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创建“中国鞋业之都”

时间:2022-08-01 11:29:37

温岭:创建“中国鞋业之都”

温岭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毗邻温州,是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的诞生地,是中国大陆新千年、新世纪曙光首照地,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温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城市。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291.8亿元,财政收入20.32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11位,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居“全国100个最发达县(市、区)”第33位。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鞋业已成为温岭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温岭鞋业是由家庭作坊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发展尤为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工艺技术不断改进,营销网络不断拓展,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为特征的发展格局。2004年,全市鞋总产值14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5。目前,全市有鞋业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16.2万人,年产量7亿双。其中312家年产值超500万元的规模企业,产值占全行业的85%,出口占95%。鞋类商品以橡胶、塑料外底及鞋面的鞋靴为主,约占85%。品种有皮鞋、旅游鞋、凉鞋、拖鞋、沙滩鞋等,工艺技术以注塑、浇注为主。产品出口到中东、澳洲、欧洲、非洲、南

美洲、美国、日本、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温岭绝大多数鞋业企业集中在泽国、横峰附近一带约100平方公里的区域里。在鞋加工制造业发展的同时,拉动了一批鞋材、设备、鞋模、鞋楦、鞋样设计和物流、营销、信息、鞋文化教育产业的发展,产业链得到延伸,配套能力增强,产业趋向集群化。

2004年,全国生产80亿双鞋,占全球的一半,其中出口60亿双,出口额152亿美元。世界上其它国家鞋的出口量只有中国的40%。浙江省2004年共出口鞋类8亿双,出口额19.5亿美元。去年温岭市出口鞋类近3亿双,出口额4.5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企业111家,出口额33345万美元,鞋类自营出口额占全市自营出口总额的44.54%。

但客观全面分析温岭鞋业的现状是:总体规模庞大而集中度不高,产量大但价值低,效益不理想,创新意识淡薄,人才和技术力量欠缺,先进设备少,产业链短,名牌缺失。今年以来,温岭鞋业遭遇招工难,尤其是一批规模以下小企业普遍生产开工不足,厂房设备闲置。全行业出现原材料上涨成本增加,市场渡软竞争激烈,有一些小企业被迫停产关闭,目前温岭鞋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而温岭鞋业发展滞缓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门槛低,价格优势逐步丧失。

温岭鞋业正处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重要关口,要实现温岭鞋业的可持续发展,巩固支柱产业地位,就必须及时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一、要坚定发展目标

这个目标就是推进鞋业制造基地建设,创建中国鞋业之都,未来五年实现鞋业产值年均增长15-20%,巩固支柱产业地位。鞋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国内外鞋业市场仍

有很大的潜力,温岭鞋业有着独特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只要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选择正确的战略措施,再创发展新优势,就有可能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二、要选准发展方向

温岭鞋业发展总体上要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坚持在巩固中提升,在调整中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错位发展;坚持在发挥现有优势的同时,

挖掘发展潜力。在生产品种上,巩固以橡、塑外底及鞋面的鞋靴为主的低端产品与开发中、高端产品相结合;在市场开拓上,内外贸并举,重点开拓国际市场;在企业政策上,重点扶持规模企业,突出培育龙头企业;在产业结构上,以鞋加工制造为中心,延长鞋业产业链,构建产业群。

三、要落实战略措施

一是人才战略,这是首要战略。人才决定着企业、产业和区域的前途和命运,推进温岭鞋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靠人才。针对温岭鞋业企业创业精神衰退、人才紧缺、技术落后的现状,要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培养引导、引进吸收和培训教育,紧紧抓好企业家队伍、营销人才队伍、技术人才队伍和职工队伍的建设。温岭鞋业最缺的是企业家,最急需的是营销人才,抓人才队伍建设是一条根本措施。

二是外贸战略。鞋类产品国际市场需求量很大,但温岭鞋业出口企业少,去年出口近3亿双鞋,出口比例不到全市总产量的40%。未来温岭鞋业产品潜力在国际市场,重点在国际市场。要通过引进和培养,极力组织一支营销人才队伍,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建立温岭鞋类产品国际市场网络。同时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三是品牌战略。品牌以质量为前提,以规模为基础。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形象。虽然温岭鞋类产品处于低端,但不等于劣质,品牌建设同样至关重要。目前温岭市仅有3家企业的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至今尚无中国名牌和国家驰名商标,打造温岭鞋业品牌任重而道远。要全面加强标准化建设,扎实提高产品质量;创建省级鞋类质量检测中心和鞋类国家实验室;实施品牌建设规划,经过几年的努力,争创一批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驰名商标;推进区域品牌建设,创建中国鞋业之

都。

四是集群战略。产业集群是产业和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温岭鞋业要进一步发挥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优势,延长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依托若干鞋业园区,在发展鞋加工制造业的同时,推进鞋原辅材料、设备、鞋楦、鞋模企业的发展。开拓内外贸市场,建立营销网络。扶持各类鞋业研发机构、技术服务机构、信息服务平台、物流基地建设。抓好鞋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鞋业职工队伍素质。注重投入,大力引进先进设备,提高鞋业生产装备水平。发展鞋类会展业,培育鞋文化

产业。积极发挥鞋业商会的作用。总之,要大力促进产业联系,完善鞋产业集群。

(作者系浙江省温岭市副市长)

上一篇:湖北地区市场化程度分析及其改善措施 下一篇:我国公司境外上市的法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