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实验室的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分析

时间:2022-08-01 11:00:31

血型实验室的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分析

摘要:目的 通过对血型实验室中控制输血检验质量的干预措施进行探讨及总结,以保证临床上合理的用血及安全输血。方法 在血型实验室中采取对输血检验质量控制的分析和有效措施,达到保障合理用血及安全输血的目的。结果 在采取合理有效的质量干预措施后,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未有发生过输血安全事故(如由职业暴露,输血传染病或交叉配血问题等因素所致)。结论 在血型实验室中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对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能切实提高输血的安全及质量。

关键词: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输血安全;质量控制;干预措施

在临床工作中,救治患者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输血,安全输血的前提是对血型检验整个流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把控、管理以及配备专业技能强的医疗人员。实行标准化的血液标本采集,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方法是保障临床输血安全的前提,为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合理,有效,医疗人员需要具备对血型血清学知识有足够的认知和分析能力,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积极做好预防各种情况的发生的准备,才是临床输血的安全保障[1]。

1资料与方法

1.1输血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严控输血适应症,防止医疗纠纷。救治病患的临床关键举措之一就是输血,但也有可能是造成临床常见严重的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因素,如HCV、HBV、HIV等。为避免因输血造成的医疗纠纷,首先要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严格按临床常规检测项目规定,对受血者所接受的血液检验项目,在输血前做好相应检查和严格筛查。与此同时,对受血者做输血前检测能查出其潜在的传染源,不仅可以让医护人员及早采取有效的保护隔离措施,让其他患者免受感染。因此,必须严控输血适应症,对症治疗:对急需输血的患者可进行适当的成分输血;对择期手术的患者可使用自身输血方式;对无输血必要性的患者不实行输血等多种方式解决,方可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及病患的生命安全[2]。

1.2输血前的血液标本检验 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有关要求,对血液标本进行规范化采集并运输。首先要做好资料的整理及核对,输血申请单中所填内容要与实际患者情况相符,做到资料齐全一致,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要确保是患者当前的免疫情况的体现,因此血液标本采集是3d内的才能进行配血试验。为避免血液标本出现稀释或溶血等现象,在抽血后要迅速贴好标签并注明患者的详细资料后妥善保存。血型实验室所查验并核对的受血者及输血申请单等相关资料,须由指定专业人员送达。实验室内工作人员须按规范定期定时做好消毒工作,按时记录冰箱温度,预防停电等突况造成的标本失效等异常问题。

1.3血型鉴定的质量把控

1.3.1ABO血型鉴定 进行交叉配血的首要先决条件是要做常规的输血前检验即ABO血型鉴定,ABO血型必须同时做正反定型。在有效期内,并且有批准生产文号的血清方可使用。在试验中须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血清和血球比例需要特别注意,针对部分特殊患者,如肝病或蛋白异常等患者,采取洗涤红细胞进行血型鉴定为佳。正反定型能在血型鉴定中达到验证的作用,并可以对检测质量有相对控制效果。ABO:血型鉴定通常会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正反定型不合,蛋白质或血浆异常及其它原因等,当出现正反定型不合,则要及时查找原因并重新进行试验[3]。

1.3.2 Rh血型鉴定 Rh血型的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属于多态性血型系统。易引发多种状况,可能引发免疫性抗Rh抗体的患者一般具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等情况,因此作为安全输血的保障,须对患者做常规Rh血型检验,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1.4严格交叉配血 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相关要求,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时采取的方法必须有盐水相和非盐水相,才能确保交叉配血实验的结果准确可靠。

1.4.1交叉配血的临床意义 为保证患者输血的安全性,输血前有必要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其中含有盐水相和非盐水相(酶,聚凝胺,抗体蛋白等)。血型鉴定中产生的任何失误以及不规则抗体存在与否都可通过交叉配血实验得以发现。对患者是否有凝集及溶血者要注意主侧、次侧之分,针对有输血史,妊娠史,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的患者须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

1.4.2交叉配血后的注意事项 ①在交叉配血实验完成之后,受血者及献血者的所有资料必须仔细查核完整无误后,包括标本,操作程序,反应条件,试验结果等,再做交叉配血报告的填写及核对,包括受血者及献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血型,献血者的采集日期,血袋编号及血量等具体内容,在报告资料核对无误后,发血者与取血者必须共同签名。并及时收集和统计输血反应卡,做好分析。禁忌: 怀疑有质量问题的血液不得发出使用; 发出的血液一律不得退回。②将受血者及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一起放入2~6℃冰箱保存1w以上,便于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及时复查。所有相关的原始资料要保存10年以上以确保各项记录有据可查[4]。

2结果

自采用上述所讲的各项标准并按要求做好输血检验的质量把控、加强血型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并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提升医护人员职业素养等多种干预措施后,由职业暴露,输血传染病,交叉配血问题等造成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为零[5]。

3讨论

输血是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救治措施,输血工作环节甚多、涉及面广、过程复杂,任何一个环节上出问题或被忽略都会影响输血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只有规范输血检验的各项操作,及妥善保管血液标本,结合实验室的实际工作采取相应的质量干预措施,并配合医护人员的责任划分,就可以切实有效的做到合理用血和安全输血。

参考文献:

[1]朱纯刚.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03:373-374.

[2]武林.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药指南,2013,06:687-688.

[3]刘新君.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0:254-255.

[4]余东.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2:37.

[5]李惠霞.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33:147-149.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投标风险的特点及防范措施 下一篇:鼓形滤网主轴、滚动轴承及密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