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县乡公路桥梁的养护质量管理对策

时间:2022-08-02 11:18:13

浅议县乡公路桥梁的养护质量管理对策

摘要:公路桥梁是公路交通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公路桥梁服务性能直接影响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县乡公路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建设规模也显著扩大,促进了农村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公路桥梁 养护与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12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县乡公路车流量不断增加,车辆超载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这对公路桥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而,总结县乡公路桥梁养护中的现有问题,并通过有效途径来完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显得极为重要。当前县乡公路桥梁养护管理面临的问题受资金、技术、制度和工作理念等因素制约,我国县乡公路桥梁养护工作中还存在问题。

二、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制约因素

1、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建不重养”、“养路不养桥”的现象。政府和交通公路养管单位对桥梁后期的养护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桥梁建好了就不用再详加养管,抱着不出现大问题就安全无事的侥幸心理,任其自然发展。监管检测措施缺失,失养失管现象严重。

2、养护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虽然各县市交通公路养管部门建立有桥梁工程师制度,但是在人员的职责、培训、管理、经费、保障措施上操作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奖惩激励机制缺失,导致责任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专职负责桥梁养护的技术人员,往往一身兼数职,无暇顾及,疏于管理,流于形式。目前我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大多套用计划经济模式,“管养不分”、养护市场封闭、垄断经营。不利于社会市场形成,不利于社会融资,严重影响养护技术的革新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制约着养护质量的提高和养护规模的扩大,使得从业人员长期缺乏竞争意识。养路与养人的矛盾日益加剧。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养护队伍过于庞大臃肿,消耗大量资金,使公路不能按需养护。

3、养护资金严重不足。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质改革的新背景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总体有所好转。但是对于桥梁的养护资金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中没有单列明细项目,在“养路不养桥”的思想指导下,导致本不是十分充足的养护经费,被公路路面养护挤占挪用,桥梁养护经费往往所剩无几,甚至落空。

4、超限超载严重。目前,日益增多的大吨位车辆和超限超载问题,对本身承载能力有限的农村公路已造成了严重的损坏,而对其承载能力有严格限制的农村公路桥梁,更是造成致命危害,“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十分严重。

5、检查检测手段落后单一。各县市农村公路养管单位,对桥梁的检查频率普遍不够,手段简易,技术落后,也是导致桥梁失养失管的制约因素之一。对桥梁现状了解不及时,病害不明白,对病害状况、成因、发展过程不清楚,也就谈不上进行及时修补加固。

二、农村公路桥梁的常见病害

1、桥面不清洁,泻水孔堵塞。在中小型桥梁中比较普遍,个别的桥面堆放障碍物、垃圾泥土污物等,晴天过车尘土飞扬,雨天桥面积水,车辆经过泥浆四溅。尤其是拱桥长期雨水浸泡导致拱桥拱腔填料下沉、桥面破坏,侧墙外倾裂缝等。

2、桥面铺装不平整。沥青铺装出现泛油、拥包、裂缝、波浪、坑槽、车辙等病害,砼铺装出现断裂、拱胀、错台、起皮、露骨等病害,致使车辆颠簸,车速降低,影响行车,增加桥梁构件的疲劳,如不改善将缩短桥的使用寿命。

3、桥引道路面与桥体衔接处不够平整。部分大中型桥桥面与接线路面处理不好,小桥涵竖曲线半径小和坡长太短,导致桥头跳车严重,引起行车不顺适,影响车速,降低行车质量,长期下去也会影响桥的使用寿命。

4、栏杆和标志残缺不齐。在普查中,桥梁栏杆损坏和不及时修复的现象随处可以看到。虽然不影响车辆运行,但行驶在桥上车辆行人缺乏安全感,降低交通安全舒适水平。部分桥梁未设置限载、限速、限宽等禁令性标志,标线标牌模糊不清。

5、收缩缝堵塞严重。普查中发现几乎所有梁桥的收缩缝都被杂物填满,橡胶密封条无一完好,漏水严重。其原因一是高温膨胀时缝内有杂物挤烂;二是橡胶密封条的密封和防水、老化性能和使用寿命达不到标准要求,是再生橡胶加工而成。收缩缝堵塞会严重影响桥梁的自由伸缩,橡胶密封条破坏造成桥面积水从收缩缝漏入桥梁结构内,影响结构安全。

6、桥梁构件损坏不及时维修。桥梁投入运营后,由于施工中出现的变位、沉陷空洞、裂缝等毛病,在日常养护中没有及时修补,造成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锈蚀,活动支座失去活动能力等等,这类毛病不及时处理可能酿成大病害。

7、人为给桥梁加载。在公路改造提高过程中图方便省事,不挖路槽而是不断在桥面上加铺路面结构层,这种情况在石(砼)拱桥上常见。

三、县乡公路桥梁的管理对策

1、多渠道筹集养护资金

进一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通过上级争取、财政补助、社会捐助、群众自筹等方式广泛筹集桥梁养护资金,并加强资金监管,专款专用。要根据桥梁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养护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大中修或改造,确保桥梁使用安全。

2、做好养护人员培训

加强对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及水平,以便更好的做好桥梁养护与管理。

3、做好桥梁检查工作

一是做好桥梁经常性检查,确保及时发现病害。要对桥面设施、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查,汛期要增加检查频率。二是做好定期检查,确保及时发现病险桥梁。每年应至少进行四次定期检查,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查。

4、加强桥梁养护工程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桥梁技术档案。

做好桥梁的通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工作职责和程序,进一步加大志超力度,严禁超限超载车辆上桥。进一步加强桥梁养护工程管理工作,桥梁养护工程要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 、工程招投标制、社会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模式。明确项目业主、承包商、监理三方的关系及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各方严格按合同办事,提高工作效率。同事应制定和完善桥梁养护工程市场管理的规章制度,构建统一公开、竞争有序的桥梁养护工程市场。严格执行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确保专人负责,要明确县乡公路管养单位桥梁工程师名单,并建档立案,保持人员相对稳定;严格执行“四个一”制度,确保责任到人。对全部县乡公路桥梁签订责任书,明确桥梁养护目标和责任;严格执行桥梁技术展架鉴定制度,确保及时处理疑难问题;严格执行病险桥梁动态报告和监控制度,确保监管到位。同时应配备必要的桥梁检查、检测仪器和设备,加强病险桥梁运行状况检测,时刻掌握病害发展的安全运营情况,确保所有桥梁时时处于监控状态。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桥梁数据库,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及时更新桥梁技术数据,保证公路桥梁技术档案真实、完整、准确。通过对桥梁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检测,形成桥梁动态数据,反应桥梁运营中的健康状况,实现桥梁安全的动态监管,提高桥梁养护效果。

五 结语

桥梁的安全使用是公路的生命。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依旧是当前公路养护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加强其管理工作,抓好公路桥梁养护与管理的质量,不仅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于促进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浅议“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康复作用 下一篇:科学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帮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