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水稻施肥技术

时间:2022-08-02 06:27:10

论述水稻施肥技术

摘要: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线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水稻施肥技术直接关系到稻田产量的高低,因此要格外重视。

关键词:水稻:施肥技术

一、水稻需肥特点

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在一般生长条件下,每生产100千克稻谷,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108~2.5千克,磷0.9~1.2千克,钾2.1~3.3千克,氮、磷、钾的比例约为2:1:2.5。

二、化肥在水稻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化肥又称无机肥或矿物肥,是指直接或间接提供植株营养元素,促进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化学物质。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一定量的大量元素,如氮磷钾硅硫等等。还需要少量的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等,水稻生长所需要的这些营养元素土壤中不可能全部提供,因此,只能是化肥来补充不足部分的营养元素,主要作用有:合理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元素,积累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大幅度提高产量;不同阶段施用化肥可以增强水稻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合理使用化肥,可以提高稻米质量,提高稻米的商品价值。

三、氮素对水稻的生理作用

氮对水稻的生理作用:在各种元素中,氮素对水稻的生育和产量影响最大,水稻不同生育期和器官氮素含量不同。一般茎叶中的含量为1%到4%,穗中含量为%到2%,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物质,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蛋白质含量的16%到18%,水稻体内的核酸、磷脂、叶绿素等植物激素,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重要物质也都含有氮,所以氮素对维持和调节水稻生理功能上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四、水稻合理施肥的原则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氮、磷、钾肥配合,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的施用即可直接施入有机肥,也可进行稻草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稻田施肥要与耕整地、灌溉等技术措施相结合。

五、水稻需肥量

确定水稻施肥量的主要依据是:水稻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及水稻长势等。施肥量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施肥量=(计划产量所吸收的养分量~土壤养分供给量)

(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六、怎样防止水稻倒伏

水稻倒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根倒,由于根系发育不良扎根浅而不稳,缺乏支持力,受风雨侵袭就平地倒伏;另一种为茎倒,由于茎干不壮,负担不起上部重量,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造成水稻倒伏的原因很多,除强风暴雨等一些客观原因外,一是品种不抗倒,一般植株矮,节间短,茎杆粗壮,叶片直立,根系生长不良,群体通风透光条件不好,也容易造成倒伏。所以,深耕和合理密植是防止倒伏的重要措施;三是肥水管理不当,片面重使用氮肥,分蘖期发苗过旺,叶片面积过大,封行过早,造成茎干基部节间徒长。防止倒伏的主要措施,选用抗倒伏品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合理灌溉,采用浅水灌溉,提高根系活力,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七、为什么要根外追肥

水稻除根以外还可以通过茎叶吸收养分,而且肥料利用率高,这种通过非根系吸收营养的现象就是跟外营养。向根系以外的营养体表面使用肥料的措施就是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不但可以较快的被茎叶吸收利用,避免养分被土壤固定及脱氮的损失。水稻后期根外追肥,可有效地缓解后期根系衰老,肥料供应不足的矛盾,从而延长中部叶片寿命,加强上部叶片的光和功能,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与积累,促进早熟,增加千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根外追肥的种类:不是所有的肥料都能适用根外追肥,不适合根外施肥的肥料用:不溶于水的化肥,如钙镁磷肥;具有挥发性氨的化肥:如氨水、碳酸氢氨;含有毒物质的化肥。尿素是中性有机物,容易被水稻茎叶吸收而又伤害极少,特别适用于根外追肥。追肥30分钟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就有增加,5小时候可发现吸收50%左右,最后可吸收90%左右。根外追肥的方法:通常是在齐穗奇至灌浆期喷施,其作用与粒肥相同,如果缺氮以选择尿素为宜,喷施浓度在105%~20%为好。喷施时间最好在下午或傍晚无风的天气进行。

技术操作步骤

1、有机肥施用有机肥的施用量一般为22.5~30t/hm2,三年轮一次。一次施肥过多,会产生大量有机酸和有害气体,危害水稻根系。在翻地或整地前,将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均匀地洒在田面上,通过耕翻地混入土壤中。

2、化肥施用黑龙江省中等肥力的地块,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一般施化肥氮100~120kg/hm2,磷60~75kg/hm2,钾30~45kg/hm2,氮、磷、钾的比例约为1:0.5:0.3,这一化肥施用量可做施肥的参考,根据施肥量和使用的化肥种类,折算出商品化肥的用量,并按比例非配到各个时期进行使用。

2.1 基肥 施用量为氮肥总量的50%到65%,磷肥的全部,钾肥总量的50%到80%,将氮、磷、钾肥成分混合,在最后一水整地前均匀的撒施在田面上,通过水整地混入土壤中。整死后防治串灌。

2.2 蘖肥 返青后立即施用。使用量为氮肥总量的15%~20%,分蘖末期发现秧苗脱肥,可再追调节肥。追肥时先建立水层,撒施后使肥料溶于水中,待肥水渗入后再正常灌溉。

2.3 穗肥 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一般在倒2叶展开时,追氮肥总量的15%到25%和剩余的钾肥,最迟在抽穗前10天完成。长势过旺或低温、多雨、发生病害时不施氮肥。

2.4 粒肥 在齐穗期十天内追氮肥总量的5%,有贪青晚熟趋势的地块或低温年份不追粒肥。

2.5 注意事项 ①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出现问题及时解决。②有机肥应充分腐熟,防止杂草和病虫传播。有机肥堆底要铲净,防止水稻徒长。③氮肥应选用铵态氮肥或先铵态氮肥,不能选用硝态氮肥。④施肥后不能串灌,也不能排水,防治养分流失,保持水层57天。

上一篇:浅析加快农村沼气能源的建设的措施 下一篇:简析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