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视角下旅游企业与高校的互融性思考

时间:2022-08-02 11:41:33

人力资本视角下旅游企业与高校的互融性思考

基金项目:西安外事学院2013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B31

【文章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产业不断升级、新业态不断呈现。但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亦愈演愈烈,人力资本的较量成为了旅游企业竞争中的“重头戏”。与高校进行互融,通过合作教育、培训等途径去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与积累,是提升旅游企业人力资本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人力资本;企业;教育投资

作为人对人面对面的高接触服务行业,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是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之间的较量。只有建立在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基础上的发展才是旅游行业可持续的发展。如何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是摆在旅游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需要旅游企业转变投资观念,育人注重长远;健全合作机制,促进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拓展合作项目,开展深层多元互融;推进企业文化渗透,内化为“准员工”的精神追求。

1 人力资本的涵义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由后天对人的知识技能、实践经验、身体素质、道德水平等因素投资形成的有经济价值的总和。正如管理大师杜拉克所说,人是具有企业里任何其他资源都没有的特殊能力的资源。它大于物质资本作用,强调只有经过培训,经过教育等后天改造才能成文人力资本。对于旅游企业来说,作为人对人面对面的高接触服务企业,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凝结在行业人员身上知识技能、实践经验、身体素质、道德水平、社会适应性等因素的竞争,即旅游企业人力资本之间的较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旅游从业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重视企业人力资本的累积和增值,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使旅游企业员工更有效地开发配置,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是旅游企业人力资本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旅游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 人力资本视角下旅游企业与高校互融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迫切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后盾。据统计,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600万人。但是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的上升并没有满足旅游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旅游企业招工难现象不断增加,所招收人员学历普遍偏低、高学历的人力资源相对较少。一线服务人员较多,而高水平的技能人才、管理人才、创新人才相对短缺。也就是说,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广泛,但具有价值有效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的人力资本薄弱。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校企合作互融已经成为旅游企业获取新的发展和增强自身人力资本参与社会竞争的主要选择。旅游企业与高校互融可以把学校作为培训中心,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与准员工的培养过程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中的作用,促使旅游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相吻合,真正提高企业人力资本,解决旅游行业的人才危机。

3 人力资本视角下旅游企业与高校的互融性思考

3.1 转变投资观念,育人注重长远

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但有些旅游企业缺乏成熟的教育投资思想,认为育人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又由于一些旅游企业进入门槛较低,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出于额外负担(财力、物力、精力)的考虑,减轻人力成本的支出,只是把实习生看作是廉价劳动力,没有形成长远的教育投资观念。作为最大的旅游人才供给机构,我国高校旅游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肩负着为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餐饮等旅游事企业单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责任。由人力资本理论得知,人力资本主要是由后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培训、卫生保健,劳动力迁移和劳动力就业信息收集与扩散等途径而获得的。因此,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应该重视员工的教育投资,注重育人的长远性目的。不能只负责甄选人才,还要树立与高校融合的先进人力资本理念,共同作用于旅游人才的教育与培训,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与交流,由自为行为从容地向自觉行为转换。这种与高校互融的人力资本投资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可以获得更多的外部智力和技术支持,并保障旅游人才具备适应于旅游行业发展和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的知识、技能、素质、道德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自身人力资本原始积累,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增加未来收益打下良好基础。

3.2 健全合作机制,促进人力资本价值提升

我国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旅游强国。旅游企业需要大批高技能,高管理,高素质,高学历的人力资源作为后盾。校企合作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只说不练,为保证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和健全校企合作的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和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组织,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基础,按照“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要求,企业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统筹安排,与高校指定合作战略。在沟通上,旅游企业要深入到旅游院校,定期安排相关人员走访学校,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关心学生学习情况,注意把市场需求和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紧密结合,使旅游院校全面了解到企业的岗位需求,岗位职务能力的需求,适度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方案,最终让旅游院校根据旅游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实行“宽基础、窄方向”的专业模式,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搞好课程开发,设计旅游业急需而又紧缺的新专业和新学科,有针对性的为旅游企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同时,促进校企双方人力资源沟通,企业可以对现有人才定期派到高校进行进修,学校为企业职工提供再教育与培训的场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也可进旅游企业进行挂职培训锻炼,了解掌握企业的发展态势和行业应用发展前沿,可以保持在教学上与旅游企业最新商业模式保持同步,保证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之间不会产生脱轨。同时,教师在企业挂职训练时还可以指导企业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双方互相学彼之长,提升人力资本的适应性,促进旅游企业人力资本在校企之间的流动共享和价值提升。

3.3 拓展合作项目,开展深层多元互融

目前旅游企业与高校的互融性较弱,旅游企业主观意识薄弱,合作积极性不高,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协助完成,始终处于被动的配合地位,缺乏战略的思考。导致旅游企业与高校的互融还缺乏深层次、多元化的运行模式。人力资源不等于人力资本,人力只有经过培训,才能成为资本。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中重要的育人手段,企业要在培养和培训优秀旅游劳动者这一目标指引下,开展多元化的合作,利用校企业合作解决学生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校企合作的范围和内容很多,可以采用“校企实体合作”模式,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入校园内部,提供设备、技术、师资、资金等资源,与学校建立利益共享关系,既可以解决旅游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与学校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顶岗实训”的良好平台;还可以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学生利用工余进行从事旅游业基层工作知识的学习,企业实施全日雇佣,提供实习基地、设备、以及辅导人员,学生顶班劳动获得核心岗位的技能训练;可以与旅游院校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设定科研项目,企业提供行业发展状况和需求的一手资料,学校提供智力和科研成果,双方共同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可有助企业科技创新、人力培育、业务领域拓展等进步,真正实现育人、科研、开发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还可以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旅游企业要让学校了解人才招聘需求、企业对学生识、技能和素养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开设“定向教学班”、“特色教学班”和“强化提高班,由企业接纳合格的旅行社订单人才、旅游发展规划订单人才、休闲农业订单人才等,为旅游专业在校生的实习、择业、就业确保渠道的畅通,为企业的用人、选人搭建了一个交互、便捷、有效的平台。旅游企业和高校的互融必须早谋划、早启动、才能早受益,但是,在共建专业、共建实训基地、订单教育、聘任教师、合作就业等方面还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需求,选择适宜合作项目,并不断丰富完善合作内容,打造一批优质旅游教育合作资源,才能使校企可持续融合,共同进步。

3.4 企业文化渗透,内化为“准员工”的精神追求

企业文化是企业通过自己长期的管理实践逐步形成的经营理念以及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奉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行为方式,它反映着一个企业特有的精神面貌。旅游企业要把企业文化提前提前介入职业教育,让高校学生不仅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还要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通过与高校共同举办准企业员工讲座、论坛、宣讲会等活动,让高层管理与运营人员把企业精神文化、理念思想介绍、展示给学生;举办企业精神文化演讲比赛等活动,分享实习经历,形成全员探讨企业精神的氛围;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理念、科研动态、企业管理等讲座,向准员工传达新知,让学生对职业技能的获取更为主动更为扎实,凸显旅游职业精神追求;通过在班级中推行“仿真旅游企业班级管理”,形成规范有序诚信自律、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等。使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价值导向和企业精神成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形力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追求,把在校准员工打上“企业人”的烙印,使其更早地在心理归属上融入企业,在价值取向上认同企业,在行为特征上接近企业。这对于构建企业员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挖掘他们潜在智慧和能量,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蔡新良.企业文化进校园实践与探索《嘉兴日报》,2011-07

[2]杨玲(导师:骆正清).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及实证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04

[3]冯静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作者简介】

宋银萍,女,1976,西安外事学院国际经济与物流学院旅游系讲师。

上一篇:对电子技术理论应用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试论如何完善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