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题目镶个边儿

时间:2022-08-02 01:03:16

“同学们,《端午日》太美了,何不给它镶个边儿,来表达你心中所呈现的异彩?”我边说边板书,并在题目前加了几道成扇形状的填空横线。

阅读、交流、商讨。很快,一个个美丽的设计在同学们的心中形成了。

最先上台的是一名清纯的女生,她先用彩笔给题目镶了一个嫩绿嫩绿的柳叶边儿,然后在题目前加了一个“民俗浓郁”的词语,接着陈述理由——

你看:在端午日,全茶峒的妇女孩子都换上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在这一天,所有的人家都在吃鱼吃肉;在这一天,河里一定有龙舟竞赛;在这一天,全茶峒的人都要关门锁户到河边看龙舟。这是一个多么醉人的乡俗啊,人们生活在这里,一定像依依的杨柳那样富有诗意。

接着上台的是一名朝气蓬勃的男同学。他先用彩笔给题目镶了一个火红火红的山茶花边儿,然后在题目前加了一个“喜气洋洋”词语,接着说——

沈从文先生给端午日抹了一笔笔红红的喜庆色调。你看:那船身绘着朱红颜色的长线,那龙舟带头人缠裹着的红布包头,那500响的红色鞭炮,那用做奖品的一匹红布,就连那个活跃节日气氛的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也缚着红布条子。看到这端午日里到处都涌动起的“红”色旋律,哪个不感到乐滋滋的,并认定这就是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呢?

再次上台的为两名同学。一名女同学先用彩笔给题目镶了一个金黄金黄的报春花边儿,另一名男同学在题目前加了一个“普天同庆”的词语。不过,这次他们不是再说,而是以读来表现自己心中那独特的感受。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这名男同学把三个“莫不”句一气读了下来。紧接着,另一名女同学声情并茂地读起精彩片段:小伙子们激烈的龙舟赛,军人祝贺胜利鞭炮响,军民同时下水捉鸭子。那普天同庆的欢乐气氛,被他们这种激情诵读一下子演绎了出来。在那里,人们和谐融洽,同欢共乐,谁还在意自己是官是民?

后来的设计依然让人耳目一新:有的给题目镶个百合花边儿,说这是个清新纯朴的端午日;有的给题目镶个向日葵花边儿,说这是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端午日……

真的没有想到,我的这个突发灵感,却让课堂生出这么多精彩的端午日来。我心里甜滋滋的,也身不由己地对此进行了理性的探究。

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艺术。教学设计的优劣,就看它能不能吸引学生深入文本,去生成丰富的阅读体验,并自然顺畅地表达出这种阅读体验。

本次教学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中说出自己的个性体验。从这点看,我的这个教学设计的成功,就在于把着力点定在了题目上。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最能集中体现文章的神采,也最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情感。

本文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幅优美的人文风景画。学生读后,一定会有各自不同的色彩体验及情感体验。我让学生给题目镶个边儿,就是在引导学生用各种明丽的图形来表达这种色彩体验。我让学生在题目前填词,就是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这种情感体验。

给题目镶个边儿,这个教学设计看似很简单。但它极大地触动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又强有力地引发了学生一系列的读写听说活动,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谁还认为它简单呢?大道至简,我深深地感悟了这一哲理。

(作者单位:五河县临北中学五河县浍南中学)

上一篇:文章得其微 物象由我裁 下一篇:创设精彩语文课堂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