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的不行来硬的――如何提升磁盘性能

时间:2022-08-01 11:52:53

要想提升传统机械硬盘的性能,光靠软件优化是绝对不足以达到效果的。RAID0格式磁盘阵列、固态硬盘将会使用改造存储的捷径。当然,花些钱是在所难免的。

尽管现在我们有了SATA3.0接口,但传统的机械式硬盘还是不给力。平均60MB/s的速度已经算不错了,而当随机读写一些小文件时,不到2MB/s的速度足以让人崩溃。光靠一些所谓的优化软件是根本没法解决问题的。如果实在难以忍受缓慢的读写速度,那么适当花些钱看来是必须的。放心,不会花太多钱,而且方法也不是想象的那么难。

之前你必须这样做

别急着去买固态硬盘。先看看咱们的传统硬盘是否已经工作在最佳状态了。尽管现在所有的主板都支持SATA接口硬盘,但大部分主板的预设是把硬盘设定在IDE模式下工作的,这种模式下,SATA接口的NCQ等功能无法使用,性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在BIOS中打开SATA接口硬盘的ACHI模式,把SATA硬盘原有的性能全部释放出来。

方便高效的固态硬盘

方便是因为固态硬盘跟机械硬盘一样采用的是SATA接口,插上就能使用,不用加载任何驱动。高效是因为固态硬盘采用的是闪存芯片,它不需要像传统硬盘那样做任何寻道,无论是连续的单个大文件还是随机的小型文件,读写速度都非常快。而且在选购时,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因为它们大都会直接把平均读取速度和写入速度标注出来。

不过容量和售价是固态硬盘的大问题,目前一款每秒平均读写速度在250MB/150MB的64GB固态硬盘的售价大概在750元,32GB每秒平均读写速度在200MB/80MB的产品也需要花费550元左右。而且固态硬盘支持的TRIM数据优化指令,一旦遇到删除文件、格式化或者忽略文件之类的磁盘读写,就会向固态硬盘发出命令清空区块中数据,所以数据删除后是无法进行恢复的。数据风险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

RAID0让硬盘变双通道

RAID0提高存储性能的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这样,系统有数据请求就可以被多个磁盘同时执行,每个磁盘执行属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这种数据上的并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也就是说,当我们用两个硬盘组建RAID0时,就获得了一个双通道的硬盘环境,三个就是三通道。

相对于使用固态硬盘,RAID0就需要多些设置流程了,不过同样也是非常简单的。首先进入BIOS,开启硬盘的RAID工作模式,接着重启电脑。在RAID检测信息弹出时按下“Ctrl+F”组合键进入RAID操作界面。选择“LD View/LD Define Menu”开始组建RAID。将RAID模式调整为RAID0,并将下边检测出的两块硬盘都打开,按下“Ctrl+Y”确认,再键入RAID0存储系统的名称,最后设置容量。现在的RAID0已经放宽了对硬盘型号、容量的限制,不同型号和容量的两款硬盘也能完美组建RAID0。

如果用户觉得在BIOS中的操作比较繁琐,那么也可以使用类似Intel Matrix Storage Manager矩阵快存技术,在Windows操作系统状态下直接设置RAID0,方便快捷地进行设置。好些主板厂商自有的Windows状态磁盘阵列工具也同样基于Matrix Storage Manager内核,可以看出这款通用工具的强大作用。

RAID0同样也有自己的不足。由于传统的机械结构无法改变(对机械硬盘组建RAID0而言),因此也无法解决寻道时间和随机小型数据读写速度缓慢的问题。不过,双通道或多通道下,效率还是能成倍提升的。安全问题上,RAID0模式下只要一个硬盘出现故障导致数据损毁,那么另一个硬盘上剩下的数据也会随之丢失,因此也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根据特点 灵活应用

固态硬盘和RAID0的优势和不足同样明显,因此用户需要根据它们的特点以及自己的需要灵活应用。首先,需要提升系统效率,因此无论是固态硬盘还是RAID0,肯定都会用来装系统,此外常用的诸如Office、Photoshop、浏览器程序等等应用软件,也直接影响了用户体验,把它们转移到效率更高的存储环境中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类似游戏、高清电影、重要的数据备份建议就不要存放到固态硬盘或RAID0硬盘中了,一旦出问题,恢复起来肯定是非常困难的,硬盘有价,数据无价,大家肯定不希望重要的工作数据或者是辛辛苦苦通宵挂机下下来的高清电影瞬间消失吧。

单就固态硬盘而言,一般大家使用的都是32GB的产品,这种产品大多采用价格便宜的MLC(Multi-Level Cell多层单元)芯片,速度偏低,而且容量也有些捉襟见肘。如果只是装系统,那么刚刚好,但其他的工具软件就没法装了。所以建议用户购买64GB的高速产品,SLC(SingleLayer Cell单层单元)大概能提供每秒200MB/150MB左右的读写速度,而且升级为64GB容量后,也能容纳下更多的常用工具软件,甚至一些游戏也能在高效存储状态下运行了。至于SATA3.0接口的固态硬盘产品,目前的售价绝对会让人接受不了,所以建议大家暂不考虑。

谁没有一两个升级换下来的老硬盘呢,因此RAID0可能并不需要花钱。它的效能提升虽然并不像固态硬盘那么可观,但毕竟是在成倍增长。装系统也是首先需要考虑的,而且机械式硬盘组建RAID0的另一好处在于容量巨大。操作系统、日常应用软件、游戏统统可以装在里边。当然,高清电影、工作资料备份还是最好别放在这个风险略高的环境下。

至于固态硬盘和RAID0的搭配使用,小编之前倒是尝试过。32GB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而两个机械硬盘组成的RAID0作为常用软件和游戏的安装盘,此外再挂单个硬盘进行数据备份。这样做虽然看上去倒是不错,但功耗方面会大大提升,安装设置也会有些麻烦。所以最好的方法仍然是使用64GB的高速固态硬盘,当然钱也会花得更多一些。以下是一组测试数据对比,请各位参考。

上一篇:让超频更疯狂――主流一键超频显卡推荐 下一篇:四月放飞心情 让我们一起运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