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时间:2022-08-02 07:54:17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语文是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的文化基础课。它对学生学好各科文化知识,并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和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语文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身,不仅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而且可以成为人们精神的寄托、意念的升华。语文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运用语文学科本身所具备的人文性特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对学生积极进行人文渗透。

一、语文在职校教育中的育人功能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和育人。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成才先成人。”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教师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而且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奠基人。正如于漪所说:“在新世纪重构语文教育模型。这个教育模型就是:素养―养成。”她认为:“因为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只讲语言文字,不含情义、情感,没有态度、价值观,是不可能的。”这充分肯定了富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文渗透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职业学校致力于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发展需求的,既可以加入劳动大军,又可以进入专门人才队伍的综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德育是进行有效职业教育的基础,也是实现素质教育,达到职校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承担着比普通学校教育更重的德育任务,是因为职校更应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学生品格情意的发展。语文在职校教育中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对于即将踏上社会的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语文不仅是学习的工具,而且是做人的工具、生活的工具、工作的工具。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基础训练,以弥补他们薄弱的语文基础,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

二、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积极进行人文渗透

1.语文学科的人文渗透的内涵

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和职校教学目标都要求语文教师积极进行人文渗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教师不仅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素养,将祖国的优秀语言文字教会学生,让他们能灵活自如地掌握和运用,而且要用高尚的师魂引领学生,用爱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他们的潜能,让学生受到爱的感召和鼓舞,在感知和欣赏语言的过程中启迪智慧,点亮人生,获取前进的动力,激发出本真的生命意识,树立起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职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渗透

从职校语文教学实践可见,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它题材广泛,几乎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文章蕴涵丰富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有的激励学生扬起自信自强的风帆;有的启迪学生珍视身边的幸福,体会人生的真谛;有的让学生体悟古朴真挚的爱情,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爱情观。这些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好的参照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到这些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阅读鉴赏,心灵感悟,能体悟到书中人物的人格魅力,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进而将这些人物奉为自己人生的楷模,引导自己前进的方向。由此,学生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人文素养得以提升。由于学生处在各自不同的成长环境,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因此他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是不同的。语文教师不能一味将自己的价格观强加给学生,一味强调认识的统一。比较聪明的做法是,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案例时,注意它的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为宗旨。

3.人文渗透对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

语文教师不仅是语言文化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推进职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塑造的今天,语文教师更应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是课文文本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其思想深度、知识结构和人文修养对语文课的人文渗透和对学生的人生导向都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职校语文教师全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了,才能对教学理论运用自如,对教材内容分析透彻,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进而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所以,教师要认真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心理素质、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和终身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将学生的素质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渗透,真正成为学生灵魂的塑造者,行动的指南针,让他们潜移默化,在借鉴、模仿、思考中受到感召,在掌握语言文字的同时,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4.人文渗透需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试想,如果学生对老师的授课内容和讲课方式不感兴趣,即使教师再精心地准备课件,再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也是无济于事的。对于职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渗透也是一个道理,必须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前提。教师要将“爱”作为教育主线,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体察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困扰,并用心感召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主动完成知识建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积极反思的真正的“人”。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

总之,要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职校语文教师必须真正担负起培养“人”的神圣职责,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积极进行人文渗透,努力找到“教书”和“育人”的最佳结合点,真正给语文教学注入活力,绽放生命的光彩。

上一篇:让语文教学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下一篇: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