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8-02 03:25:06

关于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标准要求与方法,探讨了建筑物防雷装置重点部位检测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由于有的单位和个人防雷安全意识淡薄,对防雷装置的概念缺少全面的认识,对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是否合格更是缺乏深入了解,使得许多建筑物因避雷带、引下线锈断、接地装置腐蚀、接地电阻不达标、防感应雷措施不完善等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整改而遭受雷击的事件经常发生。为确保建筑物免遭雷击损失,定期对其防雷装置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及时发现并消除雷击隐患十分重要。

1防雷装置的检测要点

1.1 接闪器的现场检测要点。接闪器类型包括针、带、网、线、金属等。首先计算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其次检测接闪器的高度、材料规格、安装位置、防腐措施、连接形式与质量等。

1.2 引下线的现场检测要点。检查引下线根数,并用钳形电阻测试仪测试是否连通。计算其间距是否合格,布设是否均匀且边角、拐弯处有无设置引下线;柱筋引下线是否选定两条主筋。

1.3 接地装置的现场检测要点。通过检测判定各接地装置的连接情况;检查互不相连的接地装置周边及其与金属物、电气线路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测量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检查施工工艺包括连接形式与质量、防腐措施等。

1.4 侧击雷防护措施的现场检测要点。检测高层建筑首道均压环高度、环间距离,均压环的材料规格、敷设方式、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状况、防腐措施、连接形式与质量等。

1.5防雷电波侵入措施的现场检测要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检测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是否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检测架空或埋地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是否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或直接接地。

1.6防雷电感应措施的现场检测要点。建筑物内较大金属物接地的检测,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跨接处理,测试长金属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过渡电阻值应≤0.03Ω;屋内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应≥2处,接地线的材料及规格截面≥16mm2。测量防雷电感应接地电阻值。

1.7等电位连接措施的现场检测要点。检测建筑物内设备、管道、构架等较大金属物相互间的连接;竖直金属管道等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信息技术设备等电位连接情况,主要检查连接物外观、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跨接过渡电阻值等。

1.8电涌保护器SPD的检测要点。连接至低压配电系统的SPD检测;安装位置、产品型号、安装数量。检查UC标称值、电流Iimp、In、或UOC、UP检查值。状态指示器是否正常,引线长度、连线色标、连线截面是否符合要求;连接至电信和信号网络的SPD还要检查标称频率范围、插入损耗等。

1.9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要点。检查信息系统的防雷分级、接地系统设置、配电方式、零地电位差、干扰电位、综合布线情况等。

2 检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现场检测工作至少应有两名以上持证检测员参加,其中一名负责检查观感质量、检测点取样及测点平面示意图绘制的检测人员称取样员;另一名负责操作检测仪器进行电阻测试的检测人员称测试员。

2.2检测应按单位工程进行检测、记录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是对建筑物、设施应安装的防雷装置所进行的全面检测。不能只检测外部防雷装置或措施,而忽视对内部防雷的检测,也不能只注重测量项目的测量而忽视对检查项目的检查。

2.3检测机构应根据检测对象正确引用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引用前要经有效性确认,确保所引用的标准为最新有效版本。

2.4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应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检测表层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值。

2.5检测现场应具备保障检测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防护措施,攀高危险作业应遵守攀高作业安全守则;检测仪表、工具等不能放置在高处易坠落位置,防止坠落伤人和损坏仪表、工具。

2.6在检测配电房、配电柜的防雷装置时,应在受检单位电工或有关管理人员导引下进行,应着绝缘鞋、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垫,以防电击事故。

2.7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杂散电流、高频干扰等因素,使接地电阻表出现读数不稳定时,可将E极连线改成屏蔽线或选用能够改变测试频率、采用具有选频放大器或窄带滤波器的接地电阻表检测,以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

2.8在检测易燃易爆危化品场所的防雷装置时,应严格遵守被检测单位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应在受检单位管理人员的导引下进行,必要时可要求受检单位暂时关闭危险品流通管道阀门。

3检测操作规范及要求

3.1接受检测任务后,及时了解被检单位的情况,制定检测方案、签订协议、检测实施等后续工作的铺垫,至少应了解其大概情况,并切实根据被检单位的性质、行业特点,配备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检测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与被检单位有关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规范、规定,准备并检查检测主、备用仪器设备,保证其在检定合格有效使用期内并能正常使用。

3.2检测前要根据所拟定的检测计划,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落实防雷装置的安装责任,熟悉各个项目,并做好检测记录。检测中要在接到检测任务之后,对检测对象需拟定检测方案,并详细检测防雷工程设计图纸,并检测仪器设备及并认真检视周边环境,待完成检测后,必须记录好各项数据,再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存在的其他问题。要严格查阅本次检测对象的防雷工程技术资料和图纸,了解并记录受检单体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后果,确定其防雷类别、防雷区划分和应检测项目。同时认真巡视受检单体及周边环境,合理布置接地电阻测试仪辅助桩位并连线。

3.3在进行现场检测时要根据确定的检测项目,按先检测外部防雷装置,后检测内部防雷装置的顺序,由检测人员对建(构)筑物、设施的防雷装置的观感质量进行巡视检查,并对相关技术参数进行测量,同时进行接地电阻或过渡电阻测试点取样并绘制测点平面示意图,对测点进行标注和编号后进行接地电阻、过渡电阻等测量,测量结果―读数经复核无误后按要求记入相应的原始记录表。并严格复核、确认并签字程度。

3.4在进行分析处理时,要认真整理检测数据,出具相关检测文书。对检测原始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和处理后,根据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判定,对新确定的存在的问题编制并出具存在问题通知书;对于定期检测或竣工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对于整改后进行的复检,编制并出具复检意见书。

3.5检测后要及时整理各项检测数据,评判以相关技术作为衡量标准,编制存在的问题并出具检测报告;在需复检的情况下,需出具复检意见书。

4结束语

由于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检测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检测过程中不仅需要严格按照工程技术标准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测,同时还需要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新方法,从而提升检测的效率,确保防雷装置能够正常运行及建筑物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林雪萍.论述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J].科技资讯2009(18):76.

[2] 马敏荣,白永坤,杨晶.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的实践[J].广西气象,2011,(02).

[3] 黄正宏,浅谈新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监督要点[J]贵州气象,2010.

[4] 李贵玲;张元武;高霞;董永生;;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质量控制[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8.(07)

上一篇:关于沥青路面设计及病害的应对措施探讨 下一篇: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参与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