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兼具 10期

时间:2022-08-02 11:02:48

本文通过对“文化意境”在室内设计的分析与定位,并结合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挖掘文化意境在室内设计中的内涵表现,阐述了室内设计中文化意境缺失的缘由,提炼出现代室内空间的“文化意境”创造和表现的手法,遵循“形意兼具”艺术表现的原则,营造出格调高雅、个性突出、风格独立、具有文化气息的室内空间、使人身处其中既感受到美的享受也实现了到内心的满足和情感的愉悦,重要之处是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室内设计宗旨是以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为根本,把满足人们一切在室内空间当中进行生产、生活、工作、休息的要求置于首要位置,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准备时首先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要求,使室内环境布置合理化、舒适化、科学化;要考虑人们的生活习惯、活动规律,处理好空间界面关系,空间形态尺寸及人机、比例等;精心搭配陈设与家具,妥善解决通风,采光与照明,追求室内色调的总体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文化呈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人们对室内空间的要求并不只满足于追求丰富而舒适的环境,而越来越注重室内艺术氛围和精神享受。我国独特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感官体验与内心感悟并重的审美追求,这是对意境的倾向。这种文化追求形成的创造性思维对推动现代室内设计个性化、人性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意境在室内设计中的诠释

意境属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范畴,是一种具有独特的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形象,它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室内设计的创作与实践,室内空间中有无文化意境是界定其格调高低的特有的艺术标准。它彰显的“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形有尽而意无穷”的深刻内涵是室内空间创作一直所倡导追求的个性化的艺术魅力的核心内容。

中国文化是一种艺术化、审美化和意境化了的文化,其中意境的文化概括的描述就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字境、统一于《易》的易境、统一于乐的乐境、统一于诗的诗境、统一于文的文境、统一于艺的艺境;从另一方面说,还有政治意境;伦理意境、宗教意境;再者从另一个层面看待,有儒家意境、有道家意境、释家意境等。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是以“境界”和“意境”作为最高艺术标准来评论文艺作品,形意兼具的室内居住空间作品不仅在空间形式上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而且也为人们营造了一个身心受益的居住环境。

现代室内空间中“形意兼具”的创造是要重点体现形式与功能、形式与情趣、形式与主题、形式与目的,在人们居住环境的打造上不仅仅满足了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而且提高了人们的审美层次,激发了受众的生活热情等方面都具有更为深远的寓意。

现代室内设计“文化”的缺失与“意境”的错位

当前的室内设计由于行业起步较晚,其还没用形成较完善的体系,行业当中的技术工艺与相关法规建设还有待加强;室内设计教育只注重形式,设计理念滞后;从业的设计师“文化底蕴”不足,在具体业务当中只能“形而上学”,不能追求深层次的精神愉悦;同时设计方式单一、“移花接木”的抄袭诟病严重制约了室内空间的“文化意境”的营造。

1.受“实用主义”的影响。目前的装饰装修行业“功能之上”的设计思路尤为突出,大多数设计师想简单、业主图方便,依据几本五花八门的时尚家居杂志,东拼西凑,断章取义,粗糙模仿,以期快速达到大师级水准,是是而非的认为这样就有“文化”了。

2.受“个性主义”的影响。大多数设计师认为自身的个性显示就是文化的品味的表现,忘记了空间环境的建设要和受众交流的原则,往往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装修轻装饰,不讲究设计,忽略了业主的需求、认知、审美等,没有精心的设计考量,不遵循设计原则和方法,随心所欲的发挥,致使空间环境零星而松散,整体丧失了“意境”的统一。

3.受“商业主义”的影响。由于利益驱使,很多设计师和施工人员在对待设计项目时也“另眼相看”,商业性的公共装修投入较大,社会性公益建筑例如学校、社区服务等区域也就草草了事;同时家居的商业化,片面而追求提高档次,像酒店宾馆一样,贴金贴银,也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炫耀,而无家的感觉,缺少设计定位,整体的设计水平不高,不环保、不讲究文化内涵、不追求艺术品味。

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室内设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也会导致室内空间缺乏生机与活力。从而在人们的主流意识当中也会渐渐漠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室内设计中“形意兼具”的创造与表达

作为一个设计师,应该问自己,理想的空间环境是怎样的?形意兼具。

未来的室内设计不是一种工作技巧,它将全面挑战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底蕴。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应该是多元化的,应该从追求物质满足上升到精神,文化,艺术层面上来,应该注重和体现“意境”的个性化居住空间的创造,应该突出和反映人们生活的精神需求和心理享受。

“虚实相生”这是室内空间文化意境创造的主要手法,精湛的艺术技巧是文化意境的有力保障。通过艺术技巧的处理与表达才能形成形意兼具的空间效果。在意境的营造方面要注重造型语言、色彩心理、空间尺度、陈设布置等元素的协调统一,要注重空间情感的介入,要注重形式美感的表达。文化意境的创造要含蓄收敛,兼容并包,要根据空间形态展开丰富的联想,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创造出不同感觉的意境空间。

处理好文化意境定位和受众需求的关系。

空间文化意境的定位,首先确立好主题。主题的把握是确定空间“思想”和“情感”的前提。不同的文化存在着较大的认知差异,它的艺术表达形式也各不相同。同时,因为受众客观存在阶层、教育、职业等自然因素的不同,他们在思想、品味、审美上对“意”与“境”的塑造也有不同的看法。设计师在艺术创造的前期,要把人性关怀放在首位,不要忽视生活存在,要充分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根据受众的喜好、文化内涵和设计的原则,确定个性化的设计风格意向。

处理好文化意境创造和功能定位的关系

室内设计的功能是文化意境创造依附的载体,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由于空间属性的不同,其功能定位也不相同。室内空间的要创造什么样的文化意境,这是由空间性质和用途来确定的,它必须和室内空间的使用功能相一致。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空间的功能使用、空间的性格定位以及空间的多功能展示等。要强调空间构成方式要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只有这样空间文化意境的塑造才会“水到渠成”。

处理好文化意境表达和形式美感的关系

空间的形式美感是文化意境创造的必要条件。室内空间有效的组织是文化意境形成氛围的保障,形式表达的造型元素其本身的材料的属性就具有较强的文化意味,他们的合理运用对室内空间形式美感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细化的时候,设计师要权衡各个构成要素的表达,诸如室内空间形态的造型把握、室内色彩的运用、材料质感的表现、光影虚实的变化、陈设与绿饰的选择等的协调统一,以期文化与艺术的审美统一,即在人生和文化里充满了美的意境。

结语

室内设计小空间、大作为。其自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形意兼具的室内空间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不同空间的理想追求,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同时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情趣、生存价值和自我满足都有很大的作用。再者强调空间的“文化意境”创造与研究,能使室内空间具有持久生命力、使传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使受众身心得到愉悦,使设计师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文化意境是室内设计的艺术魅力和内涵精华之所在。设计师要不断加强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遵循设计规律,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意境,加深空间表达的审美情趣,这是当代设计师的使命,也是我国室内设计的未来。

(作者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

作者简介:王克祥,男,(1978.12-),江苏南京人,学历:硕士,职称:讲师,艺术设计,邮编:211106。

上一篇:雪域奇葩 10期 下一篇:公正风波 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