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溺爱的中国元素

时间:2022-08-02 06:16:04

被溺爱的中国元素

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就连现在的公益广告上都说“我们要为奥运做点什么”,的确,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国这个焦点。悉数奢侈品届,似乎到处都可以寻到中国式的写意时尚,被溺爱的中国元素随处可见。

2008是中国年,这是早在2001年就人尽皆知的事实。所以要说今年的民族情绪特别高涨,那绝对不是没有由头的。除了不再计划之内的火炬传递遇到意外,到之后全民抵制家乐福,奥运会还没开始,中国年就已经气势磅礴的快过了一半。而抛开社会问题不说,在时尚界,大到国际大牌服装皮具,小到坠在耳间的珠宝配饰,所谓“中国风”又何止刮了三两天,当“中国风”又在此时此地遭遇了奥运,应景应季的设计真是看到眼花缭乱。钱花了不少,现在还没后悔花冤枉钱的我们,真的在今年到达尾声回头看一看的时候还会肯定当时满腔热血的收藏吗?

中国元素大行其道

最近故宫博物馆举行的卢浮宫•拿破仑一世展览,所以有幸听得来自卢浮宫博物馆专人现场亲自讲述的拿破仑一世。互相矛盾又一直存在的事实是:酷爱率领军队四处征战的拿破仑一直是和平的倡导者,回头看看,向来热爱科学与文化事业的他又是历史上的“混搭”大师――将艺术融入到政治与统治当中,而其中,他自己最坚守的信条就是“一手战刀,一手精神”。但他同时明白的是,武力上的征服,要比精神上的入侵容易的多。

听完故事,看到会场不远处的Gucci店,那里摆着非常显眼的竹节手柄包。没错,早在丝绸时期,恐怕中国元素就开始一点点的被拆解和重组,融合进各个大牌自身的特质中,成就了一季又一季颇具规模的潮流和时髦要素。早在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Gucci就推出了这款融合进中国传统元素――竹节的包。竹节情节延续至今,看看,2008春夏Gucci的度假系列T台秀,洋装背后的中国元素――背景版全部是黑白两色竹节图案。

一个服装广告图很有趣,我们可以找到中国电影博物馆,找到故宫,找到浓浓的中国情结。没错,那就是顶级男装品牌Ermenegildo Zegna。为了纪念15年来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同时庆祝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 Zegna的2008春夏广告宣传活动选址在中国。Zegna艺术总监Karen Joyce说:“我们在这季度的目标是让Zegna走出意大利,踏足国际舞台,这正好体现了谁是他们真正的客户,中国正是一个理想的地点,因为我们能够捕捉到过去那份传统美,亦同时捉紧现在与未来那股革新与活力。”

而中国文化的璀璨和多姿,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时尚界从小心揣摩到大肆借鉴无穷宝藏。尤其是对于服装和配饰方面的影响,几乎可以随处可见中国元素不屈不挠地渗透于一件件的杰作当中,熠熠发光,而我们也很难说清楚到底是这些赫赫有名的品牌成就了中国的民族产业,还是丰富多彩的中国韵味成就了品牌的独特风格。但不管怎样,这是一次文化和艺术的交锋,给我们以更宽更新的视野去体味大师们对于中国元素的理解,对于中国发展的关注。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了他们:Roberto Cavalli以模特身上一袭宛若中国青花瓷图案的晚装完成了一次对中国元素的完整Copy;Valentino直接将京剧脸谱变成了随身配饰,将京剧脸谱扣饰别在衣服上,挂在包上,或者插在盘起的头发上; Dior的设计师John Galliano则另辟蹊径地运用中国山水国画的泼墨手法在白色的面料上画上了黑色的花朵,以红色点缀,立刻呈现简练的清雅之美;而Fendi和Stella McCartney不约而同地在中国结上打起了主意,前者是将改良过的中国结挂于包柄上,而后者干脆直接生产出加长版的中国结钥匙扣,配的还是长流苏,简直就是中国的化身。

见得最频繁的还是要算那款无论是T台模特还是明星们都偏爱的Balenciaga2008春夏系列的旗袍领,新款推出之后周迅便穿着这样的凸肩贴身缎面短裙上了国版《Vogue》的封面;如果要说到民族气质和花朵的结合,那么当数Kenzo了,它将民族风西化,黑色天鹅绒的面料上刺上了抢眼的民族图腾,而在演绎它所擅长的花朵图案时,Kenzo将花朵的型号加大了一码,并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红色来作为衬底,让花片花瓣都具有一种戏剧性的张力。……有更多人,他们用完全可以购买一件知名品牌高级定制系列的价格去请人为自己量身打造一款最具中国特色的旗袍或者晚装,并为此欢呼雀跃不已。

说了衣服我们再看看首饰,Folli Follie的最新品,春色中绽放的玫瑰,寓意丰收的鱼,传递幸运的中国圆形古钱币,这个完全以传统手工制成Collector’s Grey系列,可谓是古色古香,很有中国味道。在大溪地珍珠的产品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中国元素的影子,以司南为创意灵感的吊坠,搭配上温润有光泽的黑色珍珠,的确雅致,精美。

我们已经越来越不能否定,“中国元素”早已开始了它稳中求进的“精神战役”,并且以自己深厚的底蕴越走越长,越走越稳。

那些借奥运东风狠捞世界的“中国元素”

以奥运为主题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其中不乏经典之笔。或许有人对这个经典概念并不认同,本来无妨,设计、艺术、时尚本来就是个众说纷纭话题,永远讨论不完。暂且不去评价那是好设计还是坏品味,作为中国人,被人关注并祝福的感觉还是非常惬意的。

祝福中国的卡地亚

借奥运东风,今年的珠宝设计,有非常多的灵感创意来自于中国传统的祥云、玉凤、麒麟、巨龙,除了特别取一个吉祥的意喻外,更是将中国元素中的民族气质与时尚品牌的摩登感互相融合,设计出别具一格的佳作。被誉为“皇帝珠宝商”的Cartier就为了奥运会的到来特别制推出了“祝福中国”限量精品系列。虽然这远不是品牌第一次从中国元素中搜寻到灵感进行珠宝设计,但不得不说的是那枚以麒麟为原型、价值1127万人民币的卡地亚腕表还是吸足了大家的眼球。这条简直完全走中国路线的珠宝腕表是Cartier运用公主方型切割技术将钻石镶嵌成为鳞片,用以圆形的钻石来装饰麒麟头部和表链的边缘,最后用两颗马眼形的祖母绿宝石完成了它的眼睛。整只麒麟威风凛凛,栩栩如生,谁又能否认这样的作品生来就是针对于艺术收藏市场,而并非用于日常佩戴呢?

奥运官方计时的omega

自从第一次Cindy Crawford冲着镜头掷地有声地说“我的选择”时,omega就在很多人心中成了一个非常有范儿的品牌。就好像喜爱读书之人在没有读过《简爱》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总会有一种错觉,觉得他们是阅读旅程中的最高峰,必须把其他“浅显易懂”的名著都搞定才可以去挑战他们。Omega有着骄傲的销售数字、口碑以及20余次出任奥运会官方时计的质量保证。2008年对于omega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专业钟表人更愿意将今年成为O年,因为在今年的北京奥运会上omega即将第二十二次担任奥运会官方指定计时。也正是这所谓的“噱头”和极大的荣耀, 3月底北京金融界购物中心omega专卖店开幕时就高调地宣布欧米茄“北京2008奥运每日限量版”腕表将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限量发售,也就是说从奥运会开幕日2008年8月8日起至8月24日闭幕日,每日仅限量发售88只。而第88只在开幕这天就已经被预订出去,不但为新产品做足了宣传,这场与北京奥运的“联姻”也让品牌销售数字再创高度,而能将“奥运、北京、omega”三个词联系起来的事件,用“千载难逢”来形容绝不为过。

Reebok的姚明鞋

今年6月,可能是广大篮球迷需要摩拳擦掌准备抢购的好时机,锐步即将推出为了姚明征战本届奥运会而制作的“战靴”,仅限量2008双。毫无意外的,它以中国传统的红色和金色为基调,借以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来展示霸气和灵动相结合,也用来预示姚明将代表中国队在奥运赛场上如飞龙一样的雄霸和活跃,专属中国故宫的金色前所未有的将“尊贵”二字与运动领域相连,在鞋跟处沿用了姚明的个人标志――酷似猴脸的整体造型代表他的生肖;而顶端的11是他的球衣号码;抽象的图案细看便知是姚明的首字母“Y”与“M”。虽然这款鞋是锐步公司特别为姚明而作以来彰显他独一无二的世界级巨星风采,但是我们更愿意去相信它将是一个符号和象征,预示着中国队在奥运会中即将带来的无往不胜,无坚不摧的勇猛表现。

而作为我们平常人,如果可以以任何一种形式与奥运贴得更紧密,我想就该是购买一件可以让自己兴奋和幸福的奥运产品了吧,因为在平时我们花钱买来是一种符号和个人标签,但是在今年的此刻,我们可以买来的却不只这么多,很可能是一个荣耀和自信满满的前程。

奥运版的结婚对戒

最近不知道是真是假的一个话题是,貌似2008年8月8日那天会有100对新人在圆明园举行奥运婚礼。幸福情侣们的婚礼都能跟奥运联系起来,可见只要是跟奥运沾边的事情一定是炙手可热的。“百年奥运,我心永恒”铂金结婚对戒系列奥运特许产品共十二对,每一款都以爱与奥运为主题。

宝格丽以北京为自己标签

宝格丽推出全新Diagono Chrono限量版玫瑰金计时腕表以庆祝北京2008年的到来。该款腕表将独特的意大利设计与顶级的瑞士制表技术融为一体,大胆采用创新材质,全球限量生产88只,被视为“梦寐以求”的限量版经典腕表,具有极强的收藏价值。这款38mm的运动腕表橡胶表壳外圈上的宝格丽logo,以及表盘上的中文书法字体“北京”,倍添强烈视觉效果,为2008北京留下特别的回味。仅有极少数宝格丽贵宾才可获此殊荣,购买这款品质卓越的腕表。Diagono Chrono限量版玫瑰粉金腕表于2008年1月起,只在中国宝格丽各大精品店进行销售。

扑朔迷离的中国风

从很久以前能在国际大牌中惊喜的撇见中国式元素的出现,到今天中国元素频繁的与西方文化相结合而被重新定义,难道真的是这样吗?设计师郑兆良在自己的专栏里写道,他作为唯一的一个中国设计师在巴黎参加婚礼礼服设计活动时,发现比起日本的和服,中国的传统服饰对那些西方时尚人士来说更为陌生,而中国特有的风情对于他们来讲依然附有浓重的神秘感,他觉得有点失望。而让我们觉得失望的恐怕并不只这点,相信稍微略有市场经济概念的人都很明白,在这些独树一帜的新颖设计背后来支撑它们生命力的,不单单是赢得一个满堂彩的人场,而是实实在在没有任何美感的数字。而让我们有时候搞不清楚的是,所谓“限量”,到底是为了显示此枚艺术品的弥足珍贵,还是对销售数字并没有太大把握和信心而为自己打气的噱头。说真的,像Dior、YSL、Gucci这些大品牌,偶尔玩一下中国风那是绝对不愁没有市场的,而且人家目标市场也未必就是锁定在中国,但咱就一普通的小中产或者更差点的年轻白领,买一大牌新款那都得吃两个月煎饼那种,还干嘛要打肿脸充胖子push自己去赶什么“限量”热潮,这种事情明显不靠谱。

追随着潮流的东西,能否成为真正的经典产品,是值得我们去讨论的。当然,大牌的设计与精神是值得称赞的,对于那些奢侈品的收藏者来说,也可能只是九牛一毛,只是我们在去选择产品的同时,能否理性的对待,的却需要深思。

毕竟,作为中国人,咱的一举一动都是“中国风”,最不缺的就是“中国元素”。如果非还要给自己加这张标签,那么在任何美好的艺术品背后还有一个初始的名称,它就是商品。

上一篇:按摩床上的高尔夫新趣 下一篇:俄罗斯首席势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