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火爆自媒体“火”在哪里(之一)从“自媒体”到“群媒体”

时间:2022-08-02 06:27:09

几个火爆自媒体“火”在哪里(之一)从“自媒体”到“群媒体”

提要:创始人给“山寨会”的定义是:山寨会是汇聚了中文世界最多数量IT互联网记者的行业交流组织,在这里经常会有见解独到的评论、流传业界的八卦和不宜被公开印刷的秘闻,从2011年创办至今,在IT记者圈汇聚了较高人气,是一个与传统完全不同的会模式。分析探讨“山寨会”的运行机制、运行理念,对于正处在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及媒体人,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山寨会自媒体群媒体

IT记者的集体狂欢

1.从QQ群到微信公众账号

2011年3月24日是山寨会成立的日子。刚开始,它只是北京的七八位IT记者建的一个互相通气、避免漏掉重要新闻的互助QQ群。因为记者们总是出席各种会,所以大家就把这个群称为“山寨会”。后来,越来越多的记者加入,大家在群里讨论业内新闻和八卦,发表观点和评论,当年这个群就突破了100人,现在已经达到了300人。全国顶尖的IT媒体记者基本上都覆盖到了,很多刚入行的记者也在不断加入。

2013年元旦,云科技的一篇题为《“山寨会”的潜台词:大家都是狗屁》的文章提出如下倡议:“第一,把山寨会常规化,设立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凡是被主编毙掉的稿件和观点,都通过这个渠道发出来。第二,大家用自己的力量推荐这个账号,要新浪和腾讯推荐这个账号。第三,大公司要删稿,可以,给赞助,10万一次,这些钱用来赞助记者们想要进行的所在媒体不允许的采访和调查,剩余的年末分红。”

一年过去了,这些倡议或多或少都得到了实现。山寨会的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逐渐积累起了人气,大公司的赞助也开始涌入。

2.三场“山寨会”

百度百科的定义认为,“山寨”是反权威、反主流且带有狂欢性、解构性、反智性以及后现代表征的亚文化的大众文化现象。用这一定义来解读“山寨会”恰如其分。

连续三年,山寨会举办了三届年会,颁发了诸多记者评出来的业界大奖。比如“金喷壶奖”,组委会解释说,这是专门授予为了自己的企业或自己所在行业,不惜牺牲形象,大力进行鼓吹、宣传、布道或攻击,并卓有成效地引导话题、制造现象的企业家的奖项,三届获奖者分别是刘强东、周鸿讳和马云。此外还有金拐奖、金蜘蛛奖、金忽悠奖、金键盘奖、年度公益奖等,既有恶搞、娱乐的成分,又不乏一定的行业认可度。

针对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三届山寨会的主题分别是“众新闻之夜”“自历史之夜”和“群媒体之夜”。三年的投票形式也有所不同:2011年的投票在网上用论坛的形式,2012年是电子邮件的形式,2013年投票环节增加了新的技术手段,是手机现场投。

2011年第一次颁奖时,很多人只以为这是一次来自记者的情绪大宣泄,谁也没想到第二年再办,已经得到很多业内大佬的回应。有人这样评论:“山寨会是2012年最令人眼前一壳的互联网行业事件,没有之二。”2013年,山寨会迎来了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年会。除了北京的IT记者外,还有大概20名记者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年会,参会总^数超过looA。

3.记者社区的发展目标

山寨会存在的过程中,一直有人在探讨记者、行业该如何前行,这其中无不透露出面对未来记者们的思索与彷徨。很多记者聚集在一起时或许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平台实际上在发挥什么作用,只是为了寻找一个喘息的空间交流或者说是发泄。而“山寨会”的立意则非常明确——做“服务于记者的社区”,让记者能够真正感受行业浪潮带来的冲击,获取更多个人素质与品牌的增值,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正因为如此,主办者阳淼一直不认为山寨会是“自媒体”,在他看来,“群媒体”这个词更合适。

低调服务的公益模式

山寨会及这个平台上衍生的各类服务不会以向记者收费的方式盈利,而是将通过赞助支持获得的机会转移给同行,提高全行业的软实力和对话权。“倾向于不制造热点,不想变成媒体,要做服务。”

1.基于社区的需求挖掘

如何让记者能够真正感受行业浪潮带来的冲击,直白地说,如何才能获取更多个人素质与品牌的增值,获得更多发展空间,都是非常迫切的问题。正因为记者有这方面的需求,而且,这些需求可以不断地被挖掘,被激发,被满足,被提升,山寨会推出的各项服务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传媒精英课程

以“益见”为品牌的传媒精英培训将成为山寨会2014年的一个重点服务。他们将以与业内先进企业合作的方式获取教育资源,打造MBA一样的系统化培训,以达到在行业中能设计产品的目标。记者们可以通过培训掌握扎实、深入、前沿的行业知识,作为未来转型发展的重要筹码。或者说,通过互动与交流,寻找企业需求和个人发展之间的一个平衡点,为职业生涯和行业发展打开一个新局面。

这一培训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免费,公益模式,公司提供资源,山寨会组织记者免费学习,向企业收取课程设计费和管理费。记者们报名上课,需要收押金,50至200元一节课。如果没来上课,押金不退。每节课有30—50人的规模,采取小班教学模式。

3.创业新闻茶座

除传媒精英课程外,以小范围交流行业、扶持创业企业为目的的“益见创业茶座”也将于2014年推出。茶座将记者以往关注和品评的行业掌舵者变成交流的一份子,从企业和媒体双视角疏通信息的互换,促进对行业更深入、更专业的报道,也同时提高记者对企业实际情况的了解与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经过积累之后,或许会有更多人跳出圈子的限制,尝试发现企业的优势或者不足,提出意见,吸取经验,实现自己创业等等。

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山寨会并不会局限于评选和表达,而将成为互联网记者交流和沟通的平台,逐步打造起一个共同学习、共同实践、集体互动的高端专业传媒社区。阳淼表示,他希望通过努力把整个市场做大,他有自信,市场做大之后,山寨会仍将是最专业的。

自动匹配的“互联网式转型”

2013年山寨会评出的反映过去一年业界最热话题的年度关键词奖给了“自媒体”。有些人乐观地预测,自媒体发展下去,这个行业将逐渐主流化,出现经纪人,出现产业链。对此,阳淼持不同看法。曾在出版社、报社、游戏网站、自媒体等平台工作过的他熟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运作模式,他认为,自媒体其实就是一支“农民起义军”,它的历史任务即将完成,当他们转型为正规军时,也意味着这一形态本身的消亡。

1.传统媒体的“虚耗”

谈起自媒体的勃兴,阳淼说,这一过程本身就与生产力发展对应生产关系的改变密切相关。传统的正规媒体是一种生产关系,它们建立了触达用户的发行渠道,再用采编团队制造产品维持住这种触达;最后,依靠经营团队出售广告,把这种对用户的触达变现;所以每个媒体最重要的生存指标就是发行量(收视率)和刊例价,前者决定触达多少用户,后者决定变现价格。

互联网出现后,先取代了传统媒体的渠道,有电脑的人即可坐拥千万份报纸。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手机的人即有渠道,甚至门户的发展都减速甚至停滞了。其次,原来的经营团队被取代,谷歌、百度发展出的关键字广告技术使广告主和内容可以自动匹配,不再需要人工干预。这时候单独剩下的内容团队就很尴尬了:他们的内容实际上早就脱离了自己媒体的介质,在第三方平台也就是互联网上传播,并一如既往地制造影响力;但传统媒体依然如皇帝穿新装一般,维持着庞大的印刷量、发行队伍和经营队伍,这里面相当一部分利润被虚耗掉了。有虚耗就有不公,谁比较吃亏?就是内容团队了。

2.自媒体的高价值变现

根据阳淼的梳理,最早出现的自媒体有两大类:一类是对新技术的接触和运用最为敏感的技术人;一类是传统媒体人。前者靠着对渠道的敏感由技术反攻内容,后者靠着对内容的熟悉去掌握新渠道,都在突破旧有格局上做出了贡献。在他们引领的浪潮下,自媒体直接建立了自己生产内容、自己经营、依靠社交网络进行渠道传播的格局。这种格局因为去掉了传统媒体的那种虚耗,所以个人收入有非常明显的增幅。

这种高价值变现在2013年表现得十分突出。目前比较出名的自媒体人,除了技术类,大多具有传统媒体的专栏撰写经验,甚至有大量一线记者直接开辟第二战场。根据山寨会的统计,保守估计有三十多位专业记者已经在运营自媒体。这就是生产关系限制生产力之后,产生的巨大反弹。

现代经济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原则就是“分工”。阳淼认为,自媒体颠覆的是传统媒体不合理的分工秩序,但是,新的秩序并不可持续,一个人又做内容,又做经营,又做渠道,这样的日子很难维持长久。就算这样能获得高收入,但这三大块的工作截然不同,一个人很难兼顾质量,一个群体内的人参差不齐,就更难以保证形成成熟的生产关系。

3.自动匹配的“互联网式转型”

既然是一种过渡形态,那么,谁将取代自媒体,最后建立一个“新世界”呢?阳淼说,自媒体是一种“农民起义军”,他们具有旺盛的精力,强大的战斗力和破坏力,但在建设一个新世界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绝大多数的自媒体人可能还是会归于传统的内容变现模式,即出售文字(服务性文字和软文),或出售注意力(广告)。而在这方面,无论是搜索引擎的关键字广告,还是日渐成熟的众筹平台,都可以高效地完成经营匹配的任务,人在其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少。认为自媒体会出现一个组织会统一定价、统一服务,那还是传统媒体的思维方式,而把自媒体的内容制作者与广告商和买家自动匹配起来,这才是规模化、自动化的互联网式转型。

上一篇:平民英雄 身边榜样 下一篇:从“饮食男女”中开拓社会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