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选切入点 上活阅读课

时间:2022-08-03 12:19:18

巧选切入点 上活阅读课

当前,阅读教学在语文课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要选取好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享受到语文阅读的快乐。那么,如何切入才能取得阅读的最大效果呢?根椐阅读教学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

教师设计的阅读教学切入点是否真正有效,是否达到最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反响和发挥,即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童趣》一文时,考虑到初一学生对刚刚逝去的童年趣事有着深刻的印象,对未来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幻想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先让学生沉浸在《童年》歌曲音乐的背景中,再引导学生以“我的童年趣事”为话题,把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这样学生心中的趣事就有了现实的画面,自然就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注意的问题】:一是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基础、水平、动机和需求,选取切入定位;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是要注重学生的持续阅读兴趣;四是要追求学生阅读的多元化兴趣,切入点最好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水平,激起多元的阅读兴趣。

二、以教学的“疑难点”切入

阅读就是一个主客体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风筝》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疑点和难点切入进行文本阅读。《风筝》一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毁坏小兄弟自制的风筝,到了中年猛然醒悟求得小兄弟的原谅,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此事,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自责与忏悔之情。设置的问题是:“你认为小兄弟是否真的忘记了风筝事件呢?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学生以此疑问作为学习本文的切入口,深入阅读,展开讨论。这样设计的阅读教学切入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主题,从而形成自己真切的阅读感悟。

【注意的问题】:一是教学的疑难点,包括教材的疑难点和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点,而后者最为关键;二是必须结合学情进行切入点的设计;三是可以借助多种手段如媒介、活动等来设计切入点;四是教师提供引导性材料,并建立起与文本的联系,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诱发积极情感投射到文本。

三、以文本的“主旨点”切入

文本的主旨即是文本所赋予的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积极挖掘,在理解和开发相关课程资源前提下,抓住文本所承载的主旨点,由此切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以《孔乙己》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可设计“我为题目拟个副标题,我说孔乙己之形象,我看文章之主旨”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在理解文意,认识人物、了解主旨的前提下来理解这篇经典作品。从整体感知文本入手,先让学生自读文本,并且为题目拟个副标题, 可以是“可恶的”、 “可爱的”、“可笑的”、“可悲的”等等。学生带着问题研读《孔乙己》,从文本中为自己的选题找到依据,并结合自己所搜集的课外资料进行补充。

【注意的问题】:一是认真地钻研教材,明确文本的真正主旨,特别是一些经典文本的主旨;二是切入的方式呈现多样化,一切围绕主旨进行;三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要灵活采取不同形式的切入方法,如品析式、探究式、发现式、质疑式等,从而加深对文本主旨的认识和理解。

四、以知识的“增长点”切入

阅读教学切入点可从教师的独特感悟点入手,将自己的阅读感悟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比如,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愚公移山》一课,先从题目入手,将“愚公“、“移”、“山”等三个词语的关系,从小到大作了个的简单排列,然后话语一转,运用了四个“怎么样”切入本堂课的阅读学习,然后又将“愚公移山”与“夸父追日”、“精卫填海”联系起来比较异同点。学生的思维之门得到了开启,思维的火花不断地闪现,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知识快速增长。再接着,将“为什么”更深入一步: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如父辈与子辈的人生志向、科学看待自然知识等问题,甚至于联系到了环境保护与开发旅游的问题。

【注意的问题】:一是要对文本进行钻研,阅读与文本相关的内容,确定相关知识的增长点;二是选取的切入点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能为课堂的生成、拓展作好基础,能为阅读的延伸和深入作好准备,更能为学生的知识增长开启思维之门。

上一篇:发挥农调工作优势积极推进农村统计改革 下一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