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3次方

时间:2022-08-02 09:51:08

数学概念中,3的3次方意味着3既是底数,也是指数,它们的结果叫“幂”。对于比亚迪来说,乘方运算的结果也叫“蜜”

比亚迪在给自己的产品命名上面并不纠结,同样照猫画虎地采用了英文字母加阿拉伯数字的方式。看来这种方式还是颇具实用性的,总比起个一般人不认识的名字强,让一些饱学之士遍查典籍,最后发现是某个极少数民族的神话人物,大家在一阵唏嘘之后恐怕都会觉得还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造车上,我们想这个方面一些百年品牌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目前看来,比亚迪基本也会用3、6、9来命名旗下低、中、高或者说小、中、大级别的产品,但是在一个级别内如此布局的厂商还真不多见。比亚迪有F3、G3和L3三款车在同一级别内,价格覆盖从5万到12万,三款车内又有不同配置,就单一品牌来说,这种选择多样性对于用户来说是近乎完美的。

很多人非常看不起“山寨”,的确,我们也不喜欢看上去毫无创造性的东西,但很多人可能不清楚此举能节约多少成本。比亚迪用F3占据了最便宜紧凑级轿车当中的相当大一部分份额;G3不仅在品质上有所提升,还在7-10万这个价格区间把其他自主对手打得头破血流;而L3的任务无比清晰,就是从一些合资品牌嘴里夺食,L3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无疑还是价格。在这个层面和比亚迪过招,很多品牌无疑会输在起跑线上。

外形和配置都很有竞争力

看L3的外形有似曾相识之感并不意外,但不难感觉它经过了比亚迪的精加工。前脸为最近很流行的X造型,力度虽然不是很大,但对于L3来讲足够用了。格栅看来很显档次,也不小气,挺招人喜欢的。两侧的大灯应该花了不少本钱,造型挺有个性,似乎还有熏黑效果,比亚迪已经开始注重细节了。

侧面看,前悬不短,后悬也不算长,一个标准的轿车身材,不增不减;腰线非常纯朴地悬为一段,显示出不可多得的笃定与冷静,不长不短;尾部波澜不惊,朦胧中好像软了一点儿,虽不出众,但也能和车头行程呼应,不卑不亢。

总的来说,L3算不上貌出惊人,不过全车的档次上去了,起码可以证明比亚迪不再仅仅是廉价的代名词。说得再露骨一点儿,L3到底山寨了谁我们已经不在意了,关键是我们看到比亚迪用心了,造车比原来用心了。

配置上L3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钥匙到手的那一刻就见分晓了。无钥匙进入倒也算不上稀奇,即使是在这个级别上。但L3的钥匙是卡片式的,记忆中这在日系某高端品牌中经常见到,虽然L3的“卡片”还不够薄,塞入衬衫口袋还是有富余的。

中国消费者向来痴迷于车辆的配置,这一点比亚迪再明白不过了。在L3的标准配置中,什么电动天窗之类的都已无法吸引视线,大家很快会将目光集中到中控台那个硕大的屏幕上。它的主要功能有三项:DVD视频、导航和倒车影像。这些配置对于L3来讲,已经足够应付所有对手了。导航的地图存储在一张SD卡上,而非光盘,除此之外旁边还留有一个SD卡插槽是给车主准备的。导航很好用,显示也比较清晰,而且在开启后会用任何人都听得懂的中文通报目前车辆所在位置,当车辆驶入另一地区时,它会再次通报。

倒车影像功能也很完备,除图像之外,系统工作时屏幕右上角还会出现一个距离显示的方框,让驾驶者有所参考。

与M6一样,屏幕旁边所有的按键均为中文标识,这种自主车的亲切感是其他进口与合资品牌无法比及的。

操控和动力仍需加强

不论L3到底是乘方运算中的底数还是指数,我们对它的动力和操控性要求都要高于它的两个兄弟,毕竟出来混不能仅仅徒有其表,还是那句话,车是交通工具,是拿来开的。

我们特别欣慰L3上搭载的仍旧是比亚迪自主的1.8L发动机,即使这款发动机在数据上看并不傲人。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比亚迪在此级别争胜的决心,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拿来主义”更方便了事。目前这款发动机的性能其实足以在城市道路中代步,高速公路上巡航,至于寻求些许刺激,那还是省省吧。

大众总是不厌其烦的对消费者说教,TSI+DSG是什么黄金组合,太肤浅了,我们觉得483QA+CVT才是富有深意的王者。说实话,这款比利时公司在国内生产的CVT变速箱我在除自主品牌的车上还真没见过,起码没有哪个进口或者合资品牌有确切消息称使用这款变速箱。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让我有一种自虐倾向,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描述。就好比你老婆和你妈吵架,你既不能劝谁,更不能骂谁,否则,结果你知道的!又好比你老婆和你老妈心心相印,恨不得只要两人身材相仿,就必定穿一条裤子出门,结果你也知道的――搞死你没商量。所以,顺着他们是你唯一的出路,就像顺着L3一样。其实忍一忍之后,你就会欣然发现幸福就在不远处等着你,人嘛,其实也就这么回事。

说说底盘吧,转向和刹车都很说得过去,与L3身份相符。悬挂挺有意思,理论上它不会和F3和G3有本质上的区别,事实上也是这样的,只是轴距长了,后排空间得到了一定的延展。至于有意思是这么回事,刚开始用正常速度闪过几个弯角,觉得L3的悬挂很软,侧倾很明显,好像马上就撑不住了。其实一个自主家用车型这种表现可以理解,并没有什么不能接受。工作完成之后闲来无事,找个空场试验一下,真跟它较劲会怎样,结果是当侧倾到达一定程度之后会有不错的支撑出现,而这时候车辆依然是可控的,不错,意料之外。大家别以为说悬挂很有“韧劲儿”是什么好话,北京这叫“片儿汤话”,我们觉得软就是软,该撑的时候能撑住就行了。

还有一个事儿是轮胎,用了一个反正我不是很熟悉的品牌,尺寸上也偏保守,如果能换一套轮胎,其实是只要换一套轮胎,定能为操控性加分不少。

自言自语地说上几句

我们认为L3在很多“大”的方面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主要应该在细节上下功夫。动力系统上,不管实际怎样,起码排量和非手动变速箱面子上肯定过得去;配置方面在这个级别上已经是独孤求败,能看到的挑战者都是一剑封喉。至于细节,我们已经老生常谈了,就不再和自己逗贫了,只想说一句,很多很小的细节都会影响实际驾驶感受,绝不危言耸听。我们也很清楚,这并非朝夕之功,对比亚迪更是任重道远。

关于比亚迪的品牌力量我们也有担心,打个比方,同一辆豪华车,贴上劳斯莱斯的Logo有人买,换成比亚迪的就未必,即使消费者知道是同一辆车。也就是说比亚迪品牌能否支撑L3在这个级别的这个价格是关键问题,而这一点我们只能等市场来给出答案了。

上一篇:常青 第6期 下一篇:叫我“乡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