元,营业之盛,超过了自1912年以来陆续在南通开设的江苏省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上海储蓄银行等分设机构。该行董事会见其发展顺利,决定开拓国际汇兑业务,在上海等多处设立分支行、所,并筹备发行钞票。

淮海实业银行钞票名为“淮海实业银行汇兑券”,可兑等额国币,面额分一元、五元、拾元三种。

一元面值票幅84×160mm,横式,正面上端自右向左,横书:“淮海实业银行汇兑券”字样,行名左右各印有6位数号码,四角有“壹”字,中间有张謇之子、该行总经理张孝若半身像,右侧为“凭票汇付国币壹元,淮海实业银行照付”,并有该行红色方印一枚。左侧花纹上印“壹圆”两字。背面上端横印淮海实业银行的英文行名,左、右印上同样的6位号码,中间为南通狼山风景图。

伍圆券,票幅为90×165mm,此券正面除中间和四角面额字变为伍圆外,其余与该行壹圆券完全相同。背面主景图为该行办公大楼正视图,其余总体格局也与壹圆券相同。

拾圆券,票幅98×175mm,该券除面额字为10圆外,正、背面主景与格局同壹圆券(插一下)。

淮海实业银行1元、5元、10元三种面额的汇兑券,都印上了张孝若的半身像,1元、10元券背面都印南通狼山的图案,其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张氏的主导地位和南通地方民营银行的特色。该券上未印印制年份及印刷厂名,然印制比较精良,纸质也较好。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该行准备发行汇兑券之际,淮海实业银行遭遇逆境。1922年起,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大量开设纺织厂,争购原料,倾销纱布,南通大生纱厂由高额利润变为大额亏损企业,此时苏北又逢大水,灾情惨重,由于工、农、垦各业萧条,对淮海实业银行的资金营运造成极度困难。而且淮海实业银行虽名为独立的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但其股资大部分来自大生纺织公司的大股东们,实际可称为大生纺织公司的子公司,受大生公司的干预极大,资金投向主要跟随大生公司的决策,如为大生公司开发棉田,认购通泰盐垦公司债票36万元和垦田抵押放款35万元,共71万元,占该行自有资本的50%,还放款大生纺织公司沪办20万元,及南通大生系企业股票抵押贷款22万元,这些放款均属10年以上长期投入性贷款,严重影响了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该行曾为南通绣织局向上海华友银行借9万美元作担保,因绣织局未能履约还款,淮海实业银行作为担保人,替绣织局代还了9万美元的本息,而得到的是绣织局积压物品。④淮海实业银行不仅放款板搁,而且存款也急速减少,首先是工商企业不景气,造成企业存款锐减,个人储蓄上,人们见淮海实业银行效益日下,也纷纷取款。昙花一现的淮海实业银行,面对严峻的形势,立即采取收缩措施,张氏父子为保持信誉四处筹措资金,对单位与个人存款决不少付一分钱。同时,为减少麻烦,取消了已印就的100万元汇兑券发行计划,封存库房。其后淮海实业银行一蹶不振,进入了漫长的停业清理阶段。直至1949年南通解放,淮海实业银行办公大楼改作邮电局时,将整箱整捆的汇兑券进行销毁,其间好奇的儿童及行人捡走了一些作为欣赏或家中装饰之用,因而有少量流于民间,现成为钱币收藏界难得的珍品。

淮海实业银行汇兑券未能发行,这里有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可鉴。淮海实业银行由盛转衰的急转弯,除客观上农、工、商经济一度萧条外,在经营上也有许多不足和问题。第一,开张时见营业较旺,董事会便急于在上海、南京、扬州等地扩点,处处放出铺垫资金,使资金和精力分散。第二,放款中,长期贷款占比过高,出现了长期投入性贷款高于短期周转性贷款的倒置现象。对放出的长贷也未及时跟踪分析,在问题的潜伏期中未能及早发现。第三,该行名为独立自主的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但其股资大部分来自大生纺织公司的大股东,淮海实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大生纺织公司,客观上成了为大生纺织公司决策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资金大部投向大生公司长期投入性项目,这就直接导致了淮海实业银行在很短时间内运营失灵和最终歇停。第四,在困难时采取收缩措施是必要的,但应作部分调整,坚持独立自主原则,逐步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内部管理,以待垦田成熟,纱布业复苏等经济大环境好转时再图发展。淮海实业银行采用了全面歇业的办法,则失去了复业振兴的启动功能。

当然也要肯定淮海实业银行创始人张謇力主创办银行,并在淮海实业银行开头之时为当地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后在淮海实业银行出现危机时,决定停发汇兑券,决不嫁祸于民,并认真清理债权债务,对存、储户都按约足额付给本息,做到严守信用,这一点也是足可称道的。

注释:

①④见《南通大生系统企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出版。

②《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2。

③《大生股东会议案》,南通市档案馆存B403―111。

上一篇:明末蒋臣建议行钞始末 下一篇:论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