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的反击

时间:2022-08-02 01:15:53

如果说在十年之前的2001年,很少有人会怀疑美国能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里建立起以F-22和F-35为主的隐身空中力量,也很少有人会去想,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是不是也需要“三代半”战机。然而,时至今日,一切都变得不那么确定了――曾经在“先进战术战斗机”(ATF)项目中作为配角、在“联合先进战斗机”(JSF)项目中落败的波音公司,如今正带着舶来的F-15E和F/A-18E/F的发展型号,试图改变美国及其盟国空军、海军航空兵的未来方向……

超级幸运儿洛・马和波音公司的今天

即使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也不能否认运气这种偶然性的东西是有可能改变历史进程的:如果汉尼拔在坎尼会战中的运气再好一点,不让日后的劲敌小西庇阿得以幸存;如果真田幸村在大阪夏之战中的运气再好一点,“影武者阵”将德川家康斩首;如果拿破仑在滑铁卢的运气再好一点,在刚和普鲁士军交手的时候就干掉布吕歇尔;如果北洋舰队在大东沟的运气再好一点,把西京丸和松岛送去海底……那历史都有可能或者说一定会被改写。在航空和兵器发展史上,类似的情况也是数不胜数。如今美国的两大航空与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下简称洛・马公司)和波音公司之所以能有今天,除了自身实力,它们的运气也不是一般的好。

今天,很多人或许会以为,洛・马公司在当年赢得ATF选型的同时,也就赢得了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美国高端战斗机订单。但是,在那些远去的日子里,全程关注过ATF项目进展及后续发展的业内人士和军事爱好者们应该不会忘记,曾经的ATF不过是冷战及冷战后初期美国军方一堆隐身战机项目中的一个而已,其余项目还包括“海军先进战术战斗机”(NATF)、“先进对地攻击机”(ATA)、“先进战略轰炸机”(ATB)、“先进武装直升机”(ALH)和“先进战斗轰炸机”(ATFB)等等,甚至还有隐身炮艇机的计划。洛・马公司参与了上述几乎所有项目的竞标,当然也不是全都获胜,除了ATF,在其他“A”打头的项目竞标里都输了。然而,到头来唯一真正意义上中标且投产的只有ATF,即F-22的前身;ATB的获胜者B-2只生产了不到50架,只能说是个半吊子工程;ALH的获胜者RAH-66“科曼奇”在预定投产的当年被停止发展,让人感叹“一朝天子一朝臣”;其余项目不是被扼杀在图纸阶段,就是夭折在模型阶段。

当然,这些项目并不是一下子就统统下马的(相关企业还有机会寻找别的发展方向),而是在从1993年到2006年的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一个一个地半道而终,至少直到2005年,五角大楼还在为隐身战斗轰炸机和隐身炮艇机招标。于是,除了洛・马在F-22上还赚了一笔(虽然据该公司自称赚得不多,即使F-22的单价已堪比一座会飞的金山)、诺斯罗普・格鲁曼(以下简称诺・格公司)或许在B-2上有些小赚头以外,别的企业都是花了上亿美元甚至更多的钱、巨大的科研和其他成本赢得了一纸空文而已。于是,“一个人的杯具就是另一个人的洗具”,那些运气不如洛・马甚至诺・格的企业纷纷破产,大多还被前者并购。于是,到了本世纪初,洛・马公司俨然成为美国第一航空与军工巨头,可谓“一览众山小”。

如今,堪与洛・马分庭抗礼的波音公司(诺・格早已式微,甚至在2004年主动提出愿意被洛・马兼并,只是最终条件没有谈成,仍在低调经营中)也很是得到运气的眷顾。在ATF选型中,波音公司很明智地加入洛・马的阵营,不仅分到了F-22订单的一杯羹,也获得了一定的喷气式战机设计和制造经验。要知道,在此之前,波音公司自行设计制造的战机要追溯到二战前的双翼战斗机波音-218和早期单翼机P-26“玩具枪”。如果要查找这两个机型的参战记录的话,那是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空军里才有,在二战正式升格为“世界大战”的1939年之前就已经完全退出了空战舞台。这还不算,曾经在民用飞机领域和波音各占半壁江山、且拥有丰富战机研制和生产经验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以下简称麦道公司),因为在ATF的竞标中“站错了队”,加入到当时诺斯罗普公司主导的YF-23阵营,加上在大型客机领域又走错了路,没有意识到宽体客机是发展趋势而拘泥于三发大型客机,最终为波音所收购。麦道公司的F-15“鹰”和F/A-18“大黄蜂”系列战机的开发团队和生产线也归入波音门下,不仅为后者提供了竞争“联合先进战斗机”(JSF)项目的实力,也为其在竞争落败之后还有机会东山再起提供了物质和人力条件。

信竞争,得垄断F-35的现状和定位再探讨

2001年底JSF竞标结果首次公布,洛・马公司的X-35战胜波音公司的X-32,将成为美国空军、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航空队及各个盟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下一代战机。当时,很多人都惊呼美国及其盟国未来的隐身空中力量将如何称霸全球而不可战胜。如今,F-35的现状和地位并不像当年人们想象的那样,其中又蕴含着多少玄机呢?

任何一支武装力量的战斗机部队,无论空军还是海军航空兵,其首要任务是完成本土防空并夺取和掌握战区上空的制空权。这点做不到,别的都无从谈起。因此,在可能遭遇同等级战机挑战的前提下,拥有一种具备优异截击能力的大型空中优势战斗机是一个大国必须的。从这一点讲,美国F-22、俄罗斯T-50以及新近出现的我国歼-20战斗机的设计思路都是合理的,即以空战性能为第一要务,哪怕“没有一公斤的重量用于对地攻击”也在所不惜。可是,当制空权到手以后,空中力量还能做些什么?如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就有点纠结了。

在冷战时期,这个任务分别由战斗轰炸机、多用途战斗机、攻击机和炮艇机等多机种分别实施。海湾战争后,美国空军曾经尝试过用F-16的改进型来包揽全部对地攻击任务,最终没有成功。在2006年以后,五角大楼又试图让F-35来完成这一切,还美其名曰“消除军(兵)种间的藩篱”。可是实战结果显示,要有效地完成对敌方纵深地面目标的打击任务,一名飞行员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最好是有一名武器操作员与其配合。

美国试图让F-35同时取代F-15E、F-18E/F、A-10和AV-8B,但是其既没有F-15E和F-18E/F的大载弹量,也没有A-10的坚固装甲,所谓“凭借隐身能力具有良好的战场生存性”也值得怀疑。F-35一直被描述成空袭第一天武器全内置,跟着F-22“踢开对方大门”,然后从第二天开始就在外挂架上挂满武器肆无忌惮地狂轰滥炸别人,因此也被戏称为“第一天隐身战斗机”。可是,一天的时间过起来是很快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放眼当今世界,敢于和美国和西方叫板的国家,貌似没有

一个是短命得一天里就“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的“软柿子”。既然第二天战争还是要继续,那么不准备在第二天继续隐身下去的F-35,还有多强的生存能力呢?

F-22之所以开创了“无敌猛禽”的神话并保持了十多年之久,不仅是其出色的隐身性能,还因为具有超越第三代战斗机的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能力、强悍的电子设备和机载武器。上述能力F-35要么不具备,要么打不少折扣。另外,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一些曾经是大国独门秘技的反隐身探测设备也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有资料显示,越南也已经获得了具有探测隐身飞机能力的“铠甲”被动雷达。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向越南出售“铠甲”的,正是在西方帮助下于2004年发动“”后上台、又在下台前把几乎全部武器装备统统“贱卖”的乌克兰尤先科政府。既然连这些中、小国家都有获得反隐身装备的机会,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如今隐身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速度已经赶不上反隐身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速度呢?

另一方面,洛・马公司凭借F-35赢得JSF项目的竞标后,也自以为控制了美国和各盟国未来空中力量的命脉,于是拿出了“垄断者”的架子。君不见,F-35A型(基本型)、B型(舰载型)、C型(垂直起降型)三个亚型当年是一起通过选型竞争的,但直到现在,舰载型F-35B没有做过一次航空母舰上的起降尝试。所谓“等电磁弹射器装舰”的说法是很荒唐的,因为除了未完工的“福特”号,美国海军现役的11艘航母都没有这玩意儿,难道F-35B就不打算在现役的美军航母上使用?垂直起降型F-35C更是连一次在两栖攻击舰上的垂直/短距起降试验都没做过,以至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对JSF已经没有了太大的指望。与此同时,洛・马的讨价还价本领却越来越高。JSF项目最初提出的时候,是以2800万美元的标价让美国和世界认为创下了能以低廉成本获得第四代战斗机的奇迹。可如今洛・马公司拿出的报价已经接近甚至超过2亿美元,让人怀疑当年的低价是否属于“钓鱼工程”。洛・马公司还借JSF项目中标的优势,将其作为在其他领域的竞争要挟美国军方的资本,从而把触角伸到美国军事采购的方方面面。

虽然F-35A已经到了可以定型量产的程度,但洛・马现在的做法就是,既然五角大楼对B型和C型的态度有些不明确,时不时想寻找它们的替代机型,那么A型的进度也就不必积极了……如果说这样的情形对于美国空中力量的影响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一些“盟国”海军原本为搭载F-35舰载型而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如意大利“加富尔”号、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以及原来使用“海鹞”战机(该机即将全部退役)的航空母舰,就面临着降格成为直升机母舰的情况,英国建造中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则正在考虑重新返工……

波音的再起“沉默鹰”和“隐身大黄蜂”

在JSF竞标中失落的波音,不能不说是很有些好运的。就在几近“断炊”的2002年,从麦道那里继承来的F-15K项目赢得了韩国下一代多用途战斗机的订单;2006年,F-15SG又拿下新加坡空军同类型战机竞标,再接下来是沙特……对于一个私营企业来说,有钱赚是最重要的,至于是谁家的钱,大可不必计较。而在2004年,波音又得到了一个或许可以“翻盘”的机会――同样是继承自麦道的F/A-18E/F“超级大黄蜂”被美国海军选中,成为替代F-14“雄猫”和F/A-18C/D“大黄蜂”的替代机型。虽然最初的说法是“F-35舰载型服役之前的过渡机型”,但是美国海军近千架的订单加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盟国”数百架的订货,也足够让波音公司赚上不小的一笔了。而且说起来是“过渡”,但F/A-18E/F占据的是所有现役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加上F-35舰载型的进度迟缓,所以鹿死谁手就有了悬念。当时间走到2010年,波音公司终于高调地推出了具有隐身特点的F-15E和F/A-18E/F发展型“三代半”战机――“沉默鹰”和“隐身大黄蜂”,吹响了东山再起的号角。

笔者在2009年第一次看到被称为F-15SE的“沉默鹰”模型照片时,第一个反应是不相信,一方面是没有考虑到JSF的进度和定位,另一方面是忽略了F-15SE的定位和价值。曾经有文章说,“沉默鹰”是波音公司参加ATF项目选型时,为防止F-22竞标失败而做的备用方案。这实在是很好笑,因为在ATF项目竞标时,F-15和波音公司一点关系都没有,当时研制和生产F-15的是麦道公司,还在波音的对手阵营里。而且麦道公司的设计人员也不是傻瓜,不可能用一种以对地攻击为主要任务的型号去和YF-22、YF-23竞争一个以空战为首要任务的选拔。但既然“沉默鹰”出世了,就一定有它出来的道理。笔者以为,“沉默鹰”项目开始的时机,大约是原计划替代F-15E的“先进战斗轰炸机”(ATFB)项目的遗留产物。

事实上,直到2005年ATFB项目依然在进行“招标”。当时高调参选的是洛・马公司在F-22基础上发展出的FB-22方案,以及诺・格公司打算让YF-23起死回生的FB-23方案,另外还有一个只存在于传说中(没有任何有力证据)的可变前掠翼机型“折刀”方案。波音公司在当时显得很低调,但是俗话说“低调就是腔调”,虽然ATFB项目在2007年之前无果而终,但是既然这个项目在JSF以后仍然存在,那么至少说明一个道理,就是JSF并不能、或者说至少不能完全替代ATFB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公司能以较低的成本拿出一架现实中的符合ATFB需求的飞机来,即使是以其他名义,也可能获得美国及其盟国的订单。“沉默鹰”或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设计和制造出来的。

从目前可见的原型机照片上看,F-15SE“沉默鹰”是在F-15E“攻击鹰”改进型的基础上,换装有一定外倾角度的双垂尾、增加装有投放式挂架和伸缩式导弹发射架的内置武器舱,并且对机头、进气口、座舱等部位进行了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的改造。这样做显然不能达到F-22和F-35的隐身效果,但是作为一架具有隐身特点的超音速、大载弹量并具有远程(纵深)对地攻击能力的双座战斗轰炸机,“沉默鹰”符合ATFB的所有基本需求。既然JSF和ATFB曾经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计划,而ATFB计划终止后,也没有明确的替代方案,那么不管F-35的未来如何,“沉默鹰”都有机会成为装备未来美国空军的机型。而目前已经采购或订购F-15E改进型的国家如韩国、新加坡、沙特,以及考虑采购F-15E改进型的国家如日本等国也都是“沉默鹰”的潜在客户。

如果说“沉默鹰”开创了在三代机基础上发展出具有隐身特点的“美式三代半”的先河,那么,波音公司在舰载

机领域的类似做法就蕴藏着更具野心的打算――依靠F/A-18E/F“超级大黄蜂”的改进型“隐身大黄蜂”来击败目前进展缓慢的F-35B和F-35C,夺回失去的天堂。

在2010年范堡罗国际航空展上,波音首次展示了具有隐身特点的被称为国际版“超级大黄蜂”的F/A-18E/F改进型方案效果图。2011年年初,波音又借F-35B和F-35C项目被五角大楼再度延期的机会,了F/A-18E改“隐身大黄蜂”的全比例模型,并且很快就将一架F/A-18F改造成“隐身大黄蜂”用于性能测试和评估。一些媒介也很快地意识到波音的做法意在翻盘,某国外航空期刊对“隐身大黄蜂”的评价就是“JSF杀手”。

按照波音公司的说法,“隐身大黄蜂”既可以是全新制造的飞机,也可以在原有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机体(但F/A-18C/D“大黄蜂”及更早期的F/A-18A/B机体不具备进行这种升级的空间)上使用固件升级,使其具有较好的隐身效果、航程得到大幅度增加、电子设备更加先进,飞行性能还有所提高。

波音公司为将“超级大黄蜂”变成“隐身大黄蜂”所准备的升级固件包括具有隐身外形的“联合低阻力保形油箱”和茧式外挂武器舱、内置式红外搜索追踪传感器、新一代全向导弹和激光预警系统、推力更大的F414改进型发动机和更加先进的座舱界面等。波音公司宣称,这些升级将使“隐身大黄蜂”具备第四代战斗机的大部分能力,而作战半径和载弹量都远高于F-35,且价格也比F-35便宜很多。

波音公司称,“隐身大黄蜂”的2个“联合低阻力保形油箱”能储存1360公斤燃油,与通常安装在机身下部的中心副油箱可用容积相同,但阻力要小很多,且有助于减小特征信号和阻力。“联合低阻力保形油箱”可快速拆装、连接在上机身的现有吊挂点上,并从机翼油箱延伸到燃油管道,据称其外形还能提高面积律和降低阻力。“联合低阻力保形油箱”还有效地提高了飞机的作战半径,在不外挂副油箱时达到1300公里以上,外挂1个机体中心副油箱时超过1500公里,外挂3个副油箱时超过1700公里。茧式外挂武器舱内部能装载4枚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的发射架或混合空空/空地载荷,混合载荷包括在舱门内侧挂载2枚AIM-120导弹后,再加挂1枚907公斤制导炸弹,或1枚454公斤制导炸弹和2枚227公斤制导炸弹,或者4枚小直径炸弹。内置式红外搜索追踪传感器是根据美国海军的要求配置的(此消息来自波音公司),光电设备安装在机身前端的“隐身整流罩”里,光纤被安装在机炮舱门上的多层整流罩内,处理器则放置在前机身的其他位置。这种设计不仅保留了机炮,也使得传感器能够通过替换机炮舱门来更新。机体背部加装了新一代全向导弹和激光预警系统,具有360度感知能力,用户也可以选择换装以色列研制的同类产品。

“隐身大黄蜂”计划换装通用电气公司研制的F414增强型发动机,其推力比“超级大黄蜂”使用的F414-GE-400还要高出20%,发动机全寿命高达6000小时。另外,波音公司还打算将原本用于X-32的座舱显示系统和多传感器飞行头盔显示系统安装到“隐身大黄蜂”上,使其具有友好程度不亚于F-35的人机界面。但与F-35的“电子游戏机室座舱”略有不同的是,波音“出于实战考虑”,保留了传统的平视显示器。

波音公司表示,“为了不在军方和国内引起不必要的误会”,“隐身大黄蜂”的商业目标并未瞄准F-35的用户。但是,该项目已经得到了美国海军部的重视,而瑞士、芬兰、澳大利亚空军等F/A-18C/D和F/A-18E/F的用户也开始评估“隐身大黄蜂”,加拿大则放出了可能退出JSF计划、转而采购波音公司机型的狠话。日本航空自卫队也将F-35、“沉默鹰”、“隐身大黄蜂”和“台风”一同作为下一代多用途战斗机的候选机型。

混沌的继续“反恐战争”时代的新方向

自“9・11事件”引发的这场没完没了、不知何时才是个尽头的“反恐战争”持续至今,已经快到第十个年头了,而曾经是天下无敌的“美式武器”,也一直在发生着某种奇妙的变化。一些原本是披坚执锐的陆军装甲部队成了“装甲汽车部队”,陆军火力支援武器的数量大幅度减少,质量也没见什么提高;美国海军最近提出的“空海一体战”学说,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宣告了“前沿一由海向陆”的口号到此为止。而这种变化,也同样影响着美国空中力量。

F-35的缓慢进展和波音公司以“沉默鹰”和“隐身大黄蜂”的东山再起,意味着2001年的拉姆斯菲尔德与越战时代的麦克纳马拉一样,过分乐观地将一种武器作为拆除“军种藩篱”的法宝,想凭借一种战斗机来消除各军种之间的隔阂,实在是一种“很傻很天真”的想法。当年的F-111和F-4做不到,现在的F-35也同样不能,况且曾经的F-4还是高端机型,而F-35不是。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还看不到任何导致F-35彻底流产的可能(虽然JSF项目的前身JAST曾经被克林顿政府撤销过),但如果“沉默鹰”和“隐身大黄蜂”都取得成功或至少一个成功,那么F-35即使仍然成功,其结果也很可能成为一种只有美国及其部分盟国空军使用的机型,一如现在的F-16。

而对于波音公司来说,既然手中还掌握着韩国、新加坡和沙特的F-15E改进型未完成订单,那么向这些国家推销“沉默鹰”是件不大困难的事情。无论美国空军的态度如何,“沉默鹰”都会投产并批量外销。“隐身大黄蜂”的前景则更加乐观,芬兰、瑞士、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等“大黄蜂”的传统客户目前都没有加入JSF计划,澳大利亚已经订购并装备了部分“超级大黄蜂”,将它们改造成“隐身大黄蜂”几乎是顺理成章。而F-35B和F-35C的拖延,也使得美国海军将“超级大黄蜂”的订单一直排到了2017年,加上盟国的订单,如果不发生重大变故,该机的生产将一直延续到2020年。如果“隐身大黄蜂”的表现能够令用户满意,那么只要把后面生产的“超级大黄蜂”变成“隐身大黄蜂”,F-35B和F-35C就很可能“被扫入历史的垃圾桶”。而只要美军自己使用了“隐身大黄蜂”,那么不仅所有拥有“大黄蜂”的国家会放弃F-35转而采购“隐身大黄蜂”,还可能影响到英国那两艘返工中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的舰载机选择。

又是2011年初,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访华前夕,宣布将重新启动“2018年轰炸机计划”。事实上,该计划与2007年公布的方案没有什么改变,被描述成一种尺寸小于B-2、大于F-15E的有人驾驶亚音速飞翼型轰炸机。如果该计划得以付诸实施,那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退出世界军机发展主流的“战术轰炸机”这一机种,将得到“重出江湖”的机会。而该项目很有可能交由曾经研制出XB-35、YB-49和B-2等“飞翼”的诺・格公司,这也是五角大楼用来削弱洛・马公司垄断地位的一种手段。

然而,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么?自从“反恐战争”打响以来,五角大楼乃至白宫的很多做法就一直混沌莫测,无数曾经让其他国家“羡慕、嫉恨”的科幻武器成了过眼烟云,一些早已消失在二战铁流和冷战铁幕中的东西则纷纷改头换面地粉墨登场;――“隐身大黄蜂”的前身,就可以追溯到当年在“先进对地攻击机”(ATA)选型中很早就败下阵来的麦道公司A-18AW方案,曾经的中标者A-12“复仇者”II却已经很少有人还记得……未来的美军武器发展是变得清晰,还是更加混沌?其中究竟又藏着多少玄机,恐怕已经成为很多美式武器“追随者”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了。

上一篇:波斯湾的咆哮 下一篇:廉颇老矣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