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儿子”朱宪民\王玉文 摄影展暨作品研讨会在新华社举行

时间:2022-08-02 10:15:10

“大地的儿子”朱宪民\王玉文 摄影展暨作品研讨会在新华社举行

5月3日下午,朱宪民、王玉文摄影展览暨作品研讨会在新华社新华影廊举行。来自新华社摄影部、中国摄影家协会及多家媒体的20余名领导、专家和学者出席了展览和研讨会。会上,两位摄影家介绍了各自的创作历程和创作理念,与会嘉宾就二人的作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讨,并对新华影廊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朱宪民是黄河岸边生长的农民子弟;王玉文是东北老工业区的工人后代。从1970年代起,朱宪民开始关注和拍摄黄河,以平民姿态和鲜明的个人观点,记录下从源头到入海口黄河人的寻常百态和日常生活。王玉文从小生活在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他目睹那里的辉煌、困境和再次振兴,以责任和使命记录下大工业变革的过程,留下诸多充满力量的影像。“大地的儿子”朱宪民、王玉文摄影展是“新华影廊”成立以来的第九期展览,共展出照片78幅。

在研讨会开场白中,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刘东山称,朱宪民、王玉文展览的举办,使新华影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新华影廊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都设有分影廊,在全国几十个省、自治区也有分影廊,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连锁机构。本次展览和研讨会的举办,有助于让新华影廊做得更好。两位摄影家真实记录了中国最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坚韧不拔的勇气,记录了中国作为社会脊梁的工人、农民的精神面貌,给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桐胜对本次展览作出高度评价。他认为新华影廊的题材选择扎根于劳苦大众,而选择“大地的儿子”为标题很贴切。两位摄影家用几十年的时间记录了农村百姓生活、老工业发展轨迹,这些记录十分珍贵,其价值是不可代替的。真实、准确、经典的影像有助于留下历史,提升全民族对影像语言的认识。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摄影人的精神,也值得现在的年轻人传承和学习。

新华社摄影部发稿中心主任丁玫表示,这次展览对摄影界和新华社的年轻记者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两位的作品存在一种内在的关联,即人和土地的关系。从中展现出国家、人的变化。回想“十一五”展览中沈阳铁西区棚户区改造前后相比较的照片,我们相信这些变迁都是国家历史的重要部分。在两位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摄影者坚持的价值,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品质,很多记录最初未必赋予了多么高深的意义,但是好照片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华。

《中国青年报》高级记者贺延光认为,这次展览给摄影界提出了问题。现在被称作“全民创作”的时代,然而其中多少影像是有价值的,却还是一个疑问。对想拍点东西的人,朱宪民和王玉文坚持几十年拍摄,是很好的样本。很多人并不懂得,从影像中能看到生活变化的是好影像。摄影是教不出来的,是看出来、拍出来的。摄影者应该学会看别人的作品,将其化为自己的创作源泉。

影像学者李媚表示,工人、农民的出身是上天赐予两位作者的优势。从60、70年代一直拍摄到现在,这些作品形成了重要的线索,希望能从中看到中国农民、工人命运的改变。如果这些变化能理出来,给大家以清晰的印象,是对于历史的贡献。摄影的存在感是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具备的。关注人的命运让“人民”这个词不空洞,变得实在。两位在同时代的摄影家中是特殊的个案,他们的存在非常重要。

《南华早报》驻北京首席记者宋晓刚提出,这些年摄影记者越来越崇尚“美”,而摄影是应当表现还是记录也成为了一个问题。两位摄影家没有功利心,这一点让他感动。事实上,能让人记住和感动的不是突发事件,而是日常生活。去年《波士顿邮报》的Big Picture刊登了一组《中国的影像》,反响很好,照片都是中国人拍的,是编辑的选片眼光让它获得了海外读者的认可。现在新华影廊有了很多进步,但如何让大众更多地接触、了解到,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研讨会上,新华社副总编辑、摄影部主任王瑶听取了在座嘉宾的发言,充分肯定了两位作者的创作。她表示,两位摄影家带着深厚的感情长期关注一个主题,在当今这个多元、多变、浮躁的转型中社会,尤其需要毅力、投入甚至牺牲。他们的作品采用自然朴素的表达方式,娓娓道来,不加修饰。两组作品放在一起,能看到相似,又能看到不同和个性,策展也十分到位。她也表示,希望新华影廊今后多展示当代摄影家的优秀作品,促进摄影文化在国内和国际上的交流。

上一篇:试用取用方便的卡塔LIGHTRI-317 PL斜肩挎摄影... 下一篇:关于负像摄影作品《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