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宏

时间:2022-08-02 03:00:21

“我属于目标明确,方向坚定的人。”刘秋宏边走边说。

虽然身着运动装,但当她从化妆室走出来,还是显得美艳惊人。“美女”名不虚传。摄影师高喊:“跳一下。”她就扬臂抬腿,如仙翩然。

“跳得太高,出画了。”要再来一遍。

她吐了吐舌头,说:“这次我悠着点。”

拍完,坐下来,继续刚才的话题。“那么,你的目标是什么呢?”

她无声地笑了一下,说:“这个,您肯定知道啊。”

那肯定是冬奥会冠军了。对于她来说,这是从小埋在心里的种子,但三年前,当开花结果的一刻,她的梦却因伤而折。那一年,中国队包揽了女子短道速滑的4枚金牌。王,500米、1000米;周洋,1500米;王、周洋、张会、孙琳琳,3000米接力。

冠军的名单里,本来会有她。

“那次太惨了。”她一边整衣拢发,一边说。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前两周,刘秋宏在训练中摔倒,冰刀在腿上画了一个大口子。她是重点队员,这一伤非同小可,立刻做手术,打石膏。大约一周后,居然神奇地拆下石膏,开始训练。“也许是上天对我的眷顾吧,恢复训练后仅仅三天,经过专家的会诊,我重新归队。飞往温哥华的那天晚上,我真的好高兴、好高兴,温哥华,我终于来了。”

但在开幕当天,也就是上报名单的最后一刻,刘秋宏被赵楠楠取代。

主教练李琰回忆说:“秋宏是我们非常看重的队员,受伤后,无论是她本人还是教练组、队医及专家,都在尽力争取时间。但她那时确实不具备参赛条件。”

从无望到希望,再到无望,一个完整的抛物线,人生的翻转速度令她猝不及防。但她表现出的大气让全队感动。只是第二天,队友们都发现她脸面憔悴,眼圈发黑。“我睡不着。”

“哭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吧,而且那时候还小。”温哥华刺眼的阳光下,她郁郁独行,平生第一次认真思索人生。

或是心有所悟,或是承自前贤,人生在很多时候并不是选择题,而是应用题。“我不能改变当时的情形,只能重新找到自己新的起点,为下一个目标而努力。”一定要向前看,三年来,也许是永远,她的人生哲学一以贯之。

一周后,她提前离开温哥华,回京进行康复训练,并备战2010年短道速滑世锦赛。临别时,她跟队友们拉手攀肩,但一直表现得很冷静,没流一滴泪。

领导和教练都称赞她懂事、成熟,更具体地说,她是一个独立、宽容、理性的乐观主义者。说起来,她那时候才22岁,一个本不该如此成熟的年龄。

这要回溯到她的童年。童年的经验对整个生命是有支配性的。小时候,父亲因车祸过世。“我从小和奶奶爷爷姑姑一起生活,我很感谢身边有这么多爱疼我的亲人,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是幸福的。”

她轻描淡写地说着,双瞳闪烁。“童年时我的梦想并不是滑冰,而是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护士或者是一名老师。但我跟冰特有缘分。”在七台河新建小学上学时,她和一群小伙伴第一次偷着上冰玩,结果其他人都摔得东倒西歪,只有她稳稳地站住了。“她们都夸我厉害,哈哈哈”。

刘秋宏算是淑女型运动员,笑不露齿,这是第一次,在记者面前开怀大笑。显然,那是她童年足可夸傲的时刻。

爷爷看出了孙女的天赋,开始琢磨滑冰的道道,并成为她的土教练。事实上,在七台河,很多孩子的第一个启蒙教练,都是自己的家长。

小学三年级时,七台河体校的姜海教练把她选进速滑班。“他是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教练。”三年后,即2000年,13岁的刘秋宏被选拔到市短道速滑重点班,师从孟庆余教练,在哈尔滨进行系统提高训练。“第一次去哈尔滨,是妈妈带我去的冰上基地。”

不过,这个班虽然在哈尔滨,但仍是隶属于七台河市业余体校。理论上,黑龙江乃至全国的体工队,均可从中选拔自己中意的队员,并注册。七台河市也乐观其成,因为毕竟算是给孩子们找了条出路。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在体工队注册后,即可进入国家干部序列。

是牡丹江体工队的丁自来教练抢先省体校一步,将刘秋宏选入牡丹江队,跟她一起进入牡丹江市队的还有4名搭配。“丁老师给了我人生的新起点。两年后,我进入了国家青年队。”2003年,从国青队回来后,刘秋宏直接进入了黑龙江省队。“一直都是我大姑挣钱让我练滑冰,当牡丹江的队长和教练得知我的身世后,对我也疼爱有加,给我很多帮助和鼓励。”

好运和厄运总是骤然交替,在她走上事业的康庄大道不久,爷爷去世了。“我从牡丹江回到七台河,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找了个僻静之地,呜呜地痛哭了很久。”然后强打着精神,回家。“我不想让奶奶看见我哭,我不希望她难受。”

这是她有生以来哭得最厉害的一次。现在,奶奶是她最大的牵挂,大半年没见面了,但每天都会通话。

20岁前就失去父亲和爷爷,这两次大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她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进而在性格、气质和精神上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她的自立坚强、她的敦厚温和,其来有自。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的特别之处是什么呢?”

她调整了情绪,调皮地笑笑,然后认真地搜寻着形容词,并把它们成功串联起来。“我拥有好心态好品格,宽容自信大度乐观坚毅积极,我充满独一无二的魅力,这个回答您满意了吧?”八零后的思想,九零后的表达,独一无二。

在她的概念里,时间永远是模糊的,而地点却清晰可辨。七台河、哈尔滨、牡丹江、北京、哈尔滨,三年中,刘秋宏穿花蝴蝶般的地理轨迹,也是其人生轨迹。下一站,2006年二进北京,国家队。

“从七台河到哈尔滨,我的心情是好奇,但更多的是担心,因为,第一次离开家人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身边不再有家人的照顾,什么都要靠自己去处理去面对。而从哈尔滨到二进北京是开心与兴奋的,因为进入国家队是我的梦想。”

她也有艰难的时候。“应该就是2010年受伤后的一到两年吧,自己的训练不正常,小队员的成长速度又很快,项目的竞争让我很心急。”心情和日子都过得很灰暗,但必须挺住。

她的经历和价值观,决定了在那个乱哄哄的时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沉默。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刘秋宏是国家短道速滑队的底线,只要她在,不论出什么乱子,队伍的成绩都可以保证。2012年上海世锦赛,在王、周洋缺席的特殊形势下,刘秋宏带领队友们夺得4金2银。

回头再看那段往事,她的总结不涉及具体是非,而是充满哲学意味:“只有经历的多才会快速地成长,我觉得经历点困难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冰迷们注意到,自从王归队后,刘秋宏又开始扮演“绿叶”角色。世界杯的几站,都是在辅佐王夺金。很多宏粉不解,为什么她们的“宏姐”就不能是红花?刘秋宏的回答是,服从教练的安排是运动员的天职,而且,集体的荣誉高于个人的一切。

冰迷们称她为“万能型运动员”。“哈哈哈,是吗?有道理。我自己也比较苦恼,训练时耐力课和速度课都要去加强练习,其实也是比较累的。但我喜欢这个评价。”

不经意间,她轻轻拿起冰刀,又小心翼翼地放下。像是对待一个有灵性的生命。

如果有机会,对着冰刀倾吐心中所有的秘密,她会怎么说?

“有太多话想说!”这是属于她一个人的秘密,不必追问,但核心的一句应该是:请保佑我索契夺金。“索契对我来说是一个对自己的证明,证明自己可以战胜任何困难。”

一个冬奥冠军可以回报很多人。那些构筑了她少年时精神家园的主角、配角,均在其列。

采访接近尾声,接他们的车也来了。其实很多人早已等不及,已先行撤离,或者逛街、或者购物,只剩下三五个人。刘秋宏走在最后,她把大家喝完的矿泉水瓶收在一起,问:这些放哪儿?

一个人的内在修为,隐藏于最小的细节中。

她的偶像是大杨扬,对她来说,那是一本生命的教科书。

全体育 刘秋宏

Q: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是什么?

A:《前世今生》、《预见未来的自己》、《我的世界因你而不同》。

Q:最喜欢的时装品牌是什么,平时喜欢穿什么风格衣服?

A:休闲时尚,有时成熟,也会偶尔可爱。越简单越好。

Q:除了滑冰,还有喜欢的运动吗?

A:喜欢看网球,偶尔有时间还喜欢打高尔夫。

Q:觉得自己哪方面还需要加强?

A:是训练方面还是生活呢?其实,不管是训练还是生活都有许多我去学习和加强的地方。

Q:现阶段你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A:还是在训练方面,每一天的训练对我来说都是身体和心理极限的挑战。

Q:距离2014年冬奥会还有一年,想对一年后的自己说点什么?

A:我的目标是把现在的每一天过好,脚踏实地的一步步朝着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努力奋斗。

Q:在遇到困难时,用什么方式激励自己?

A:遇到困难时,我会选择在心理暗示性的鼓励自己,也会问问自己内心的目标是什么。

Q:如果没选择短道速滑这项运动,你会从事什么职业?

A:我希望做一名医生或老师,能够帮助到别人会让我感觉很开心。

Q:你的偶像是谁?

A:娱乐圈喜欢范玮琪和王力宏。体育界是大杨扬。

Q:你幸福吗?

A:幸福啊,我在这个集体很幸福,能够代表国家参赛更是幸福开心。用心去体会身边的一切,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幸福的。

上一篇:侏罗纪守望者 下一篇:墙角下的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