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参麦联合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01 10:58:13

摘要: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参麦联合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选取顽固性心衰患者108例,在予以一般治疗后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使用洋地黄、利尿剂、ACEI等;治疗组5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参麦,根据血压调整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用量。疗程5~7天,观察两组症状、体征、LVEF及6分钟步行试验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33例,无效5例,2例恶化,总有效率87.72%;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6例恶化,总有效率60.78%。结论 联合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参麦在治疗顽固性心衰治疗中有重要意义,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参麦;顽固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0-02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心功能Ⅲ~Ⅳ级的充血性心衰,经常规治疗,心衰症状仍不见好转,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一组临床综合症[1]。患者多为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晚期,临床上治疗较困难,患者生活质量差,死亡率高。近年来我院应用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参麦联合治疗顽固性心衰,效果较好,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心内科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住院顽固性心衰患者57例,男性35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3±4.8)岁,平均病程(8.5±1.6)年,均符合顽固性心衰诊断标准,其中冠心病28例,肺源性心脏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1例;按NYHA分级标准分级,心功能Ⅲ级30例,心功能Ⅳ级27例。

1.2 治疗方法

完善血常规、肾功能、十二导联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均经过吸氧、半卧位休息、强心、利尿、扩血管、防治肺部感染等3~5天心衰症状无明显缓解,在此基础上用硝酸甘油及多巴酚丁胺静脉持续维持,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以10μg/min开始,然后根据血压及临床表现逐渐增减剂量,常规维持在20~100μg/min,持续使用5~7 天;多巴酚丁胺从2~3μg/(kg・min),根据血压、心率调整剂量,一般维持在7.5~15 μg/(kg・min),持续使用5~7 d;参麦注射液60~100ml(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使用5~7d。

1.3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不全时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缓减程度,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水肿的缓减,尿量,肺部的湿性罗音等);②劳动耐力(6 min步行试验);③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

1.4 疗效判断标准

按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改善两个级别及以上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个级别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的比较采用配对的t检验,P

2 结果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顽固性心衰也明显增多,虽然神经内分泌激素拮抗剂等药物的应用改善了部分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但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仍常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临床情况恶化时,常需要多种措施,如:中西医结合、强有力的正性肌力药物及血管扩张剂联合应用等,以达到稳定临床情况的效果。

心衰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心肌重构与心肌纤维化。心肌重构时单位重量心肌的毛细血管数量减少,导致氧弥散距离增大,心肌相对缺氧。多巴酚丁胺主要激动心肌β1-受体,对β2-受体和α-受体作用较弱,不激动多巴胺受体,其主要特点是增加心肌收缩力作用较强,很少引起心律失常,而且治疗剂量的多巴酚丁胺增加心肌收缩力的同时肺动脉楔入压下降,心室容积缩小,心率增加不明显,心肌耗氧下降[2]。硝酸甘油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特别是小血管的平滑肌,使周围血管舒张,减少外周阻力,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负荷减轻,心肌耗氧量减少,此外还能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3]。参麦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红参及麦冬,红参能改善心肌代谢,增加心肌能量储备促进DNA、RNA的合成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血浆中的cAMP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麦冬可以稳定细胞膜,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并认为是通过抑制Na+-K+-ATP酶的活性,影响Na+-K+和Na+ -Ca2+的交换,促使Ca2+内流增加,提高了心肌蛋白接触的Ca2+浓度,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肺血管阻力降低,心输出量增加[4]。

通过我们的临床分析,发现短期联合应用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参麦治疗顽固性心衰,除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外,尚能产生良好的血液动力学协同效应,从而改善心衰,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使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结果提示联合应用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参麦治疗顽固性心衰,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总有效率为92.98%,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血压,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应从小剂量开始,合理调整药物比例与给药速度,可获得最佳血液动力学效应。在联合用药过程中如病情许可,应加用ACEI制剂,以减少硝酸甘油耐药[5]。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9.

[2] 张七一,宋文宣,曲彦.心血管病合理用药[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6-117.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87.

[4] 俞敏.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

[5] 佛斯特.赫斯特心脏病学[M].胡大一,孙静平译.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686.

上一篇: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分析 下一篇:曲安奈德注射液(确炎舒松A)局部注射在儿童瘢痕...