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金刚砂地面一次成型的施工工艺

时间:2022-08-02 09:24:57

建筑工程金刚砂地面一次成型的施工工艺

摘要:随着各种生产工艺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地面的功能提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如高耐磨、防静电、防酸碱等,同时也要求地面成型的施工工艺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金刚砂地面一次成型施工技术是地面施工的创新技术,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节省成本。本文主要介绍了金刚砂地面一次成型施工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后期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金刚砂地面;一次成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金刚砂地面一次成型施工技术是使混凝土层与面层一次成型的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在基层混凝土面上直接铺撒金刚砂,经机械的找平振捣、提浆、抹光等工序实现的。因为其减少了找平层、面层的施工工序,所以可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投资。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中,苏南地区随着大量台资电子企业的投资,工业厂房中大面积高标准短工期的地面施工直接关系到施工单位在工程上的经济社会效益。我公司承建的某塑胶厂房地面由于采用了金刚砂地面一次成型施工技术,既保证了质量,又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下面就详细论述金刚砂地面一次成型施工技术的操作要点和质量控制。

1 操作要点与步骤

1.1 抹光面放样

依建筑物结构基准墨线(如墙面+50cm线),用水准仪在地坪浇筑区域内制定出混凝土预定浇筑厚度,设置水平高程标记,并认真复核,控制最大凹凸偏差在3-5mm以内。

1.2 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前洒水,使地基处于湿润状态。为减少泌水,应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商品混凝土利用溜槽配合人工卸料,不宜采用泵送。

(2)混凝土尽可能一次浇筑至标高,局部未达到标高处利用混凝土料补齐并振捣,严禁使用砂浆修补。使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并用特制的钢滚筒多次反复滚压。柱、 边角等部位用木抹拍浆,混凝土刮平后水泥浆浮出表面至少3 mm厚。

(3)混凝土浇筑完毕,采用橡皮管或真空设备除去泌水,重复两次以上后开始金刚砂施工。金刚砂施工前,中期作业阶段施工人员应穿平底胶鞋进入,后期作业阶段应穿防水纸质鞋进入。

1.3 第一次撒布金刚砂及抹平、墁光

(1)金刚砂撒布的时机随气候、温度、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而变化。撒布过早会使金刚砂沉入混凝土中而失去效果,撒布太晚混凝土已凝固,会失去粘结力,使金刚砂无法与其结合而造成剥离。判别金刚砂撒布时间的方法是脚踩其上,约下沉5mm时,即可开始第一次撒布施工。

(2)墙、柱、门和模板等边线处水分消失较快,宜优先撒布施工,以防因失水而降低效果。

(3)第一次撒布量是全部用量的2/3,拌合物应均匀落下,不能用力抛以免分离,撒布后即以木抹子抹平。金刚砂吸收一定的水份后,再用墁刀机碾磨分散并与基层混凝土浆结合在一起。

1.4 第二次撒布金刚砂及抹平、墁光

(1)第二次撒布时,先用靠尺或平直刮杆衡量水平度,并调整第一次撒布不平处。第二次撒布方向应与第一次垂直。

(2)第二次撒布量为全部用量的1/3,撒布后立即抹平,墁光,并重复墁光机作业至少两次。墁光机作业时应纵横向交错进行,均匀有序,防止材料聚集,同时边角处用木抹子处理。

(3)面层材料硬化至指压稍有下陷时,墁光机的转速及角度应视硬化情况调整,墁光机进行时应纵横交错3次以上。

1.5 养护

施工完的地面在12小时内立即浇水,或喷撒养护剂。养护日期不少于7昼夜,浇水是为了保持足够湿润状态。

1.6 地面切缝

采用电动切缝机切缝。在混凝土交接处,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后进行切割,缝宽达到5mm,深度达到设计的地面厚度。

2 质量控制

由于金刚砂地面一次成型施工技术是混凝土层与面层一次成型,很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和金刚砂材料本身的施工不当及不规范操作等,会使地面发生裂缝、空鼓、平整度超差、起皮等质量缺陷,对于以上问题在施工中要注意控制。以下内容是对各种控制措施的具体说明。

2.1 地面裂缝

地面裂缝的几种情况和相应控制措施:1)柱脚裂缝。控制措施是柱脚处基层用打夯机反复夯实,避免出现下沉现象。2)温度裂缝。分格缝间距过大是造成温度裂缝的直接原因。适当减小分格缝的间距有利于控制温度缝的形成,同时控制好切缝时间,地面施工完后3天应进行假缝的施工。3)微裂缝。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混凝土浇筑时塌落度过大或振捣不够密实。控制措施是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00-120mm之内,商品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20-140mm内,并使用振动梁和振动棒多次滚压振捣密实。

2.2 地面空鼓

地面出现空鼓的原因主要有:①地基不坚实;②进行地面施工前未洒水或未刷水泥浆。

控制措施是:①地基上的压实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平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②对地基洒水,使其处于湿润状态。对混凝土基层表面刷素水泥浆并涂刷均匀。先撒水泥再洒水,用扫把扫浆时,应防止有干水泥团。

2.3 平整度超差

施工中出现地面平整度超差的原因有:①模板支设超差。②混凝土部分未按标准整平。相应的控制措施是:①严格按预先标识在墙或柱上的标高线为基准,每2m左右设钢钎,钢钎标高与纵缝模板上标高相同,要求用水准仪反复校核。②接槎处应预先凿毛剔平,浇筑新混凝土时应注意与已浇筑地面水平统一,个别低洼处应及时补料填平。

2.4 地面起皮、起砂或麻面

形成原因及相应控制措施主要有:①未做好搓毛、抹光。控制措施是用磨光机充分磨平、压实,搓毛不少于3遍。②养护时间不够。控制措施是严禁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养护期间应封闭门窗,防止灰尘和风干开裂。③金刚砂撒布时间控制不好。控制措施是严格控制金刚砂撒布时间,撒布时间过早会使金刚砂料沉入混凝土中而失去效果,撒布太晚混凝土已凝固,会失去粘结力,使金刚砂无法与其结合而造成剥离。判断撒布时间的方法是脚踩其上,约下沉5mm时,即可开始第一次撒布施工。墙、柱子、门等边线处水分消失较快,宜优先撒布,以防因失水而降低效果。

除了对以上常见质量缺陷进行有效控制之外,还应加强对作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及钢钎考核,同时对完成后的金刚砂地面应注意成品保护,严禁在上面随意践踏,搅拌浆料、抛掷物体、堆放材料、安装设备电焊等,要采取隔离防护措施,以免损坏面层。

3 总结

随着国家大量电子企业的投资,工业厂房中大面积、高标准、短工期的地坪使用要求会越来越多,金刚砂地面一次成型施工技术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应用实践中会逐渐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应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该项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推动工程建设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宋艳伟.大面积一次成型耐磨地面施工[J].山西建筑.2011(07).

[2]邬建华.超大面积耐磨地面一次成型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2(01).

[3]梁建华.耐磨地面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J].建筑技术.2011(09).

[4]赵汉祥.耐磨地面一次成型施工方法[J].施工技术.2010(02).

上一篇:水平方向土方开挖对支护结构内力计算的影响分... 下一篇: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