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收藏品市场各显神通

时间:2022-08-01 11:01:41

马年收藏品市场各显神通

马年春节长假一结束,许多店铺便陆陆续续摘下休假告示牌,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古玩市场重新变得喧嚣起来。

马年的收藏品市场,藏家和投资者共同经历了邮票钱币市场的涨跌和艺术品拍卖由疯狂到理性的转变。那么,马年的收藏市场又将呈现怎样的格局?

为方便读者能较好地把握2014年收藏品市场机会,笔者特简单介绍部分今年有可能成为主流的投资收藏品,供收藏投资者参考。

书画:今年是“接货”时机

今年书画收藏,还是看好近现代名家书画,而且要收一线书画家作品。如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等名家作品,他们的作品可以算是“硬通货”,因为被藏家收进后大多数沉淀了,由于惜售或留后人很少进入市场,二线书画家作品有可能重启上涨行情。一二线的书画家,无论是谁的作品应是“接货”时机,原因是这些名家名作书画面世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升值空间将会是逐年看涨。

钱币:关注第三版人民币

人民币藏品,目前身价400多万元的第一套人民币,2006年才在100万元左右。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2006年约8万元,现在已高达30万元。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2006年还不超过2000元,现在可卖到4万多元。第四套人民币中的连体钞,如今的市场价较面值上涨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由于人民币藏品的市场稳定性,明显好于近几年发行的其它各种钱币,其后市升值潜力被大家一致看好。但第一、二套人民币价格高,收集难度大,因此第三、四套人民币更适合普通投资者,不过其升值空间还需要更多时间沉淀。

今年的钱币收藏主流,如果第四套人民币央行确定退出流通,可能是第三版人民币和外汇券,因为目前一、二套人民币的市场价位,在整盘中上下浮动20%左右,蛇年仍在高位被套的价格上。如果经济大环境正常,今年全新的第三版人民币市场价格,可能有20%到30%的上涨。

邮票:马年别追“龙”

老精稀邮票,在去年下半年邮市一片哀鸿时,一些“老精稀”邮品不仅没有下跌,而是不断创出新高。如80年庚申猴票已涨至1.2万元/枚的历史高位,整版的金猴票更是突破了100万元。除此之外,“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邮票等“老精稀”邮品也是新高不断。从投资周期来讲,随行就市打“短、平、快”有利可图,作为投资还是长线最为“靠谱”。

对新邮投资要理性,今年是马年,“马”年生肖邮票被热棒,但是大家千万不要追前年“龙”邮票,因为龙票价格已经炒得太高。去年的教训很深,蛇年邮票一发行,有投资者就看好蛇票,在高开高走的疯狂下,大有“蛇比龙跑得快”的势头,半年不到被市场拦腰斩,至今仍在理性的价位上,被套者大有人在。

邮票投资,在题材方面,还是投资中国传统型题材,如历史、绘画、文学等精品比较稳当。还要千万记住:对某些在拍卖会上也少见的错版和未发行邮票,在收藏品市场上是没有真货卖的。

瓷器:谨投元明清瓷器

自2005年以来,已有10多件元明清瓷器的拍卖成交价突破了亿元,在“亿元俱乐部”中是仅次于书画的藏品门类。而市场价与10年前相比,普遍上涨了10倍至100倍,可见元明清瓷器价格涨势如虹,牛气冲天。不过现在市场上90%的元明清瓷器都是赝品,真正的上品、名品太少。相对而言,近年来民国和早期名窑瓷器升值较快,投资者对名窑器具可重点关注。

玉石:多看多学少买

当代人一谈玉器,马上想到了新疆的和田玉,称之如何如何好,在和田玉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这句话拨动了很多人的心弦。时下和田玉价格每年的大幅度上涨,却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田玉,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和田玉的收藏行列。与此同时,持续上涨也引发了人们越来越强烈的忧虑,不少人心里开始嘀咕:和田玉的上涨真的是正常的吗?难道就没有风险吗?

和田玉的价格与和田玉的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它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收藏者懂不懂的问题。对于买玉,先别说涨不涨,先问你懂不懂,买的东西假不假。你买了假的东西,真的是涨了,你假的怎么涨?现在很多人概念不清楚,一说买玉就进来了,花了很多钱,买了一大堆垃圾,这不就是风险吗?

其次买的东西虽不假,但有没有增长空间呢?买玉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就是考察增长性。投资买玉的想法是没有任何问题,但一定要考虑好安全性,一定要认准名家名品,买好的东西,这才是安全的,没有风险的。你看拍卖场上,同样都是清代的玉,有的东西年代都对,可价钱就一直是一两万或两三万,很多同时期的东西价格已经很高了,而你买的就是涨得非常慢,为什么?这是因为虽同代但不同性,你买入的在当时这些东西就是垫底(大众化)的,当然涨得倍率低,你买这样的东西安全性自然有风险。如果买的是皇室用品或名家名品,属罕、珍、稀的精品类,那么市场价和潜在的增值就另当别论。作为玉石投资,如果不内行最好别选择。目前和田玉的上涨是一种全方位上涨,原料在涨、加工费在涨,经营企业的运营成本在涨,这三部分是玉雕作品价格的基本组成,和田玉作品因此也就水涨船高。从另一角度看,社会对和田玉价格的宽容度也在涨,你想一想,一窝蜂地抢购,僧多粥少、物以稀为贵,不看涨才怪呢。还要特别提醒和田玉或其他玉石(含翡翠)投资者: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上,要捂紧钱包,多看,少买,多学,少下手,尽量避免风险,才会获得投资收藏的乐趣。

上一篇:房企跨界银行步幅加大 下一篇:马年投资理财该“除旧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