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治疗102例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体会

时间:2022-08-02 08:48:40

苦参碱治疗102例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体会

【摘 要】目的: 观察苦参碱治疗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204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的常规治疗相同:休息、护肝、支持治疗、对症处理。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甘利欣;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苦参碱。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苦参碱;急性乙型肝炎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我们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204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102例应用苦参碱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以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204例急性乙型肝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其中男60例,女42例,年龄11~61岁,平均年龄36岁;对照组102例,其中男63例,女39例,年龄10~62岁,平均年龄35.5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平均年龄、例数、病程、临床表现上无显著差别。

1.2 方法 两组常规治疗相同:休息、护肝、支持治疗、对症处理。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成人应用甘利欣3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成人应用苦参碱15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儿童剂量根据体重而定。两组疗效均为3周。

1.3 疗效判定 显效:症状、体征消失,ALT、AST和TBil正常;有效:症状明显缓解,体征减轻,ALT、AST和TBil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苦参碱是豆科植物苦豆子的主要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有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具有抗病毒的疗效,是一种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常用药物,能有效地降低HBV-DNA载量,有很好的保护肝细胞和抗纤维化作用。苦参碱具有抗炎、稳定肝细胞膜、激活细胞腺苷环化酶及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1]。

苦参碱具有类激素样抗炎作用,能直接抑制炎症中的关键酶-磷脂酶A2的活性,并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及IL-1、IL-6等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性肝损伤。研究表明,苦参碱能使大鼠胆汁流分泌量明显增加,对异硫氰酸-1萘脂引起的小鼠实验性胆汁淤积有降低血清胆红素、ALT和AST的作用[2]。临床上可用于急慢性肝炎的治疗。

本文治疗组有效率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7.65%),具有显著差异性(P

参考文献:

[1] 王旭,袁成民,吴谙诏等.苦参碱联合干扰素a-2b治疗转氨酶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5):489.

[2] 刘刚.苦参碱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药理与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5,15(5):311.

上一篇: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及运动疗法需求状况... 下一篇:三阴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1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