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红颜祸水”

时间:2022-08-02 02:14:53

闲来翻书,读了《亡国后妃的命运悲歌》和《论“红颜祸水”》两篇文章,不禁感慨万千。中国古代竟有那么多鲜活美丽的女子做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一旦国灭身亡,还得背负亡国的罪名。习惯的说法叫做“红颜祸水”。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但这欲并非不可控制,柳下惠堪称典范。《荀子・大略》载:柳下惠夜宿郭门,见一女子全身淋湿,无处投宿。柳下惠怕她受冷,便敞开衣襟裹女在怀,二人坐了一夜,没有发生任何非礼行为。明朝典吏曹鼎,一次押解一绝色女贼回衙途中需夜宿破庙,女贼屡屡引诱他,曹鼎每当心旌摇曳之时,就在纸片上写下“曹鼎不可”四字告诫自己。如此重复十余次,最后终于将女贼顺利押解归案。柳下惠、曹鼎面对美色,他们用理性的“定力”抵挡诱惑,留下了“坐怀不乱”和“曹鼎拒色”的千古美谈。可见,面对美色时只要男人心如磐石,美女“惑”一人真性尚且不能,遑论“祸”国哉!

同为红颜。因为地域不同,其命运也就大相迳庭。中国古代“红颜祸水”的典型非妲己莫属。恰在同一世纪,西方绝色美女海伦――古希腊斯巴达王国的皇后――跟土耳其半岛上特洛伊王国国王私奔,引起了两国长达十一年的战争,最后希腊人用木马计一举攻陷特洛伊城。战争结束后,海伦依然回国当她的皇后,而妲己的命运可就惨了,殷商灭亡,她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亡国“祸水”,斩立决!而同样引起战争的美女海伦,当战士们惊羡于她的美艳时竟说为她再打十年仗也情愿。呜呼,海伦真得感谢特洛伊战士们的胸襟,要搁在中国,她比妲己更要罪加一等:伤风败俗,祸国殃民,如此“妖孽”即使满门抄斩也难解心头之恨。

对于“红颜祸水”的指责,花蕊夫人曾赋诗抗争:“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诗句义正词严,掷地有声。国家灭亡,第一责任人是君王,此外还有文武百官,他们统帅的十四万兵勇都束手投降了,却要一个弱女子承担罪责,当然不公平。花蕊夫人的无畏无惧不但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在古代男权社会里。即便是贵为后妃,她们的命运有时也是悲惨的: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其第一任皇后阿娇只因无子被废,凄凉死去,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因所谓“巫蛊案”被迫自杀,而钩弋夫人却因儿子刘弗陵被立为太子而被处死(老皇帝担心她染指刘氏政权)。在黑暗的宫廷里,女人生育与不生育都是罪过,稍有不慎触怒了帝王,昔日的万千恩宠百般柔情顷刻间都会化为乌有,爱你没商量,遗弃乃至杀你更没商量。

再看看唐明皇李隆基在马嵬坡的表现吧――在江山与美人之间,他选择了江山;在生命与美人之间,他选择了保全性命。求生是人的本能,这无可厚非,但作为堂堂帝国之君,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是力挽狂澜,而是选择逃避,将罪责推诿给了昨日的宠妃。由此可见,在帝王心目中,权杖才是最重要的,一旦丧失则无恢复的可能,而美女天下有的是。“红颜祸水”,女人不能承受之重,她们连自己的命运都主宰不了,而况国运乎?

历数“红颜祸水”,从妲己到杨贵妃乃至其后的帝王宠妃,充其量都只是帝王的而已,国家的治乱兴衰存亡跟她们没有多大关系。唐代罗隐就对“祸水”说大不以为然,写诗为西施鸣不平:“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必怨西施。西施若解亡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上一篇:归零 第5期 下一篇:语文知识检测题10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