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栽培管理技术

时间:2022-08-02 03:59:42

黑莓栽培管理技术

黑莓(BlackBerry) 原产北美,为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 sp) 多年生木本植物,果实为浆果,柔嫩,色泽宜人,风味独特,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保健功能,有“黄金水果”之称。开辟国内国外黑莓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1  定植建园

1. 1  立地条件的选择

黑莓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干旱,平原、丘陵山地均可栽植,但最适宜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壤土或砂壤土。土壤p H 值在6. 2~7. 6 为好,最高不超过8. 2 。瘠薄山地栽植时,可起高垄在垄上栽植。

1. 2  品种的选择

黑莓品种很多,栽培时应选择产量高、易栽培、易加工、果型大、色泽好的品种。从实践中 观察到赫尔、切斯特、宝森、三冠王、沙尼、卡依娃、沃尔都、博爱神等都是较好的品种,它们适应性好,产量高,抗病虫,果实可鲜食也可加工。

1. 3  栽植密度和时间一般株行距为1. 0 m ×2. 2 m 或1. 2 m ×2. 0 m ,每667 m2 (亩) 栽植333 株或280 株。栽植时期分为秋栽和春栽,春栽在土壤解冻后到苗子萌发前(3~4 月) 都可进行;秋栽在苗子木质化后至土壤封冻前(10~11 月) 进行。生产上为提高栽植质量和早结果,以秋栽为好。栽前应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栽植时要进行苗木根系修剪,剪留10~15 cm 长的根系,剪除伤、枯、烂根,对长途运输和假植的苗子,栽前应放清水中浸泡3~5 h (小时) ,栽后压实土壤,浇足水,以提高成活率。

2  肥水管理

2. 1  基肥

施基肥可分春、秋两次进行,春季萌芽前,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按每667 m2 (亩) 1 000kg ,另加50 kg 尿素和磷肥,拌匀后均匀撒施于株丛内,结合萌芽前松土,将肥料翻入土内。秋季可在10~11 月份土壤封冻前,在植株一侧离根颈30 cm 处挖沟施入,沟深、宽均为30 cm ,每667 m2 (亩) 施有机肥2~3 t (吨) ,施后掺土混匀,并结合灌水。

2. 2  追肥

1) 促萌抽枝肥。萌芽后进行,每667 m2(亩) 用尿素20~25 kg ,在株侧开沟施入。

2) 开花坐果肥。开花初期,每667 m2 (亩)用尿素35 kg ,在株旁开沟施入。

3) 促果膨大肥。早茬花坐果后,果实的生长、晚茬花开花及新梢生长同时进行,此期大约35~50 d (天) 时间,此时追肥可有效缓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争夺养分的矛盾,追肥要随水进行,每10 d (天) 左右追施1 次,每667 m2(亩) 施尿素15 kg 和氮、磷、钾复合肥20 kg。

2. 3  浇水

黑莓喜湿不耐涝,生产上要掌握前控后促,促控结合(前期控制水分有利于新梢的健壮生长和花芽分化,坐果后需水多,要保证水分供应) ,雨季低洼地及时排涝。浇水后划锄松土时应注意松土不宜过深,并注意不要伤到地下根茎的基生芽,因这些芽萌发后即能生成强壮的基生枝。黑莓一般应浇好以下5 次水:

1) 返青水。春季萌芽前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1 次返青水,以利萌生长枝。

2) 抽枝水。萌枝后,新梢长到10 cm 左右时浇水,有利于枝条生长和花芽的深度分化。

3) 促进坐果水。为保证新梢迅速生长和后茬果正常生长发育,此期可结合追施开花坐果肥进行浇水,并在浇后松土。

4) 保果膨大水。进入果实膨大期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果实正常膨大,如遇夏季干旱天气,应7 d (天) 左右浇1 次水。

5) 越冬水。在土壤封冻前7~10 d (天) 浇越冬水,以保证安全越冬。

3  搭架整形与修剪

3. 1  搭架绑蔓

新栽幼苗长到50 cm 时易弯曲,应及时立支架绑缚。栽后第2 年开始结果,应搭架绑蔓。一般采用篱架,在行间每隔8~10 m 立一支柱,支柱高1. 5 m ,然后把10~14 号的铁丝固定在支柱上,第1 道铁丝距地面50~60 cm ,用以引缚基生芽抽生的枝条,以后随枝条生长,逐年增加铁丝的数量。当秋天气温降低后,可对初生茎保留5/ 6 进行短截。

3. 2  修剪

1) 定植当年的修剪。定植成活后,对过密的细弱枝、破损枝齐地剪除。当年新梢长到40~60 cm 时,对密度过小的植株于10 cm 处摘心,以增加枝量。

2) 栽后第2 年的修剪。①春剪。春季开始生长后,首次对经过越冬的花茎(2 年生茎,即结果母枝) 进行回缩,剪留长度依据品种和长势及花茎长短、强弱而定,一般中上部的花芽质量好,是结果的主要部位,花茎长而粗壮者应长留,弱者短留。开花后,是当年初生茎萌发和生长最快时期,也是开花坐果需肥水最多时期,此期修剪的重点是选定初生茎(因它是下年的果茎) ,修枝时要去弱留强,留枝量为1 m 长的栽植行内选留初生茎9~12 枝。②结果后的修剪。主要是剪除结过果的果茎,剪刀要紧贴地面不留残桩(主是为了降低初生茎的着生部位,使之长势壮,结果好) 。③秋剪。在秋季初生茎生长缓慢期,一般在当地霜前25 d (天) 左右进行秋剪,过早易刺激芽萌发,过晚对促进芽成熟作用小。剪留长度一般为茎长的5/ 6 。

3) 盛果期树的修剪。栽后第3 年管理较好的果园已进入盛果期,此时生长和结果的矛盾更为突出(主表现在争夺养分和生长空间) ,修剪则更为重要。可分为: ①夏剪。即5 月下旬至6 月中旬,新梢长到40~60 cm 时,对根茎发生的萌枝进行摘心,促进侧枝生长;当萌枝长到1. 0~1. 2 m 时打顶,以控制其高度,促侧枝生长;当侧枝长到80 cm 时,也应摘心以促进结果枝的发芽分化。②秋剪。于8 月中旬采果结束后将结过果的2 年生老枝全部齐地剪除,以尽早改善当年生枝通风透光条件。③冬剪。将枯枝及细弱枝剪除,并疏去过密枝,并对留下的枝条全部短截,剪留长度1. 4~1. 5 m ,留枝数量平均每株6~8 枝。

4  病虫害防治

黑莓引入时间短,病虫害发生较轻,从目前我地栽培情况看,尚未发现病虫危害,但据有关资料介绍,其主要病虫有金龟子和茎腐病。

4. 1  金龟子的防治

以成虫危害取食嫩叶、花蕾,幼虫危害茎基部的幼芽及韧皮部。防治时可据成虫喜欢群集于枝条上危害花、叶的特性,进行人工捕捉;采果前20~25 d (天) ,用25 %的甲虫净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喷雾。

4. 2  茎腐病的防治

茎腐病易从初生茎的伤口感染,茎感病后,木质部变成水渍状、暗褐色,表皮翘起脱落,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防治方法:生长期防止初生茎受伤;采果后清除病枝、病叶等;开花初期喷0. 3 °Be~0. 4 °Be 石硫合剂,或春季上架前喷4 °Be~5 °Be 石硫合剂。

5  适时采收与加工

由于黑莓为浆果,不耐贮运,因此成熟后应及时分批采收,一般每隔1~2 d (天) 采收1 次,要在早晨采收,雨天不采收。采收后应及时分类包装,进行速冻或打酱、榨汁等处理。

6  越冬防寒

冬季极端气温低于- 17 ℃的地区应采取埋土防寒措施。防寒时间不宜过早,一般在完全封冻前进行。埋土时先将黑莓枝条按要求剪截,然后沿行向朝一个方向压倒,枝条弯曲处堆好枕土,以防压断枝条,埋土要拍实。取土要在植株1 m 以外,以防伤根。撤土在春季10 cm地温稳定在3 ℃~5 ℃时进行,先撤两边土,再撤上边土,以防碰伤幼芽,撤土后要及时将枝条绑缚在铁丝上。

(收稿日期:2006212215 ;电话:13954938766)

上一篇:黄斑卷叶蛾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 下一篇:光皮木瓜优良品种――细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